目前分類:華嚴宗 (1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一、無功用道 真義
十地位中,八地是法身菩薩修証的一大轉捩點。入此不動地,無功用道,証得無生法忍。「無相」而又「無功用」。到了這境界,智慧、功德都任運增進、自然運轉。煩惱也不再起現行。不為煩惱所動,也不為功用所動。身口意業,念務皆息,寂滅現前,解脫智能成就,棄捨一切有為有相的加功用行,完全進入無為無相的證量之中。
hua2  hua1 hua4
前六地菩薩,不論所修的是有相觀或無相觀,尚不能常在定中起行。 所以在出觀之時,起貪瞋等尚有失誤。至七地菩薩,「行動相不動」。謂菩薩常在無相觀中,雖為度化眾生,故作意起貪瞋等,然雖有外顯的貪 瞋等行,卻不著於貪瞋等所對之相。即七地以前,菩薩有功用行,假藉身口意之動作,而修習無相觀。也就是不能任運修習無相觀,尚須藉方便加行者。從第七地,「進入」第八地,名「不動地」。第七地的無相行,還是有功用的。若不假藉身口意三者而修行,於自然而然之狀態下,任運自如者,則稱為無功用行。

無功用行,意即不加造作,自然之作用,也就是說不假 借身、口、意而任運自在之道。八地以上之菩薩,不借加 用之功,自然契於真性之智。

菩薩道中的無功用行,是善能了悟一切緣起,悉份平等,於一切願求,無有染著, 捨離一切境界。八地菩薩「行」和「相」都達到無功用的層次,亦即無作而能成就一切。進入第八地則一切加行永斷,以無功用道得入,將 「行」、「相」作意去除而進入第八地的不思議殊勝境界。

其所證如,名不增減,以住無相,不隨淨染有增減故.即此亦名相土自在所依真如.證此真如,現相現土,皆自在故。及所得果,即定自在等.皆由無相、無功用故。

二、不動地 真義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藏之心識觀的特色

 


鄧克銘
中華佛學研究所兼任副研究員

中華佛學學報第9期 (p243-259): (民國85年),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http://www.chibs.edu.tw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09, (1996)
Taipei: The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ISSN: 1071-7132

 

p. 243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嚴宗  參、華嚴宗的思想及其教判

一、華嚴宗的判教體系

 

   「教相判釋」在中國佛教發展史上,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比之於世界其他各佛教傳承的國家,也可說是獨一無二的特色。也由於有祖師大德的「判教」(依佛陀教 說的時地、形式、次第、內容而分類、整理,形成體系),才有隋唐以來中國佛教八大宗派的漸次成立。其中又以華嚴的「五教十宗判」、天台的「五時八教判」及 唯識的「三教八宗判」最為傑出。

 

  華嚴宗大成於唐朝文化燦爛輝煌的全盛時期,不論就中國文化的全體發展而言,或以佛教文化獨立而觀,均可見其成果。

 

   佛教宗派的成立,大都在唐代完成。若以判教的整體宏觀,成為中國宗派雙璧的華嚴與天台,均以判教見長。唯天台智者大師約早於華嚴法藏大師百年之譜,所以 天台的判教,不涉「唯識」與「禪」。而無「禪」,不足以攝「雜念」;無「唯識」,則無以救「性空」的偏枯。於此,則華嚴略優。據武則天《大周刊定眾經目 錄》所載,當時所收大小乘經論,共計八千六百四十一卷,若無整體性的教相判釋,則無法令學者窺知三藏十二部的全貌與根本。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歡喜布施.第一地

初地「歡喜地」,也被稱為「極喜地」。進入歡喜地,菩薩斷除容易執著分別的凡夫性障,確實知道:「不久的將來,我必定會成佛。」就像誕生在佛陀家中,註定會繼承佛陀的一切功德,荷擔起佛法家業,菩薩因此獲得遠遠勝過世間的快樂。有趣的是,此地菩薩特別樂於布施,聽到別人有所請求,心裡更是歡喜得不得了呢!以乘位來說,初地相當於人乘,多在世間擔任領導者。
 
戒淨離垢.第二地
身體或環境弄髒了,我們知道要清潔乾淨,如果內心弄髒了呢?進入離垢地,菩薩小心翼翼地守護自己的行為、言語和念頭,遵循十種善業* ,斷除會誤犯禁戒的邪行障礙。即使在睡夢中,也不會做出任何不恰當的事。正因如此勤奮守護,離垢地菩薩不論在身語或意念上,猶如高懸於秋夜長空的明月,那般圓滿清淨。二地菩薩的境界,約等於欲界天乘。

 

初日發光.第三地

黑夜離去、太陽將出之時,會先綻放赤金色的光明,三地菩薩所顯現的智慧正是如此。透過聽聞及深刻理解,發光地菩薩對佛法不再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斷除暗鈍的障礙。再加上發光地菩薩特別喜歡禪修,深厚的禪定力更成為無量智光的堅強後盾!* 三地菩薩的境界,達到色界、無色界天乘。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嚴宗——五教十宗

華嚴宗之教相判釋。為華嚴祖師賢首所立。係依其自宗宗義將如來一代聖教分別判作五教十宗。

杜順自實踐之觀法上說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終教、頓教、圓教等,法藏(賢首)則將其教義加以組織而成立五教

此二師對五教觀點之差別,乃在一心回轉之作用所謂五教乃就所詮法義之深淺,將如來一代所說教相分為五類,

十宗則依佛說之義理區別為十趣種。

 

【五教內容為

()小乘教,又作愚法小乘教、愚法聲聞教。乃對小乘根機者所說之四諦、十二因緣等阿含經之教。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嚴五教止觀哲理探

 

 

俞懿嫻

東海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華梵大學 第六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  ( 2002.07 )353-367

華梵大學哲學系,  [臺灣 臺北]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方廣佛華嚴經 光明覺品第九 解說

一、釋品來意
如來足下輪中放光開覺,所照佛境遠近.令信心者,一一觀之無礙。令心行廣大,稱法界故.又文殊師利菩薩以十偈頌歎佛十德.勸令信心者修行故。

第二會普光明殿說十信心。其前之如來名號品,舉佛身眼耳鼻舌等及名號遍周.四聖諦品明如來口業說法,行行遍周.總明佛果遍也.令此品放如來信位教行之光,覺悟一切.令信心者,自信自心智境界,身行遍周,即一切處,不動智佛、一切處文殊師利、一切處覺首目首財首等十首菩薩是也。即明信心者,自己身語意業名號遍周,一如佛故,此品須來。

 

明不動智佛等十個智佛,是信心中所信之果.是自己之智,與佛本同.文殊師利, 即是自心妙理之慧.餘九是行.十色世界是所見之法。

起信解所憑藉、所依靠的,是如來果地上的身語意果德。如來身語意是性德自然的流露。我們的信心從這個地方建立。第七至第九品是講所依果報,第十至十二品是講所修的因,修因證果。這一會遍法界,「一一皆悉同時、同處、同眾、同說、同遍故」。

為答前所依果問故,此品正答三問︰長行放光,答佛威德.見成正覺,答成菩提.文殊說偈,正答佛法性問。顯實遍故.此顯身遍。光示遍相。今此一會,即遍法界.一一皆悉同時同處同眾同說同遍故。顯圓遍故。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嚴「十玄門」的哲學意義
湯一介
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下輯
1995出版
811-820
.

811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前行--學佛的基本觀念(一)

(資料來源: 華嚴-生命的故鄉/海雲法師)


淨行品這卷經文其實不長,在整部《華嚴經》中只占了半卷,卻是學佛人極為重要的關鍵。所探討的內容屬於修行的行門,一共分為兩個部分,前半段是智首菩薩問 文殊師利菩薩修行的次第、方法、條件、目標和過程,文殊菩薩則在後半段給予答覆,而又有總說與別說之分。總說是談修行的唯一法門,即「善用其心」。至於如 何善用其心,文殊菩薩以一百四十一個例子,分別說明若能善用其心,所能獲得的各種殊勝功德。

  經文的內容十分簡練,所以有許多重點光憑文字是無法體會的,必須透過法師的講解才能理解,所謂「佛法無人說,再聰明的人也無法體會」,原因就在這裡。這堂課在開講之前,主要是想為各位簡單的介紹一下學佛、讀經的幾個基本觀念。


學佛、讀經的基本觀念

  學佛是學著要覺悟,若能把握要領,便能很快的達到目標。所以問題不在佛法的難易,而在眾生的根器。在此先將幾個關鍵點為各位提出來,希望大家藉此拿斧頭劈柴,一劈就成功,而不要柴沒劈到,反把柴墊子劈壞了。

  首先要釐清的觀念,就是佛法給予我們的,與學校社會給予我們的究竟一不一樣?佛法教我們「覺悟」,社會教我們「識物」。文字上看起來很簡單,就這麼兩個字有什麼不同呢?下面舉個例子來讓大家來探討,「覺悟」與「識物」的差別在那裡?

  譬如這個杯子,世間法教我們要把事相認識得清清楚楚、確確實實,這樣的東西叫杯子,不叫茶壺,壺與杯子是不一樣的,不要記錯了。佛法卻不一樣,佛法講 的是「觀念的澄清」,而非在於要求對事相的認識。但由於人類的語言文字有限,對於事相比較好說明,可是觀念卻很抽象,只有藉由事相來說明了。

  所以,會學佛的人能透過事相瞭解觀念,不會學佛的人一遇事相就執著於事相,無法轉過來。這個從事相到觀念的過程,轉得過來就叫「開悟」,轉不過來就叫 「執著」。可是一般人往往都轉不過來,所以佛法就教導我們要「捨得」、「布施」。能夠捨掉執著,才能接受新觀念,就能開悟。

  再舉個例子,當我們把這些桌子、椅子、杯子的事相認識清楚,叫做識物。那觀念是什麼?觀念是當佛法講杯子的時候,談的是它所表示的意思。譬如杯子表容 量,如果用杯子來形容人,就有幾層意義:第一、表示你能容,第二、可是容得很小,第三、表示你沒有破,破了就不能容,都漏光了。所以說你是一個完好的杯 子,是個有用的器皿,而非垃圾。這就是用杯子來談這樣一個觀念。世間法說杯子就是杯子,它的功用是用來倒茶喝的,無法超越功用的觀念,這就成了執著。佛法 就在這一點上訓練我們。


儀軌是要讓我們「覺悟」,而不是執著

  在佛法中也確實存在有很多儀軌,這些儀軌其實都可以不要,它們之所以存在,為的是要「讓我們覺悟」,而不是執著。並沒有規定說學佛的人一定要怎麼樣, 可是我們卻一定會去做那些事,譬如拜佛,學佛一定要拜佛嗎?沒有,有就是執著。可是每個人卻一定會去拜佛,因為藉由拜佛的事相,可以把我們貢高我慢的心給 降伏下來。這就是觀念。

  佛堂裡為什麼要插花?為什麼要以花供佛?只是為了花兒美麗嗎?這時候花代表什麼觀念,就得轉過來了。花表示「因」,什麼因得什麼果,好的花就得好的 果,藉著花的事相來瞭解花的觀念。花除了因以外還含有什麼其他意義,這就與各人的心量有關了。花是一棵植物的巔峰狀態,生命在最旺盛的時候才會開花,所以 今天我們來供花,就表示我們的生命充滿朝氣,處於精神最旺盛、最美麗的狀況,也表示我們的人生要像花一樣充滿能量,這就是「觀念」。

  學佛是學著透過事相來瞭解觀念,所以佛法較重觀念而較不重視事相。也正因為如此,有許多人誤解佛法是唯心論。不錯,佛法是有許多地方很重視心,但是很 重視心並不表示只有心而已,還是得透過事相。沒有事相當媒介就起不了作用,這樣就不能叫唯心。心雖能主導,但尚需透過外緣,才能發揮作用。這是一個很重要 的觀念。

  學佛的人一定要先弄清楚自己為什要來學佛,學佛為的是什麼?觀念清楚的人覺悟就快了。學佛的人也就是這麼一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活活潑潑的人,即使偶而假裝糊塗,腦筋裡還是比任何人都清楚。所以不可以拿一般常人的眼光來看修行人。

  當我們覺得修行人有問題時,其實往往是我們自己有問題,因為修行人是要「矯正」我們不正確的「觀念」,而我們卻反而以為他對事物的認識不清。為什麼會 如此呢?那是因為我們執著,而他也知道我們執著,為了要使我們開悟,才在觀念上給予調整,可惜我們渾然不知,無法接受這種訓練。禪宗有許多公案都是如此, 由於一般所接受的教育訓練,對於事物較容易接受,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所以很容易追問為什麼。當一個人老是在問為什麼的時候,就表示他很執著。

  所以我要提醒大家有問題的時候,先不要急著馬上就問,暫時讓那問題在你心裡多「燉」幾天,味道出來了,答案也出來了。不一定事事都要問,否則查字典就 好了;記那麼多名相沒有用,又不是電腦,統統輸入就好了,但這無法使你開悟。否則現在大藏經都是輸入電腦的,是不是電腦就開悟往生了?不可能嘛!這是一個 觀念問題,我們要明心見性,了生脫死,出離三界,乃至往生極樂世界,都得靠自己把觀念調整正確,而不是去記很多東西。其實記一大堆東西是個包袱,負擔太重 反而去不了。


學佛一定要有目標

  有了基本的認識以後,再來談談學佛要做什麼?學佛一定要有目標,尤其是初學者。可是到了某個程度以後,就不能再執著那個目標了,因為那還是執著,只要 是執著就不對了。譬如學佛是為了要開悟、要有智慧,或是為了要了生脫死,還是要解脫往生、明心見性都可以,乃至於只是為了消災延壽,或是為了賺錢、家庭幸 福就好,這都不打緊。所訂定的目標對或不對是一回事,總之一定要有目標,有了目標才能談對或者不對。

  一般人信仰宗教為的是要尋求更美好的人生,也有的宗教是要人毀棄這一生,追求來生,對這個世界完全看破。不管是要滿足這一生的快樂也好,或是要追求來 生的幸福也好,基本上我們都不反對,但有一個最起碼的前提,就是不能夠毀壞別人、阻礙別人。各人的喜好不同,自己可以不吃,卻不能叫別人也不吃,因為你所 訂定的目標不一定正確,不能把自己的想像強加於他人,否則就是霸道。可以盡量把自己的思想呈現出來,要與不要由對方選擇。這是第一個前提。

  第二個要談的就是進入宗教界以後,就不免要講是非、善惡、邪正的問題。追求此生的幸福與快樂並沒有錯,但假如僅以這一生的幸福與快樂為目標,又不傷害 別人,這叫做「人間佛教」,還在人世間轉。假如只求來生往生天堂,到天上去享受種種福報,叫做「天上佛教」。人間與天上加起來,稱之為「人天佛教」。這也 會有墮落的,譬如做壞事,傷害別人或傷害自己,就墮入三惡道,這不屬於我們所講的佛教。佛教起碼要從人天開始算,大家學佛不管有沒有成就,但至少不要墮入 三惡道。


人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以佛教的基本定義來看,人天佛教是不了義的,並非很正確。這個在佛教中有之,在其他外道,即一般的宗教領域裡,所講的幾乎都是這一類。人天佛教我們稱 人天乘,是通外教的,當我們講通外教的時候,各位不要帶著有色的眼光去批評,說它不對。外教是指別人的宗教,這只是說與其他宗教相通,而不要因此有所責 難。但是這個部分並不究竟,仍然在三界六道中輪迴。佛教中有一個比人天乘更殊勝的,就是聲聞乘。聲聞乘亦通外,但是「通外道」,而非「通外教」。人天乘是 不講修行的,偶爾也談一點,像一貫道以吃素為修行,到底吃素算不算修行?如果算的話,那牛、羊、馬的道行都比人要高得多了。所以這只能叫「外教」而非「外 道」。

  同樣的,當我們說及外道的時候,也不要帶有批評藐視的眼光,因為文字有限,話只能這麼表達,內與外只在指自己與別人的分別。人天乘因為不修行,所以不能出三界,聲聞乘有修行,可以出三界而不輪迴。他們是聽聞釋迦牟尼佛的佛法,然後自己去修,達到目標不再輪迴。

  另外還有一個通外道的叫緣覺乘(其實聲聞與緣覺都屬印度修行人的),有佛的時候叫緣覺,無佛的時候叫獨覺。他們獨立自主的思考,遇事自己去研判,便能符合真理,不用人教,觀察力十分微細。這兩種成就都可以叫阿羅漢,通常緣覺稱辟支佛,聲聞乘叫阿羅漢,果位都差不多。

  緣覺乘在中國很多,大家不要覺得好像中國都沒有修行人,只要多留意一下,周遭有許多老先生的人生觀十分豁達,雖並未學佛,但對於人生的觀念十分透徹, 進而還能瞭解宇宙人生的真理,也活得十分自在,比修行人還像修行人。只要大家心胸打開一點,便能發現周遭有好多這類賢者,來自各行各業,這是沒有聽聞聖 教,自己發覺的。

  第四個就是現在學佛人最常講的菩薩乘。聲聞乘與緣覺乘比較重視自己,對別人較不關心。這可能是個性上較善思惟,而其思惟所得的結論想去與別人分享時, 一般人不容易接受,因而會有偏向於內斂的情況。菩薩乘就不是這樣了,菩薩乘比較外向,要為大眾服務,像目前的星雲大師、曉雲法師、證嚴法師他們都積極的向 外推動利益眾生的事業。

  菩薩乘除了修行的部分外,是不共外道的。但是其積極的基本精神與中國儒家思想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情操很相近。可是儒家又不講修行,所以又不 完全一樣。中國許多古往今來的儒者將相,其內心都有這樣的修養。個人內心的修養與修行很像,所以一般人常以修養所具備的條件來看修行人,這就錯了。


修養不等於修行

  對一個初學者來說,修養與修行是不必分開的,但是到了某種程度,兩者就不同了,怎麼不同呢?簡單來說,初學佛者應該奉行神秀大師的那句話好好修養。就 是要「時時勤拂拭」,把我們的身心保護好,隨時把沾染上去的灰塵擦掉。修養到某一個程度後(這個程度每一個人的時間、境界都不一樣),就要進入惠能大師的 境界--「本來無一物」。

  修了老半天,結果是本來無一物,那還修什麼?可是這就與你最初的境界完全不同了,你能不能超越過去?假如不能,就像弘忍大師責備神秀一樣,弄了老半天還是在門外徘徊,沒有進得門來。要進門就得修行,而不只是修養了。

  當時神秀寫下這首偈後,心中受到無比的煎熬與惶恐,他並不貪圖名利,講了怕人批評自己圖名圖利,不講又不行,可見這個人具備了相當的修養。可是惠能就 不同,一看到神秀的偈子,馬上說這個人沒有見性,立刻另做一偈讓人幫他寫下來。看起來這個人好像很傲、很粗獷,卻是十分灑脫天真,毫不瞻前顧後。修行人就 是如此,但是很容易得罪人。

  各位有沒有讀過《濟公傳》!濟公相當有成就,但當初卻被師兄逐出門去,不讓他住在廟裡,表面看起來會覺得這位師兄太無情,沒有眼光,這麼有成就的師 弟,難道都看不出來嗎?各位想想看,如果有這樣一個人坐在佛祖下面啃雞腿、喝高粱,成什麼體統?所以在這個立場下,只好將他逐出佛門。即使很贊同他的言行 成就,這樣的情況總是不允許的。這就是修養與修行的差別。

  凡人缺乏修行,所以凡事都只站在修養的角度來看,即使有修行,功夫也不夠,所以要看出修行人的境界與成果,還非得有一雙慧眼不可,可惜一般人沒有慧 眼。中國人對於瘋瘋癲癲的人多半抱著敬畏三分、敬而遠之的態度,可是在印度,只要有人敢裝瘋賣傻,都會被奉為聖人。不管看不看得出這個人是不是有成就者, 只要是行為有點怪異,就大致不錯。因為他們知道用「修養」的立場來看是不對的,即使沒有慧眼,也都寧可用「修行」的立場來看。

  中國人較偏向於修養,這可能與我們儒家文化有關,現在大家進到這個領域中來,會遇到很多修行人,儘管看他們動作粗魯,言談舉止不甚滿意,最好還是保留 三分,不要破口而出,亂作批評。也不要總把師父當作釋迦牟尼佛,師父還是凡夫,仍在修行。釋迦牟尼佛是修行滿分,修養也滿分的,修行人還沒達到這個地步, 而人往往拿修養的眼光來看修行人,當然怎麼看都不及格,否則不是成佛了嗎?所以大家保留幾分,不要造口業。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前行--學佛的基本觀念(二)

(資料來源: 華嚴-生命的故鄉/海雲法師)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云何得勝慧、第一慧、最上慧、最勝慧、無量慧、無數慧、不思議慧、無與等慧、不可量慧、不可說慧?】 

這是講十種智慧。一個人這一生能認識自我的憑藉大概就是這個身體。這個由地、水、火、風四大跟五蘊結合而成的身體,佛法稱它為色身,又因為人的年歲會因時間而增長,所以它也會隨著時代而養成不同的習性。譬如說現在講求衛生,不要說是一塊肉,就是一粒花生米掉在地上,你也不敢撿起來吃,可是在過去的年代不管什麼東西掉在地上,哪怕是一粒飯都撿起來吃,要不然還會遭到長輩的責罵─暴殄天物。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觀念,這個時代講求衛生,也是受這個時代因素的影響,可見色身受到時代巨輪的影響很大。

   有一些習慣是不知不覺地來自心理層面的,不知經歷過多少回合的生命時空歷程。譬如以前當了好幾世的老虎,這一生轉世為人,要他不吃肉應該是一件相當難過的事。假如前輩子是兔子或是牛、羊、馬,這輩子吃素就很習慣,反而吃肉對他來說是很不舒服的。

   一個人的習氣,自己未必知道,因為我們都不知道自己過去生所經歷過的事;過去生如果是富貴人家,這輩子再如何的貧賤,也還有富貴氣存在;前輩子假使累世是貧賤人家,這輩子讓他多富貴,也很難擺脫掉那股貧賤味。你若仔細去觀察、思索一個人的成長歷程,您就會發現個中道理。因為這些習氣是從過去多次的生命轉換中累積下來的,很難一時改變。不過佛法也講無常,也就是一切現象都會有改變的可能性,所以我們才要接受教育來改造自己。

   佛法覺悟的教育,就是要徹底地改造生命的本質,不管過去如何。有些人在某些法門上的修練總是很困難,在某些法門上又特別的容易相應;前輩子修念佛法門,這輩子再來念佛當然沒問題;前輩子作奸犯科,這輩子要他不做也很難,雖然他很想改,卻老是改不過來,屢屢挫折,因此自己就必須具備警覺性。

   這十種智慧就是在談警覺性。有一則寓言:有一隻蜈蚣,在河邊遇到一隻烏龜,請求烏龜載他過河到對岸去玩。烏龜說:「你以為我那麼笨呀!載到一半你咬我一口,我就沉下去死了。」蜈蚣就說:「哎呀!你真笨,我是公孫龍子那一派的,最講求邏輯推理,想想看如果我咬你一口,你沉下去,我也會沉下去,你死我也死,我怎麼會做這種傻事呢?所以我向你保證,我絕對不會咬你。」烏龜想想也有道理,便答應了。游到河中央,蜈蚣還是咬了烏龜一口,烏龜覺得奇怪,問他:「我就要沉了,你豈不是也快死了,你怎麼騙我呢?」蜈蚣說:「不是我要騙你,我也知道我不能咬你,但是我還是忍不住呀!」

   這則寓言就是在告訴我們,時間因素加諸在我們身上的習性,是這般地牢固啊!修行就要學會看破這一點,假使不能看破,就會沉淪在迷惑顛倒中。這十個條件就是告訴我們這些因素,有些是身體上的、有些是心理上的、有些是具體的、有些則是抽象的。這十種智慧是修行的目標。

   佛法修行的基本核心就是要「破除我執」,我執包括很多,主要分成自我意識形態和社會意識形態。有的自我意識形態源於個人的歷史因素,是多生多劫積累下來的,是自我的;另一方面則是來自社會意識形態與現實社會的關係。自我意識形態和社會意識形態,使我們在面對現實的生活環境時,往往不能很灑脫、很自在, 始終受到制約。像前幾年政治環境剛剛開放,在野黨常常抗爭,好多人都沒有辦法接受這樣的現象,現在逐漸平衡下來以後,大家開始轉變,產生新的適應性。這些社會的變遷,有些人能適應得很好,有些人就適應不來,會對另一部分產生排拒性,如此一來生活就產生了苦悶。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華佛學學報第9期 (p243-259): (民國85年),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http://www.chibs.edu.tw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09, (1996)
Taipei: The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ISSN: 1071-7132

法藏之心識觀的特色

 


鄧克銘
中華佛學研究所兼任副研究員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