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佛教故事 (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水月觀音

 
 

水月觀音

“水月”意為“水中之月”,在佛經中寓意佛法皆無實體。
身後的一輪圓月可以說是水月觀音的標誌。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o3hwcnn11xsm8idkm79nlcjb

 

【往事百語】舉重若輕

【作者: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 2015-06-18

佛教學者唐一玄居士曾任軍醫院院長多年,後來在各個佛教學院授課,佛教著作甚多,由於與我的觀念風格不同,對我一向批判多於讚美,但有一次,他竟然很高興地讚美我處理事情「舉重若輕」。我一生受人批判也好,讚美也好,多不介意,但唐老的這一句「舉重若輕」,頗令我感到受寵若驚。繼而回想自己一生立身行事,的確是本著香嚴智閑禪師的詩偈「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來待人接物,這句話和「竹影掃階塵不動,雁過寒潭水無痕」的意義相同,也就是說什麼事過去了就算了,絕不會計較得失,或是留戀或懊悔。唐老以「舉重若輕」四個字來形容我的為人處事,自覺堪能承當。

記得剛來台灣的時候,我曾在寺院裡擔任打水、挑擔、拉車、採購等工作。寺裡的住眾看我無論做什麼粗重的工作都好像一付駕輕就熟的樣子,所以後來凡是需要用力氣的事情,他們都叫我去做。其實我每次拉車拉到要上坡的時候,往往因為用盡全身的力氣而暈眩嘔吐,但是因為我常懷慚愧感恩之心,所以能產生源源不斷的力量服務大眾。四十多年前,我為教界長老編輯雜誌之餘,還經常為其他報章刊物撰寫佛教文章,長老看我勤於寫稿,又不收分文稿費,以為我筆到神來,「舉重若輕」,所以連發行、郵寄等一切工作也都交由我包辦,其實我常常為了寫稿而搜索枯腸,通宵達旦,不過因為我心中充滿弘法利生的使命感,所以不論給我多少工作,我一樣都心甘情願,勝任愉快。後來我經常南北弘法,以火車、汽車為辦公室,準備文稿,所以每到一個地方我都能即刻樂說不倦,信徒以為我才思敏捷,「舉重若輕」,更加喜歡邀請我去說法開示。其實,剛開始弘法的最初幾年中,我經常為了一篇講稿而案牘勞神,鎮日思惟;如今我年屆七十餘歲,經常一天講話下來,就感到身乏口乾,但每次看到信眾們渴望佛法的眼神,就忘記一切辛苦,所以依然精勤度眾,樂此不疲。

有人說:「如果要跟誰過不去,就叫他去辦教育,編雜誌,建道場。」但是許多年來,我教育也辦了,雜誌也編了,道場也建了,其中各有不同的問題,有的頻遭人為的阻礙,像福山寺的寺院登記執照因有關主管互踢皮球而一再延遲,直至八年後,才給予核准;西來寺初建的時候,因異教徒排斥而遭到抗議……。有的飽受天災的侵襲,像佛光山颱風來時的洪水、山崩,極樂寺 牆瓦的坍方、倒塌……,往往將多年的建設毀於一旦。有的是接管別人辦不下去的事業,例如接收福國寺 、圓福寺 之後,才知道還要償付前人的債務。凡此都因為我稍具發心、願力,所以雖然困難重重,我也不覺其難;因為我非常注重情義和結緣,所以儘管備嘗艱苦,我也甘之如飴;因為我肯隨緣、隨喜,所以即使忙碌不堪,我不覺得忙不過來;因為我願意忍耐、承擔,所以縱然一無所有,我不覺得空乏無力。總之,無論什麼繁複的事情到了我這裡,都因為我心甘情願,無怨無悔,所以自覺能夠「舉重若輕」地承擔。

文殊菩薩以「無」為不二法門,慧開禪師以「無」為宗門一關,惠能大師以「無」攝受傲慢的同道,道樹禪師以「無」屈服外道的神通。「無」可以說是世間上最美妙的道理!我一生中所遭遇的棘手事件不知凡幾,像壽山寺建好之後,軍團司令部下令強制拆除;悍民想穿越佛光山作為產業道路,不惜以暴力威脅逼迫;台北七號公園觀音事件 ,眼見即將釀成政教衝突;佛牙來台,異教唆使教徒搗亂阻撓。面對這些突如其來的險厄,有時我以理說服,有時我以靜制動,有時我以誠感化,有時我以慈折服。總之,我沒有特定的方式,但是因為我心中常保空「無」,如明鏡一般,胡來胡現,所以能夠產生「無盡」的力量,「舉重若輕」地統攝了有盡的招術。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魔幻的本生故事

 林許文二‧陳師蘭

西元前後,佛教的入世思想逐漸萌芽,「本生談」的出現即是一個關鍵點。
在「本生談」中,佛陀有時生為國王,有時是仙人、長者,甚至是大象、獼猴等,
其中活潑的言行與曲折的遭遇,將佛陀與弟子們原本模糊的生涯點滴,逐漸戲劇化……

佛陀入滅後二、三百年,隨著時空的流變,人們對佛陀的思念情懷日益濃厚,因而逐漸發展出對佛陀遺物的崇拜。為了彰顯佛陀的尊貴不凡,人們結合了民間信仰的文化與習俗,將一些普世流傳的神話傳說加諸於佛陀身上,希望能因此拼湊出昔日聖者的容顏,佛陀的本生故事於焉流傳。

不同於以佛陀生平事蹟為主軸的「佛傳故事」,「本生故事」是敘述佛陀與弟子們過去生的種種傳說,又稱為「本生談」(JAtaka),是佛陀的十二分教之一,內容雜揉古印度普遍的輪迴轉世觀念,認為佛陀是累積了無數世修行的成果,而能在最後成等正覺,因此,其內容主要是描述釋迦牟尼佛在過去世修行的種種菩薩行徑,或以僧團中發生的某些爭議事件,來說明前世的因緣故事。

在這些過去世中,佛陀有時生為國王,有時是仙人、長者、賤民,甚至是大象、獼猴、野鹿或鬼神等,故事中活潑的言行與曲折的遭遇,將佛陀與僧伽弟子們原本模糊的生涯點滴,逐漸戲劇化。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97.10.30講于法雲文教協會


法句經講記(五十四)

釋傳道主講

北傳〈華香品第十二〉十有七章

南傳〈華品第四〉四四~五九偈

二、釋頌義及因緣
                   ※     ※     ※     ※     ※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6n20001287n3o6r4632

 

據《地藏菩薩本願經》載:

地藏菩薩在過去無量劫前,曾是一婆羅門女,她的母親不信三寶而行邪道,死後墮入地獄。 婆羅門女知道母親的必然果報,於是變賣家產為母布施修福。她掛心母親的處境,如果佛還住世便可以向佛詢問,而當時的覺華定自在王如來早已入滅。在極悲痛時,婆羅門女受到一個不明聲音指點,讓她一心稱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名號。婆羅門女即至誠恭敬一心念佛,不久便以念佛力,在定境中來到地獄,向鬼王詢問母親狀況。鬼王告知,因為她布施供養和念佛的功德,亡母和其他地獄罪人,已經脫離地獄苦而投生天道。婆羅門女便在佛像前立下誓願,要度脫罪苦的眾生。

 

又在過去無量劫前,地藏菩薩曾是名叫光目的孝女。光目女的母親生前喜歡吃魚子,造了極多的殺生業。光目女知道母親死後會墮落到惡道中,於是請阿羅漢入定觀看,見母親果然在地獄中受苦。光目女一心念佛,以佛像誠敬供養。後來其母投生光目女家,為奴婢之子,出生未滿三天便告知:自己蒙光目救度投生為下賤人,而在十三歲將短命而終並再受苦報,原因是殺害和毀罵二業。於是光目立誓救拔未來一切罪苦眾生,而光目之母也終得舍離苦報。

又在過去久遠劫前,地藏菩薩曾是大長者子。當時有佛名獅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長者子見到佛的相好莊嚴,心生恭敬,便請問佛因為作了怎樣的行願,而得這樣的莊嚴相。佛回答說,得這樣的莊嚴相,應當久遠濟度一切的苦惱眾生。於是長者子便立下大願,要在今日到未來劫,度脫完一切苦惱眾生出離苦海,然後自己才成就佛果。

又在過去無量劫前,有佛名一切智成就如來,住世六萬劫。這位佛出家前是一個小國國王,他和一個鄰國國王為友,同行十善利益眾生。為救度鄰國的造惡眾生,他們共同發願。一王發願早成佛道,後度化所有罪苦眾生。一王發願如果不先度完罪苦眾生,讓他們得安樂成就菩提,自己絕不成佛。發願先成佛道的是一切智成就如來,發願最後成佛的是地藏王菩薩。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書名稱:佛陀教法聖典

內容簡介

  佛陀五千多經卷的智慧精華

  佛陀的智慧猶如大海廣大無邊,佛陀的心就是大慈悲心,佛陀是無相而示現微妙不可思議之諸相,而親身教化眾生。
  本書是二千五百多年間,超越國境與民族而一直綿延下來的五千多卷佛經的精華。
  在本書中濃縮了佛陀的遺訓,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及心靈的問題,給予活生生的解答,故本書可做為您人生的指南,並且引導您走上快樂幸福的人生。

  不可怨以怨,終以得休息。行忍得息怨,此名如來法。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吃素不殺生、天下殺生與我無關

古德云:「千百年來碗裡羮,寃聲如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這首偈的意思是說,自古以來我們碗盤裡面的眾生肉,都是許許多多的眾生被殺害而來的,因此那些被殺眾生的怨恨哀嚎聲就像大海一樣難以平復;所以如果想要知道世間會有那許許多多的刀兵劫(像是各種大大小小的戰爭)的因緣,我們只要聽聽半夜屠宰場裡,殺豬宰羊等種種的悲慘哀嚎聲音就可以知道了。

 

 第一目 琉璃王滅釋迦族的故事

  接著我們來看一則佛典故事,這則故事說明了因為過去世殺魚而造成今世戰爭導致釋迦族被滅的因緣。這是發生在兩千五百多年前 佛陀在世時,佛陀親族—釋迦族—的一件血淋淋的故事。在許多經典如《增壹阿含經》卷 26〈等見品〉中皆有記載。

  這個故事的起因是憍薩羅國的波斯匿王,他年輕時因為希望與釋迦族的公主通婚,於是他命令釋迦族送一名公主入宮和親。釋迦族暗自違命,由摩呵男長者家中的一位美貌的婢女假扮成公主,那位婢女也就是後來波斯匿王的大夫人——茉利夫人;茉利夫人與波斯匿王生下了王子——毘琉璃。後來,琉璃王子長大回到母親的釋迦族故鄉卻遭受族人羞辱,才知道她母親是婢女的真實身分,因此心中怨恨著釋迦族,發下惡願希望長大繼位後能夠報仇。後來他登上王位成為琉璃王率兵攻打釋迦族,佛陀還阻擋了二次,但仍舊無法阻止此業力的牽引;並且琉璃王還殺死了他的兄長祇陀太子,只因為沒幫著他去滅釋迦族人。

  《法句譬喻經》中也有提到這個故事,從前 佛陀在舍衛國時,波斯匿王的次子琉璃,於二十歲時領兵將父王罷黜,自立為王。有一惡臣名為耶利,慫恿琉璃王說:「大王!當初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遠圓監禪師在未證悟前,與天衣義懷禪師聽說叶縣地方歸省禪師有高風,同往叩參。適逢冬寒,大雪紛飛。同參共有八人來到歸省禪師處,歸省禪師一見即呵罵驅逐,眾人不願離開,歸省禪師以水潑之,衣褥皆濕。其他六人不能忍受,皆忿怒離去,唯有法遠禪師與義懷禪師整衣敷具,長跪祈請不退。

不久,歸省禪師又喝斥道:「你們還不他去,難道待我棒打你們?」

法遠禪師誠懇地回答道:「我二人千里來此參學,豈以一杓水潑之便去?就是用棒責打,我們也不願離開。」

歸省禪師不得已似地道:「既是真來參禪,那就去掛單吧!」

法遠禪師掛單後,曾任典座(煮飯)之職,有一次未曾稟告,即取油面作五味粥供養大眾。

當這件事被歸省禪師知道後,就非常生氣地訓斥道:「盜用常住之物,私供大眾,除依清規責打外,並應依值償還!」說後,打了法遠禪師三十香板,將其衣物資具估價後,悉數償還已畢,就將法遠禪師趕出寺院。

法遠禪師雖被驅逐山門,但仍不肯離去,每日於寺院房廊下立臥。歸省禪師知道後,又呵斥道:「這是院門房廊,是常住公有之所,你為何在此行臥?請將房租錢算給常住!」說後,就叫人追算房錢,法遠禪師毫無難色,遂至市街為人誦經,以化緣所得償還。

事後不久,歸省禪師對眾教示道:「法遠是真正參禪的法器!」並叫侍者請法遠禪師進堂,當眾付給法衣,號圓監禪師!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印度阿那跋達多的水池邊,住著一位已經一百二十歲的五通仙人,名「須跋陀羅」,能飛天、遁地、變大、縮小……等神通變化。這夜,須跋陀羅梵志做了一個很不尋常的夢,夢中充滿恐怖黑暗的景象:所有人失去了雙眼,在暗夜中裸形而立;太陽墮在地上破裂開來,各大海水乾涸枯竭;四周颳起猛烈刺骨的寒風,須彌山也不堪風勢而破散傾頹。須跋陀羅全身汗毛直豎,驚恐不已,醒後冷汗涔涔,以為自己死期將至,好比天人壽命將盡,五衰現前,才有如此可怕的夢境。

這時,有位天人知道梵志心中的憂懼,於是從天而下告訴梵志:「你不要驚慌,此一夢境乃是聖者佛陀將於明日夜半入無餘涅槃的預兆,與你的壽命無關。佛陀是徹底覺悟的聖人,有如三界明燈,宣揚究竟真實的道理,能令眾生出離生死之苦,獲得安穩快樂。」

須跋陀羅一心想見天人口中所說的大覺世尊,隔日便來到佛陀所在的拘夷那竭國。須跋陀羅看到侍者阿難於林中經行,便上前請求:「聽說佛陀宣說的涅槃道法不同於其他人,並已準備於今夜入滅。我雖得神通,但心中仍有太多疑惑無人能解,請您讓我晉見佛陀吧!」阿難為難地說:「佛陀的色身虛弱疲極,不適合接受請法,請恕我不能放行。」不死心的須跋陀羅連續請求了三次,都得到相同的回答。

在樹林深處的佛陀聽到他們的對話,派人傳話給阿難:「讓須跋陀羅到我面前來吧!他是我此世最後得度的弟子,隨他上前自由提問。」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