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名相 (1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中國人素重禮儀,在稱謂方面亦十分講究。而佛教的稱謂多屬中印合璧,不僅特殊,而且頗具神秘色彩。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社會各界人士與佛教徒的交往日益增多。由於對佛教稱謂缺乏了解,往往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混亂和隔膜,這種情況在教內也時有發生。因此很有必要對佛教稱謂作一簡要的介紹,以增進教內外人士的相互了解與合作。另外,佛教稱謂作為一種歷史文化現象,至今仍時時對我們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它進行研究,有利於我們深化對佛教的認識,並根據時代特點和社會實際,使之規範化、通俗化。這對擴大佛教的社會影響,促進佛教界的自身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佛教稱謂的分類及其含義

佛教稱謂大致分為身份性稱謂、禮節性稱謂;其中又可分為書面稱謂和通俗稱謂,前者用於文書、信函之中,後者用於日常生活、人際交往之中。

(一)身份性稱謂

身份性稱謂又可分為戒律性身份稱謂、職務性身份稱謂。

1、戒律性身份稱謂

佛教徒有四眾和七眾之分。四眾指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七眾則是在四眾之外加上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這7種名稱均為梵語譯音,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最常用的書面稱謂。

比丘:又稱絆芻、乞士等,特指受過具足戒(比丘戒,約250條)的男性出家人。俗稱僧、大僧等。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悉曇字義探討「闍那-智」與「般若-慧」二字的差異    

優婆塞戒子   果明

一、前言

以往吾等均認為「智慧」是「一合相」詞,但依佛經悉曇密教中,「般若」()與「闍那」()卻各明顯闡述不同意義與凡聖修持的描述,在古德的譯註中多所見聞。此二詞亦譯出於不同年代,「般若」一詞最早出現於東漢(後漢)高僧(於西元179年)支婁迦讖所譯的《道行般若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08  No. 0224)是大乘佛教思想的基礎。而「闍那」一詞,較後期出現,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9  No. 1788)(唐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云:「闍那更譯於隋朝。

 

二、般若與闍那的意義與唐朝漢字譯音

般若、闍那二字依悉曇梵咒翻為唐朝河洛音應如何念?般若( Prajna )是慧,而闍那( jñāna )是依義淨大師的《梵語千字文》(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54  No. 2133B)云:「(二合) 惹拏 (二合) pra jñā,聰」、「惹拏 (二合)()āna,智」。「般若」應讀為「羅惹拏prajñā」;闍那」則讀為「惹拏曩ā na」。《悉曇要訣卷第一》(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84  No. 2706)云:「常云般若 Prajna ;常云若j#2na)」。「羅惹拏」簡化變成「般若 Prajna )」;再省略成「#2)」,此「字音」的河洛音讀法,如「若是」的「若」(#2)已隱藏掉「ja)」音,現今的發音更省為「那」(na),連「ja)」音都不見了,而且「若」原有的「#a」鼻音(若#a字義為「一切法智不可得義」含有法智義)現已變只有「na」的喉音(那na的字義為「一切法名不可得義」,變成法名義),已失去原有字義,這是末法語音省略的悲哀啊!而唐義淨大師翻的「惹拏曩(āna)」簡化變成後來的闍那ā,原有的「nang)為具足大空義,省略掉變成「那(na)」,只剩闍那(2)」,已失原有真義。

《悉曇藏卷第四》(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84  No. 2702)云:「梵云:若那,此云智。」也是省略變成「若那(j#2)」後面的nang)大空音(鼻音)也不見了,這也是末法語音省略的失真啊!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相辭典

 

十法行

瑜伽七十四卷八頁云:復次於大乘中,有十法行,能令菩薩成熟有情。何等為十?

謂於大乘相應菩薩藏攝契經等法,書持、供養、惠施於他,若他正說恭敬聽聞,或自翫讀,或復領受,受已廣音而為諷誦,或復為他廣說開示,獨處空閑思量觀察,隨入修相。

問:如是十種法行,幾是能生廣大福德道?

答:一切。

 

問:幾是加行道?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真如

諸法之體性真實不變,稱為真如。

一、《成唯識論》依三無性而立此三真如,即:

        (一)無相真如,謂諸法之體無遍計所執之虛相。

        (二)無生真如,謂諸法由因緣而生,故不為實生。

       (三)無性真如,諸法之真體不落言詮,棄絕思慮,故無妄情所執之實性。

 

二、 《雜集論》所立三真如為:

(一)善法真如,謂真如隨緣為善法。(二)不善法真如,謂真如隨緣為不善法。(三)無記法真如,謂真如隨緣為無記法。 p601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十四心斷結成道

即以三十四種剎那之心斷盡煩惱而成就佛道。略稱三十四心。三藏教菩薩,扶惑潤生,歷劫具修六度梵行,饒益有情,最後至菩提樹下,一念相應,慧發真無漏智時,以八忍八智、九無礙、九解脫頓斷見思習氣而成正覺,故稱三十四心斷結成道。依大毘婆沙論等之意,菩薩未坐樹下以前,先以有漏智斷除下八地之修惑,然以有漏智不能斷除見惑及有頂地之惑,故坐金剛座欲將成道時,起無漏智,而以三十四心斷除見惑及有頂地之惑。〔俱舍論卷五、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末、天台四教儀集註卷中末〕 p519

八忍八智

謂於「見道」觀四諦,而生無漏之忍、智,各有八種。亦即見道之十六心。又作八忍八觀。所謂八忍,其中前四者忍可印證欲界之四諦,即苦法忍、集法忍、滅法忍、道法忍等四法忍;後四者忍可印證色界、無色界之四諦,即苦類忍、集類忍、滅類忍、道類忍等四類忍。以此八忍正斷三界之見惑,故為無間道。見惑既斷,觀照分明,則為八智,即苦法智、集法智、滅法智、道法智、苦類智、集類智、滅類智、道類智等,是為解脫道忍者智之因,智者忍之果。〔雜阿毘曇心論卷五、俱舍論卷二十三、卷二十五、成唯識論卷九〕(參閱「十六心385、「見道3000 p283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聖嚴法師…《天台心鑰:教觀網宗》http://www.book853.com/wap.aspx?nid=150&p=7&cp=13&cid=39

「真無漏三十四心」:此在旭師的《釋義》第十八條,有如下的解釋:見道位中的八忍八智,共十六心;修道位中,約三界的九地,各有一無礙及一解脫,名為十八心。以此見修二道相加,共成無漏道的三十四心。

三大阿僧祇劫所修福智,為「增上緣」,無始法爾「無漏種子」,為「親因緣」,故得頓發、頓斷、頓證。然約所斷惑品,故分三十四心;若約能斷、能證,唯是無漏定慧而已。所證只是我空真如,亦名「擇滅無為」,無為真如,不墮諸(法)數;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故名三十四心,復分頓漸,種種不同。
  
  從以上這段文字,可知旭師往往引用如括號中的唯識名相,來闡釋天台教觀,此非天台家的立場,乃是出於旭師本人採取性相二宗融合論的觀點,是為《教觀綱宗釋義》的特色。
  
  《釋義》所說,約修道位於三界九地,各有一無礙一解脫。是說三界九地各有九品思惑,每品各各皆於九地中,地地漸斷各品思惑的一分,在各地各斷一分思惑的過程中,皆有無礙道(即是無間道)及解脫道的前後二心;正在斷惑之位,名為無間道,既已斷惑之位,名為解脫道。三界共九地,每一地皆有此無間道及解脫道的前後二心,故有十八心了。以八忍八智及九無間九解脫,合起來便是有名的所謂「三十四心斷結」。在《教觀綱宗》的此段原文中,則云「發真無漏三十四心,頓斷見思。」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子道德經導讀:虛用第五

【經文】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帛書甲本: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聲人不仁,以百姓□□狗。天地□□,□猶橐籥與?虛而不淈,蹱而俞出。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帛書乙本: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亓猶橐籥與?虛而不淈,動而俞出。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翻譯】

天地無私,不會偏愛親近萬物,反而把萬物當做草狗。聖人無私,不會偏愛親近百姓,反而把百姓當做草狗。天地之間,就像是風箱一樣,中間空虛而永遠也不會窮盡,愈動它的出風就愈多。言語過多那麼反而讓法度走向絕路,不如守住中虛無為之道。

【釋義】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緣慈悲(三種緣慈)(三慈):生緣慈、法緣慈、無緣慈

慈悲有三種:

(一)生緣慈悲,又作有情緣慈、眾生緣慈。即觀一切眾生猶如赤子,而與樂拔苦,此乃凡夫之慈悲。然三乘(聲聞、緣覺、菩薩)最初之慈悲亦屬此種,故亦稱小悲。

(二)法緣慈悲,指開悟諸法乃無我之真理所起之慈悲。係無學(阿羅漢)之二乘及初地以上菩薩之慈悲,又稱中悲。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十七助道品
 
 
助,是資助,謂資助正道也。正道,即真正發菩
提心,以求菩提道。必以此三十七品為助,方能
得成。品者,類也,分作七科。
 
 
一、 四念處:念,是能觀之智;處,是所觀之
境,修行,以此為下手工夫。
 
(一)身念處:念身不淨。以智觀察,此身種種
不淨。初觀根本不淨,是父精母血,結合而成。
次觀住處不淨,在母胎之中,與糞穢雜處。再觀
現前不淨,九孔常流不淨。更觀將來不淨,死後
降脹、血塗、膿爛等,令生厭離,不起貪著。
 
(二)受念處:念受是苦。以智觀察,六根領受
境界,無非是苦。苦受,是苦苦;樂受,是壞苦;
捨受(不苦不樂),是行苦(乃行陰遷流之苦),
令知覺悟,不至認苦為樂。
 
(三)心念處:念心無常。以智觀察,六識之心,
攀緣六塵,念念生滅,無常不實。令知虛妄,不
認為真。
 
(四)法念處:念法無我。以智觀察,諸法本無
我,亦復無我所,從緣生滅,不能自主。令知一
一,皆如夢境。
 
 
二、 四正勤:精進為體,總名為勤。非同外道
無益苦行,故名為正。
(一)已生惡令永斷:如治疾病。
(二)未生惡令不生:如防火災。
(三)已生善令增長:如培果木。
(四)未生善令速生:如灌種子。
 
三、 四神足:大疏謂欲勤心觀。
 
「法數」云:欲、進、念、慧,名雖有異,義則
無殊。
勤,即是進;心,即是念;觀,即是慧。
 
由前正勤,只顧生善滅惡,恐忘失本所修之正道,
故繼之以四神足(如神通而能遠到故)。亦名四
如意足,謂能如其意,速疾遠到,所求菩提之正
道也。
(一)欲如意足:謂於所求境,樂欲速疾能到。
 
(二)進如意足:謂勤勇無間,恒常進修,不懈
不退。
 
(三)念如意足:謂不雜異緣,一心趣向,所求
正道。
(四)慧如意足:恐定太過,須假觀慧以扶之。
 
四、 五根者:信、進、念、定、慧也。
 
根有能持,能生二義。如樹有根,對已生之枝葉,
能持不枯,對未生之花果,能令得生。
 
(一)信根:謂初發心時,即具信心。今既修念
處、正勤、神足,信心堅固,如樹生根。
 
(二)進根:謂修正勤時,即具精進。今既修神
足中勤,進修無間,故名為根。
 
(三)念根:謂修神足中,心繫緣一境,到此念
更增進,故名為根。
 
(四)定根:謂修念處時,即有定義(其心專注
不散),復經正勤、神足,到此定力愈深,故名
為根。
 
(五)慧根:謂修念處時,即具慧照。今更修正
勤、神足,到此慧觀增明,故名為根。如一株菩
提樹,已生五條大根,此樹必開花結果也。
 
 
五、 五力者:即前五根深種,而成五力。樹大
根深,牢不可拔。不為魔梵等之所屈伏,而能破
不信等障,故名為力。
(一)信力:能破不信、邪信障。
(二)進力:能破懈怠、放逸障。
(三)念力:能破失念、妄念障。
(四)定力:能破掉舉、散亂障。
(五)慧力:能破昏沈、愚癡障。
 
 
六、 七菩提,亦名七覺分。覺者,善能覺了,
即是正智分明。
 
七法各有支分不雜,謂擇、進、喜、安、定、捨、
念。
 
前三屬慧,次三屬定, 後一調和定慧,令得均
等。
 
(一)擇覺支:謂緣諸法時,善能覺了,揀擇真
實,不謬取虛偽之法。
 
(二)進覺支:謂修道法時,善能覺了,進趣正
修,不謬行無益苦行。
 
(三)喜覺支:謂心得法喜,善能覺了,不隨法
喜,而生住著。
 
(四)輕安覺支:謂身心輕安,善能覺了,不取
輕安,而不前進。
 
(五)定覺支:謂發諸三昧,善能覺了,不於定
中,心生愛見。
 
(六)捨覺支:謂捨所緣境,善能覺了,當捨則
捨,不生追憶。
 
(七)念覺支:謂修道法時,心若沉沒,念用擇、
進、喜三支以起之,心若浮動,念用安、定、捨
三支以攝之,務令定慧均等,不致偏重也。
 
 
七、 八正道者,亦名八聖道。是無漏聖法,故
名為正,能通涅槃,故名為道。
(一)正見:以無漏智,見理真正,無有錯謬。
 
(二)正思惟(非六識思惟):以無漏智,起正
思惟,策動真修。
 
(三)正語:以無漏智,常攝口業,說正法語,
令他生信。
 
(四)正業:以無漏智,除身邪業,住於清淨正
身業。
 
(五)正命:以無漏智,如法乞食,常知止足,
住於清淨正命。
(六)正精進:以無漏智,淨除煩惱,直趣涅槃
(七)正念:念正助道,其心不動不失。
(八)正定:安住無漏有為之道,決定不移。
 
依此八法修行,自可得至涅槃。亦名八正筏,以
能從生死際,渡煩惱河,至涅槃岸也。
 
以上三十七品,總喻菩提道樹。
 
法性,如地;念處,如種子;正勤,如種植;神
足,如抽芽;五根,如生根;五力,如枝葉增長;
開七覺之華;結八正之果。
如是乃至:如是,指上所舉,出世間法。
 
乃至,是超略之詞(超略四諦、十二因緣、六度
等法)。
 
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者:因對八萬四千
塵勞煩惱染法,故立此淨法,而對治之。
 http://ccubk14.brinkster.net/greatbook/D00/06564.htm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誡與教授

問教誡教授有何差別答遮無利益,故名教誡與有利益,故名教授。復次,教住正念,故名教誡教住正知,故名教授。復次,令修有表,故名教誡令修無表,故名教授。復次,令修奢摩他,故名教誡令修毘舍那,故名教授。復次,令修聖道,故名教誡令得聖果,故名教授。復次,令修世間善法,故名教誡令修出世善法,故名教授。是謂教誡、教授差別。

四種教授法,瑜伽師地論所舉師者教授弟子之四種方法,即:

(1)無倒教授,謂無顛倒宣說法義,使弟子受持讀誦修學。

(2)漸次教授,謂隨機而教,先令弟子修習小乘,後再入於大乘。

(3)教教授,謂師者將其從如來或佛弟子所聞之正教不增不減地教授於他人。

(4)證教授,謂自己所證之法,為欲使他人得證,故方便教授。

https://www.dharmazen.org/X1Chinese/D45Dictionary/D03Naman001/D03-0033.htm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陀說︰生命有兩種生死︰一、凡夫境界的分段生死。二、聖者境界的不思議變易死。現在解釋如下︰

 

一、分段生死︰即是凡夫,以有漏業,眾緣和合,善性惡性的身、口、意活動,累積而成的因果,在生、老、病、死輪迴繫縳流轉,而當世貪瞋癡煩惱為緣,聚集感召果報,人人生命中有好妙,或粗劣的分別,壽命有長短時,行報有定期,期盡則告終竭,是為一段死亡,再度投生。

 

二、不思議變易死︰即是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意生身(1)、究意無上菩提。四者以無漏業為因,無明、煩惱(貪瞋癡)為現在的緣遇,所感成的果報,心有明晦,而得聞大乘,智慧增長,以明代暗,將新易故,那麼,身體沒有形色,生活或伏妙或困苦,人人壽命沒有期限,不同長短,期盡則終結,各樣只是以光明代替陰暗,念念新易,完全變易,是名為變易死,滅除諸漏,捨離報身,藉眾妙之行,以成其體。生滅變化無常。念念遷變不同,前變後易,(發生了變更,就相當於死),名變易死。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教將眾生的生死分為兩種:

 

  1.分段生死:又作分段死、有為生死。是變異生死的對稱。

                           指眾生由於每一世所招感的果報不同,而有形貌、壽命等區別,稱為分段身。

                           受此分段身後,必有一期生命的結束。故稱分段生死。

 

  2.變異生死:又作無為生死、不思議變易死、變易死。是分段生死的對稱。

                          指阿羅漢、辟支佛及大力的菩薩等三乘聖者因悲願心而來世間所受的生死。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四向四果

為四向、四果之並稱。又作四向四得、四雙八輩、四果向,或稱八補特迦羅(巴 attha-puggalā dakkhineyyā)、八賢聖、八聖、八輩。為小乘佛教聲聞修道之階位。大毘婆沙論及俱舍論卷二十三、卷二十四賢聖品中均有詳細解說。

(一)預流(梵 srota-āpanna,巴 sotāpanna),音譯為須陀洹。分為預流向、預流果二種:(1)預流向(梵 srotāpatti-pratipannaka,巴 sotāpatti-patipannaka),即指入見道時,初見四聖諦之理,得無漏清淨智慧眼(又作清淨法眼、淨法眼、法眼淨)之階位。又因其直至預流果,不墮於三惡趣,故又稱無退墮法。但因此位之聖者尚未證入其果位,故不稱果,而稱為向,蓋取其趣向於初果之義。(2)預流果(梵 srotāpanna,巴 sotāpanna),又稱初果,指斷盡三界之見惑(八十八使),預入聖道之法流,以第十六心入無漏聖道(或聖者)之階位。十六見道位中之聖者,由其根之鈍利而分為:1.隨信行,指鈍根者,即自己不披閱教文,但信他人言說而得悟道者。2.隨法行,指利根者,由自己閱讀經典隨法而行。預流果聖者之輪迴生死,最長僅於人界與天界中各往返七度;此即言十四生間必證得阿羅漢果,絕無第八度再受生者,故稱為極七返有、極七返生。

(二)一來(梵 sakrd-āgāmin,巴 sakadāgāmin),音譯為斯陀含。分為一來向、一來果二種:(1)一來向(梵 sakrdāgāmi-pratipannaka,巴 sakadāgāmi-patipannaka),即指已斷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前六品者;因此位之聖者尚未斷除後三品之修惑,故一度生於天界再來人間而入般涅槃,故稱為一來。然因此位之聖者尚未證入其果位,而僅趣向於第二果,故稱為一來向。(2)一來果(梵 sakrdāgāmi-phala,巴 sakadāgāmi-phala),即第二果,指已斷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前六品,並證入果位者。又於一來向之聖者中,斷除前三品或前四品者,稱為家家聖者,簡稱為家家。家家,即出一家而至另一家,例如從人間生於天界,又從天界生於人間。由欲界九品之修惑,遂須在欲界中生死七次,即在人、天中各受七生;故若斷除九品修惑中之前三品(上上、上中、上下)者,由其餘六品修惑而尚須受三大生(人、天各三生),此稱三生家家。若斷除前四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之修惑者,則由其餘五品修惑而須受二大生(人、天各二生),稱為二生家家。三生家家之中,「天三人三」或「人三天三」;二生家家之中,「天二人二」或「人二天二」之受生者,因其於人、天中之受生次數相等,故稱為等生家家。三生家家之中,「天三人二」或「人三天二」;二生家家之中,「天二人一」或「人二天一」之受生者,因其於人、天中之受生次數不同,故稱為不等生家家。其中於天界或人間悟得預流果之聖者,稱為家家聖者;於天界得阿羅漢果之聖者,則稱為天家家;於人間得阿羅漢果之聖者,則稱為人家家。

(三)不還(梵 anāgāmin,巴同),音譯為阿那含,簡稱為那含。分為不還向、不還果二種:(1)不還向(梵 anāgāmi-pratipannaka,巴 anāgāmi-patipannaka),即指已證得一來果之聖者,將斷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後三品,而即將證入不還果之階位;以其趣向於第三果,故稱不還向。不還向之中,若斷除欲界九品修惑中之七品或八品,尚餘一品或二品者,須於欲界之天界中受生一次,稱為一間;又作一生、一品惑,即間隔一生而證果之義;亦稱一種子,或稱一種。(2)不還果(梵 anāgāmi-phala,巴同),即第三果,指已斷盡欲界九品修惑中之後三品,而不再返至欲界受生之階位。因其不再返至欲界受生,故稱為不還。不還果又可分為五種,稱為五種不還,又作五種阿那含、五不還果、五種般。即:1.中般,指不還果之聖者死於欲界而生色界時,於色界之「中有」位而入般涅槃者。2.生般,聖者既生於色界,未久即能起道聖,斷除無色界之惑而入般涅槃者。3.有行般,生於色界,經過長時之加行勤修而入般涅槃者。4.無行般,生於色界,但未加行勤修,任運經久,方才斷除無色界之惑而入般涅槃者。5.上流般,先生於色界之初禪,漸次上生於色界餘天之中,最後至色究竟天或有頂天而入般涅槃者。上流般可分為樂慧、樂定二種。此二種之上流般又分全超般、半超般、遍沒般三種。全超般,指生於色界最下層之梵眾天,越過中間之十四天,而生於色界或無色界之最上天者。半超般,指超越中間之一天乃至十三天者。遍沒般,指不超過一天而遍受生於諸天者。上述之五種不還,再加上現般、無色般二種,則成為七種不還。此外,將中般別立三種,即速般、非速般、經久,加上生般、有行般、無行般,及上流般別立之全超般、半超般、遍沒般等,則成為九種不還。若僅別立上流般為三種,則合前四般而稱七善士趣。復次,入滅盡定,證得如涅槃寂靜樂之不還果者,稱為身證或身證不還。而斷除欲界九品修惑,獲不還果之聖者,再生起欲界之煩惱,而自不還果退墮者,則稱為離欲退。

(四)阿羅漢(梵 arhat,巴 arahant),意譯作應供、應、無學。分為阿羅漢向、阿羅漢果二種:(1)阿羅漢向(梵 arhat-pratipannaka,巴 arahatta-patipannaka),又作無學向,指已證得不還果之聖者,入於阿羅漢道,雖尚未證入其果位,但以其趣向於第四果,故稱阿羅漢向。(2)阿羅漢果(梵 arhat,巴 arahat),即第四果,又作極果、無學果。指已斷盡色界、無色界之一切見惑、修惑,而永入涅槃,不再有生死流轉之階位。證入阿羅漢果之聖者,超出三界,四智已經圓融無礙,已無法可學,故稱為無學。前面所述之四向三果,皆為得漏盡,以證入阿羅漢果,常樂以戒、定、慧三者為修學,故稱為有學。

此外,大乘莊嚴經論卷十二比照小乘聲聞四果之名稱,立有大乘四果(菩薩四果)之說。大乘四果即指十地中之初地、第八地、第十地以及佛地而言。〔雜阿含經卷三十六、中阿含經卷二、卷三十、增一阿含經卷三十六、卷三十七、卷三十九、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七、大毘婆沙論卷四十六至卷五十四、大智度論卷三十二、瑜伽師地論卷二十六、成實論卷二、卷三、異部宗輪論、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六十一、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五本〕(參閱「七善士趣」109、「九種不還」154、「五種不還」1176) p1683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Dec 05 Sat 2020 13:55
  • 授記

「授記」是什麼意思呢?

「授記」是佛教的專有名詞,在漢譯經典有多種譯名:如「受記」、「受決」、「記別」、「記說」等詞。

「授記」原是「記說」之意,指佛陀因弟子們的請法,而給予詳細的解說,亦即分析教說,或以問答方式解說教理。後轉指佛陀對已發菩提心、修行佛道的眾生,依其根性、修行的法門及精進程度,預告未來證果時間及其成佛名號、國土眷屬。

至於授記的意義,在《鳩摩羅什法師大義》卷上提到:一在幫助菩薩利益眾生,二在勉勵菩薩精進求道之心,示其果報,以安慰其心。所以,「授記」對於發心向佛道的眾生,具有鼓舞作用,而透過授記的預示,也讓我們先感受到未來世界因某位佛的出現而成為淨土,所以,也是未來淨土及人間淨土的預告。

在漢譯佛典中有不少關於「授記成佛」的記載,被視為最早授記思想的根源,是佛陀自述被燃燈佛授記的記載。經典中記載佛陀對弟子「授記成佛」最多的當屬《法華經》。此經中的授記對象不分根器、男女,更可以瞭解《法華經》闡述眾生皆可成佛的平等性,無論是二乘人、惡人、女人皆可成佛。

◎參考整理自《香光莊嚴》第86期《究竟成佛妙法華:悅讀經典(二)》

http://www.gaya.org.tw/blog/gaya/?p=2630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悲心、菩提心、無二慧是菩薩修行所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

菩薩修行的位次,地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之分,地上有十地之分。

十信之前,為外凡菩薩,十信之后,為內凡菩薩,十住至十回向,為賢位菩薩,十地之上,為聖位菩薩。

十地菩薩所證,就其本體來說,是無二無別的,就其層次來說,十地各各不同。

初地(歡喜地)

佈施波羅密

二地(離垢地)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