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佛法分享 (2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六度萬行幸福人生~人間菩薩與佛同行講座:六波羅蜜與生活之運用  

菩薩行(木)

  人間菩薩與佛同行系列講座第五講(最終回)「六波羅蜜與生活之運用」在眾人期待中隆重登場,本系列講座一向頗受好評,吸引大眾熱烈參與。在秀玉師姐引導菩薩們靜坐放鬆後,現場隨即呈現身心收攝、安定祥和的氛圍,至誠恭請果竣法師開示。

  果竣法師首先說明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又叫做六度,聖嚴師父稱法鼓山的弟子為「萬行菩薩」,「萬行」二字即由六度而來,故又稱六度萬行菩薩。大乘經典教導修行者自己還沒度前要先度眾生,而師父在菩薩行的歌詞中亦明示「如何成佛道,菩提心為先,何謂菩提心,利他為第一。」本次講座中,法師以其親身經歷、歷史故事及師父著作等活潑述說六度意涵與生活運用。

IMG_0024.jpg

第一波羅蜜為「布施」,可分為財施、法施及無畏施三種。其中財施是六度基礎,最容易做也最為重要,並非有錢才能布施,也可以布施時間,大家來道場聽經即為時間布施,縱使在聽經時睡著了亦有莊嚴道場之功德;另外,在知客處當義工也是一種布施。法布施係指佛法的觀念與方法,師父說:懂一句佛法便可告訴別人一句佛法,例如老菩薩只知念「阿彌陀佛」,認為念佛很好,便告訴別人要念「阿彌陀佛」。法師另以其親身經歷為例,分享自己對法華經之勝深法意不甚瞭解,但對法華經很有感觸,曾向某法師讚嘆法華經很好,該法師花二年時間熟記經文並作為之後修行功課;又有一次法師帶領信眾參訪印度竹林精舍、佛陀苦行林等地,其中一女眾當時尚無佛教信仰,不願拜佛,但對佛陀故事很有興趣,爰建議她回台灣後到法鼓山走走,數年之後,她在法鼓山出家了。

  IMG_0107.jpg  果竣法師強調學佛一開始不需要學大經大論,而是要學習實用的佛法,如四眾佛子共勉語即非常有用。就佛法而言,智慧分三個層次,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其中以修所成慧最為重要。讀大經大論或許會讓你覺得自己很有學問,但道理雖懂而煩惱來時可能用不上,學佛就是要斷煩惱,煩惱不斷何來智慧?何來慈悲?不如好好運用四眾佛子共勉語。另在無畏施方面,最有名的是觀世音菩薩,凡眾生遇身體災難或心理痛苦,若能至誠懇切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菩薩發願馬上現於此人身前,觀音菩薩常在我們出現恐懼害怕時來幫助我們免除恐懼,即稱為施無畏。法師表示,無畏施一般人也可以做得到。人都有害怕的時候,若於恐懼時有人安慰,對其心情和緩非常有用。法師分享他生病的經驗,數星期前他的肺和心臟都出問題,不知是否可完成本期授課,很希望有人可以聊聊心裡的感覺。時下有些人因痛苦而輕生,倘若有人適時陪伴傾聽,扮演情緒宣洩對象,結果可能很不一樣。法師勉勵現場菩薩做觀音化身,對他人施予無畏。

  果竣法師強調布施可用以對治慳貪,慳財會有貧窮的果報,而慳法(別人請教佛法,卻不告訴他)則會有愚痴的果報;此外,布施時應行無相布施,即三輪體空,無布施者、無布施對象,亦無布施這件事。智慧係由弘法而來,希望自己有智慧,就應該法布施,法師並勉勵大家要擔任義工,尤其有身心障礙或感到福德不足時更要培福、修智慧。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就在今生

-佛陀的解脫之道

 

In This Very Life

The Liberation Teachings of the Buddha

 

 

班迪達尊者 講述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那些無常教我的事!》
(陳秀丹醫師執筆)

當醫生超過25年,以前我一直在加護病房裡衝鋒陷陣,幫病人做氣切;
可是這十幾年來,我已經不做了。
我體悟到人生無常,不是這個人意志堅強,就不會死。

所以要真誠面對生死,愛要常常說出口,善終及後事也要交代清楚。
不要等到親人往生了,才在墳上說愛。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未提供相片說明。

 

修行不是在向誰交待,而是不斷的向內觀察,能越來越認識自己。

唯有真誠坦然的認識自己,在面對煩惱時,雖然無法立即調伏,但能實際的去認知。

不扭曲、不掩蓋,踏踏實實的面對,一步一腳印。

萬法唯心所造,只要心能夠確定,修行這條路絕對是可以保握的,因為已經掌握到要領。

~《地藏經》要義 大航法師開示~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深入經藏系列—《阿含經》選讀 第26集 業報隨身不失 一〇四一經 上

深入經藏系列—《阿含經》選讀 第26集 業報隨身不失 一〇四一經 下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www.facebook.com/BioOfSakyamuniBuddha2/videos/288084432179233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一法師香港弘法,很有啟發性,請抽空閱讀: 


1. https://alldoors.org/2ldTAlv  
2. https://alldoors.org/2nEwVj3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2. 知恩報恩為先,利人便是利己。
3. 盡心盡力第一,不爭你我多少。
4.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5. 忙人時間最多,勤勞健康最好。
6. 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樂。
7. 心量要大,自我要小。
8. 要能放下,才能提起。提放自如,是自在人。
9. 識人識己識進退,時時身心平安;知福惜福多培福,處處廣結善緣。
10. 提得起放得下,年年吉祥如意;用智慧種福田,日日都是好日。
11. 身心常放鬆,逢人面帶笑;放鬆能使我們身心健康,帶笑容易增進彼此友誼。
12. 話到口邊想一想,講話之前慢半拍。不是不說,而是要惜言慎語。
13. 在生活中,不妨養成「能有,很好;沒有,也沒關係」的想法,便能轉苦為樂,便會比較自在了。
14. 四安:安心、安身、安家、安業。
15. 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該要。
16. 四感:感恩、感謝、感化、感動。
17. 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18. 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種福。
19. 能要、該要的才要;不能要、不該要的絕對不要。
20. 感恩能使我們成長,報恩能助我們成就。
21. 感謝給我們機會,順境、逆境皆是恩人。
22. 遇到好事,要隨喜、讚歎、鼓勵,並且虛心學習。
23. 少批評、多讚美,是避免造口業的好方法。
24. 平常心就是最自在、最愉快的心。
25. 踏實地走一步路,勝過說一百句空洞的漂亮語。
26. 知道自己的缺點愈多,成長的速度愈快,對自己的信心也就愈堅定。
27. 多聽多看少說話,快手快腳慢用錢。
28. 唯有體驗了艱苦的境遇,才會有精進奮發的心。
29. 踏踏實實做人,心胸要廣大;穩穩當當做事,著眼宜深遠。

享受工作

30. 忙而不亂,累而不疲。
31. 忙得快樂,累得歡喜。
32. 「忙」沒關係,不「煩」就好。
33. 工作要趕不要急,身心要鬆不要緊。
34. 應該忙中有序的趕工作,不要緊張兮兮的搶時間。
35. 不要以富貴貧賤論成敗得失,只要能盡心盡力來自利利人。
36. 任勞者必堪任怨,任事者必遭批評。怨言之下有慈忍,批評之中藏金玉。
37. 隨遇而安,隨緣奉獻。
38. 成功的三部曲是:隨順因緣、把握因緣、創造因緣。
39. 見有機緣宜把握,沒有機緣要營造,機緣未熟不強求。
40. 人生的起起落落,都是成長的經驗。
41. 用智慧處理事,以慈悲關懷人。
42. 以智慧時時修正偏差,以慈悲處處給人方便。
43. 慈悲心愈重,智慧愈高,煩惱也就愈少。
44. 面對許多的情況,只管用智慧處理事,以慈悲對待人,而不擔心自己的利害得失,就不會有煩惱了。
45. 心隨境轉是凡夫;境隨心轉是聖賢。
46. 大鴨游出大路,小鴨游出小路,不游就沒有路。
47. 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
48. 「精進」不等於拼命,而是努力不懈。
49. 船過水無痕,鳥飛不留影,成敗得失都不會引起心情的波動,那就是自在解脫的大智慧。
50. 給人方便等於給自己方便。
51. 甘願吃明虧,是仁者;受辱吃暗虧,是愚蠢。
52. 壓力通常來自對身外事物過於在意,同時也過於在意他人的評斷。
53. 用感恩的心、用報恩的心,來做服務的工作,便不會感到倦怠與疲累。
54. 隨時隨地心存感激,以財力、體力、智慧、心力、來做一切的奉獻。

平安人生

55. 生命的意義是為了服務,生活的價值是為了奉獻。
56. 人生的目標,是來受報、還願、發願的。
57. 人的價值,不在壽命的長短,而在貢獻的大小。
58. 過去已成虛幻,未來尚是夢想,把握現在最重要。
59. 不用牽掛過去,不必擔心未來,踏實於現在,就與過去和未來同在。
60. 智慧,不是知識、不是經驗、不是思辯,而是超越自我中心的態度。
61. 積極人生,謙虛滿分;自我愈大,不安愈多。
62. 上等人安心於道,中等人安心於事,下等人安心於名利物欲。
63. 你是有哪些身分的人,就應該做那些身分的事。
64. 在安定和諧中,把握精彩的今天,走出新鮮的明天。
65. 擔心,是多餘的折磨;用心,是安全的動力。
66. 財富如流水,布施如挖井。井愈深,水愈多;布施的愈多,財富則愈大。
67. 面對生活,要有「最好的準備,最壞的打算」。
68. 只要還有一口呼吸在,就有無限的希望,就是最大的財富。
69. 救苦救難的是菩薩,受苦受難的是大菩薩。
70. 超越生老病苦三原則:活得快樂、病得健康、老得有希望。
71. 超越死亡三原則:不要尋死、不要怕死、不要等死。
72. 死亡不是喜事,也不是喪事,而是一件莊嚴的佛事。
73. 每一個孩子,都是幫助父母成長的小菩薩。
74. 對青少年,要關心不要擔心,要誘導不要控制,用商量不用權威。
75. 愛你的孩子,與其擔心,不如祝福吧!
76. 夫妻是倫理的關係,不是「論理」的關係。
77. 能不亂丟垃圾,隨時清撿垃圾,都是做的功德。
78. 眼光,是你的智慧;運氣,是你的福德。
79. 喜愛的就想佔有,討厭的就會排斥,患得患失,煩惱就來了。
80. 經常少欲知足的人,才是無虞匱乏的富人。
81. 心不平安是真正的苦,身體的病痛不一定是苦。
82. 明知心不平安是苦事,就趕快以持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來安心吧!
83. 現在擁有的,就是最好的。擁有再多也無法滿足,就等於是窮人。
84. 不要用壓抑來控制情緒,最好用觀想、用佛號、用祈禱,來化解情緒。

幸福人間

85. 好話大家說,好事大家做,好運大家轉。
86. 大家說好話,大家做好事,大家轉好運。
87. 每人每天多說一句好話,多做一件好事,所有小小的好,就會成為一個大大的好。
88. 急須要做,正要人做的事,我來吧!
89. 我和人和,心和口和,歡歡喜喜有幸福。
90. 內和外和,因和緣和,平平安安真自在。
91. 自求心安就有平安,關懷他人就有幸福。
92. 人品等於財富,奉獻等於積蓄。
93. 奉獻即是修行,安心即是成就。
94. 擁有的多,不一定讓人滿足;擁有的少,不一定讓人貧乏。
95. 現在所得的,是過去所造的;未來所得的,是現在所做的。
96. 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樂,時時處處助人利己,時時處處你最幸福。
97. 若希望人際關係相處得好,就要把心量放大,多接納人,多包容人。
98. 只要自己的心態改變,環境也會跟著改變,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99.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需要溝通,溝通不成則妥協,妥協不成時,你就原諒和容忍他吧。
100. 大的要包容小的,小的要諒解大的。
101. 以全心全力關懷家庭,用整體生命投入事業。
102. 戒貪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布施、多奉獻、多與人分享。
103. 包容別人時,雙方的問題就解決了。
104. 學佛的人,有兩大任務:莊嚴國土,成熟眾生。
105. 要做無底的垃圾桶,要學無塵的反射鏡。
106. 煩惱消歸自心就有智慧,利益分享他人便是慈悲。
107. 用慚愧心看自己,用感恩心看世界。
108. 淨化人心,少欲知足,淨化社會,關懷他人。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依負面情緒實踐四諦 

前 言 
  對看不到「色聚」、「四大」,沒有禪定力的人來說,雖然不具備敏銳的察覺能力,但也不能因此而對佛法的實踐毫無作為。粗大的負面情緒是一般人常有的、帶來惡的影響的、容易察覺的、必須調伏的,正好可以依之實踐佛法。「苦、集、滅、道」的四諦,是佛法實踐的重要綱領,結合兩者,就是「依負面情緒實踐四諦」,這是沒有禪定力的人都做得來的。 

負面情緒的定義 
  負面情緒是指會導致傷害自己或他人言行與想法的心理狀態。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6826732-5079-41d1-bd02-2ef65c422020.jpg

 

玅境長老問答

【解與行不是兩個法門,是一個法門,有解即是行。】


《四念處》與《金剛經》

讀《大智度論》,
可以明白《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觀音

 

 

 

CB09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IMG3117  

文章標籤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5521_507674129309990_150140715_n.jpg

1、當我們身處逆境時,是該委屈成全,還是奮起反搏?
活佛:放下。

 

2、失去的東西,有必要去追討嗎?
活佛:失去的東西,其實從未曾真正地屬於你,不必惋惜,更不必追討。

 

3、如何理解永遠?

文章標籤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35764_583348418364774_1135305452_n  
 
人間化絕不可淪為世俗化。
 
因此,印順法師一再地提示:
 
正信正統的佛教,
 
文章標籤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性法師:粉碎你心中的恐懼

  恐懼,是理智與快樂的殺手。

  粉碎恐懼,乃至恐怖,這是學禅的重要一環。

  我曾蹒跚學步,恐懼於跌倒;我曾學步登高,恐懼於摔下;而今,我大了,恐懼於老病,恐懼於老死;我也恐懼於前路的陷阱,周圍的暗箭。

  但恐懼,不會因為恐懼而消失。那麼,解除恐懼的密碼是什麼?

  首先,我們要解析恐懼的本質是何?無論是場所、社交、宗教、特定等等種類,其實,恐懼是我執貪著的代名詞。為何恐懼,因為貪生所以怕死,因為貪財所以怕財破,因為貪名所以怕名裂,因為貪利所以怕利失,因為貪色所以怕色衰,因為貪面子所以怕面子丟。而這些貪,源於我執,執著於自我、有我。

  所以,要去恐懼,首先,要破我執,去貪著。

  其次,恐懼源於對世界、人生、社會認知上的錯誤與錯覺。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
若說無明以不如理作意為因,何因緣故於緣起教中不先說耶?

問:如果說無明以不如理作意為因,為什麼十二緣起不先說不如理作意緣無明,無明緣行?人為什麼會有無明?就是因為有不如理作意,不合事情的真理,內心這樣子想,就會有無明。為什麼不先這樣說?

地二、答4 玄一、標
 第二科答,回答,分四科;第一科標,標示出來。

答:彼唯是不斷因故,非雜染因故。

 答:不如理作意,是五遍行心所中的作意心所被無明所染汙,唯是無明不能斷除的原因,並不是能夠雜染無明的原因。

不如理作意自性不是雜染,所以不攝在緣起支中。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攝化他--星雲法師

 

布施及愛語,利行與同事,

   如是四攝法,普攝諸世間。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

 

  吾人生活在天地之間,脫離不了你我的人際來往,除了物質需求之外,更要追求人際關係的和諧。俗話說:「做人難,人難做,難做人。」人與人之間如何溝通?如何保持和諧?佛法提出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圓滿、和諧。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徒弟:“佛教是讓人什麼都放下嗎?”

師父:“不是。”

徒弟:“可為什麼經常說萬緣放下?”

師父:“萬緣放下作甚麼?”

徒弟:“是啊,弟子也覺得很困惑啊。感覺佛法好像總是讓人趨向一種消極。弟子身邊也有一些人說:‘如果什麼都放下了,錢從何來?衣食從何而來?都不工作了,這個世界不就完蛋了嗎?’”

 

09

師父:“什麼都放下了會完蛋,什麼都放不下也會完蛋。”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jpg

 

【星雲大師對你說】一切都是當然的
多年前,一家雜誌社向我索借三百萬元,我無法應付,便撰文毀謗我,弟子們氣憤填膺,有些人主張筆伐聲討,有些人建議訴諸法庭,當時我在臺北弘法,因此就近於普門寺集合住眾,對大家說:「別人對我們的禮遇尊重,不是當然的,所以我們應該湧泉以報;當我們受到傷害打擊時,則應該認為這是當然的,因為父母生養我,師長教育我,社會成就我,國家保護我,平時我們就擁有這麼多好因緣,相對而言,一些突如其來的挫折逆境,正可以考驗我們的氣度,可以豐富我們的內涵。因為無聊的傷害破壞,是打倒不了一個人的,做一個真正的人,要經得起四面吹來的八風,將一切的橫逆都視為是當然的……。」一席話下來,總算平息了大家的怒氣,也趁此機會,隨緣上了一堂「宗門思想」課程,只是有誰知道從非當然到當然,我是經過了多少的修證歷程,才有這麼堅固的信念與體悟。
 
我十二歲那年就在棲霞山寺出家了,在常住裡是年紀最小的一個清眾,臉皮又很薄,剛開始時,上課聽不懂,下課也不好意思問。既不可以外出,又不能和他人來往,家書寫好了,沒有錢買郵票,好不容易熬到學期結束,學院放假,眼看同學們提著行李回家,我也跟著他們到大雄寶殿向佛陀告假,正要踏出殿門時,家師志開上人把我喝住,罵道:「站著!回什麼家!」我只得忍住稚子乍離家園,對家鄉的孺慕之情,禁足閉關,有時心裡好苦,可是再想想:沒有人要我出家,是我自己願意的,所以也就視為「當然」地接受下來。既是當然的,為什麼要感覺苦呢?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