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精進佛七記【煮雲老和尚】

 
目 錄
  
煮公上人小傳
《出家班精進佛七記》自序
壹、出家班精進佛七開示錄
貳、精進佛七點滴【釋本固】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煮雲法師精進佛七感應錄

 
作者/煮雲法師

煮公上人小傳
上人法號上煮下雲,字實泉、號醒世,民國8年2月23日生於江蘇省如皋縣。弱冠出家,受具於南京棲霞寺。先後畢業於國內各大佛學院,深入三藏,專攻淨土。
39年,公以慈悲心切,擔任陸軍後方醫院傳教師,接引無數傷患,皈依三寶,一時目為軍中生佛。40年,應台灣省佛教分會聘請,環島佈教。芒鞋瓦缽,深入鄉野;弘揚如來正法,糾正「拜拜」陋習;淨化人心,導正世風;功在社會,有口皆碑。又先後數度飛錫海外,訪問美、加、日、韓、泰、越等國,宣揚佛法,慰問僑胞,為國為教,勳勞卓著。
上人深入文字三昧,曾受聘為國內外教界各大雜誌編輯委員,妙筆生花,深入淺出,著有《佛教與基督教之比較》、《南海普陀山異聞錄》、《煮雲法師講演集》、《佛門異記》、《精進佛七專輯》等10餘種,都200餘萬言,風行海內外,極受讀者歡迎,以通俗文字接引信眾之廣,在自由中國,不作第二人想。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重唯識觀

 

在南岳國立師範學院佛學研究會講
亢顙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26冊
大乘出版社出版
1978年11月初版
頁207-219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唯識四分抉微

中華唯識學會理事長 黃高証

唯識四分是由古印度那爛陀大學的校長護法尊者提出,祂把人的多重覺知能力,分為四個層次:第一相分、第二見分、第三自證分、第四證自證分。《成唯識論》說「心心所四分合成」,意指所有心法和心所法,都是由此四分和合而成的。本文為了化繁為簡,主要討論八識的四分。

四分中的相分是心識所顯之表象(而不是有一全然獨立於心識以外之客觀物象,因為萬法唯識,心外無物);見分是對相分的主觀認識功能,自證分是相分與見分的所依與量果(後文有詳細討論),證自證分可證明自證分的存在。這四分之間的關係,在《成唯識論》中說得很清楚。原文是:

謂第二分但緣第一,第三能緣第二第四,證自證分唯緣第三。

此處的「緣」是動詞,意指主詞以受詞為觀察對象。這段原文是說:第二見分只以第一相分為觀察對象,而且相分只能被見分所緣,不被第三自證分與第四證自證分所緣;第三自證分能以第二見分和第四證自證分為觀察對象,不緣相分;證自證分唯以第三自證分為觀察對象,不緣見分與相分。

如果用現代公司制度來比喻的話,相分如職員,見分像經理,自證分為總經理,證自證分是董事長。

經理觀察職員的工作表現,提出意見,就像見分緣相分。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唯識簡介(十八                作者:淨常

       五重唯識觀


  上期研究到唯識宗修觀之法,說到唯識學者應當依唯識教理以觀照自心,觀照功久,則皇皇然,儆惕之心自生,如是不退不懈,觀照之功,日深日醇,先如初生之月,漸漸光多闇少,以至於月輪圓滿,光輝煥然,則性體顯現!當知成佛者,無他,覺性圓明而已!而覺性之開,非仗攬教觀心之力,其道無由!由此可見唯識修觀之重要!
  唯識修觀之法,分二段說明,一曰「三性觀法」,次曰「五重唯識觀」。三性觀法上期已簡介過,今當續說五重唯識觀,即修此三性觀法,並非一時通觀之,而是自淺至深,分為五重漸修之,茲先列表如後:

  
  五重唯識觀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楞嚴咒-01.jpg

楞嚴咒-02.jpg

楞嚴咒-03.jpg

楞嚴咒-04.jpg

楞嚴咒-05.jpg

楞嚴咒-06.jpg

楞嚴咒-07.jpg

楞嚴咒-08.jpg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出生食,也就是施給眾生食。

於進食之時,從應量器中取出「生飯」,施與大鵬金翅鳥、曠野鬼神眾、訶利帝母等羅剎鬼子母諸鬼神,稱為出生。生飯,意指施與鬼神眾生之飯,為「眾生食」之略稱,而非指未經煮熟之飯。

專門用來出生(放置生飯)之台,稱為出生台、生台。出生之時所唱之偈,稱為出生偈。禪苑清規卷一赴粥飯條:「汝等鬼神眾,我今施汝供;此食遍十方,一切鬼神共。」今一般稱為出食。

大鵬金翅鳥

過去有一種大鵬金翅鳥,身軀龐大,雙翅一展,即行萬里,但其食量也極驚人,故以海中的龍子龍孫,作為食糧。龍王恐慌而求之於佛,隨取袈裟衣片,纏各龍角,大鵬鳥便不敢吞吃龍族了。但是鵬鳥肚子餓得難受,也來求之於佛。

 

有一個婦人要吃王舍城中的兒子

又,有一個婦人,因事發願,要吃王舍城中的兒子,後來轉生,果然生在夜叉群中,併生了五百個兒子,每餐皆以王舍城的男女為食。王舍城的人民,求救於佛,佛便以神力將她最小最愛的兒子藏了起來。她也來求佛陀,佛陀說:「妳有五百個兒子,尚且憐惜一個,何況人家只有一、兩個呢?」她說:「但是我和我的五百個兒子,今後再吃什麼呢?」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