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禪修止觀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般若空性禪觀(四)

鄭振煌教授主講


【般若空性禪觀第三支香】


一、有無伎倆
《六祖壇經》臥輪禪師的修行偈語:「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臥禪師有法門能斷百思想,這個就是止觀法門中的「止」,能夠把各種的妄想截斷。「對境心不起」,面對一切境界的時候,不產生任何的心;沒有任何分別、執著、妄念生起。「菩提日日長」,菩提,意為覺悟;智慧一天又一天的增長。六祖惠能大師卻説:「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惠能大師不斷百思想,並不把各種的思想截斷。「對境心數起」,面對一切境界,不斷的思惟。「菩提作麼長」,菩提就是這樣子長出來的。


這兩位禪師的修行到底哪一個對呢?臥輪禪師有伎倆,惠能大師不用伎倆。要伎倆是因爲他是小根器者,必須用一種方法才能夠安住妄想心。惠能大師因爲通達一切相不可得,通達一切相畢竟空,因此他不必用任何的伎倆。有任何的伎倆等於違背諸法的實相,一切諸法畢竟空,那麼還需要我們多修什麽法門嗎?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牛圖頌(一)
十牛圖頌的意義
於自由時報89.12.28(四)刊載

「牛」,是譬喻這念心,凡夫的這念心,
猶如一頭牛般,有牛脾氣,很難調伏。


  「十牛」,是一種譬喻;「圖」,就是圖說;「頌」,就是用偈頌的方式,說明十牛圖的含義及其中的道理。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華佛學學報第010期 (p125-146): (民國86年),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http://www.chibs.edu.tw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10, (1997)
Taipei: The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ISSN: 1017─7132

釋尊時期止觀法門的實踐

 


林崇安
國立中央大學教授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