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佛學 (12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將此身心奉塵剎

    
    從前有一位修行人,他已經有一百二十歲了,因未蓄妻,故無家累,身心安然,靜居在深山之中,結茅為廬,拿蓬蒿做蓐席,取水果野菜做食物。不積聚財寶,不營求名位,便是國王下了聘禮也不前往,就這樣,攝心安然,又過了一千多年。
    他的身邊經常有四種獸類眾生,長年跟隨,和他作伴,是耶四種呢?一個是狐狸,二是獼猴,三是水獺,四是兔。這四獸恆在道人處所,聽經說戒!
    這樣經過不知有多久多久的歲月,這附近一切可食用的,都吃得將盡了,道人就想離此深山,另覓居處。四大獸知道了,愁憂不樂,大家共同商議:我們何不各自出去找尋食物,來供養道人?
於是獼猴到遠山取來了甘果,狐狸去討得了一袋飯麵,獺則入水抓來了大魚。
    兔子暗自思維:我當用何物供養道人呢?恐怕只有用此身供養了。於是對道人說:
我沒能有什麼幫助,請以此身充作樵木柴火吧!」說完就縱身往火堆跳,精誠所感,火為之不燃。
    道人感念四大獸的仁義殷勤,就不再他遷。那時的修行道人,就是後來的提和竭佛,而兔子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獼猴就是舍利弗尊者的前身,狐狸即是阿難尊者的前身獺則是目犍連尊者的前身。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性法師簡介】
1994年9月進鳳山寺跟隨日常法師學習,並於隔年8月前往北印度達蘭沙拉晉見達賴喇嘛尊者,在通過尊者的藏文面談後,旋即獲准於9月進入南印度甘丹寺東頂學院學習五部大論,迄今未曾中斷。近十餘年來,法師亦常專程返臺,擔任日宗仁波切、拉諦仁波切以及夏巴曲傑仁波切等諸位師長在臺弘法時的中文翻譯。同時為了能將師長講授的論著傳承保留下來,作為後人學法的重要依憑,法師於2011年3月日宗仁波切圓滿《菩提道次第略論》54堂課後,隨即著手重新整理上課內容,目前已完成《菩提道次第略論講記》第一、二冊,並會陸續整理其他重要開示,集結成冊。

以上內容來自 https://www.lama.com.tw/content/msg/data.aspx?id=18719

對如性法師有印象是因參加祈願法會,而法師擔任即時翻譯,當時覺得,哇,如此年輕的法師已擔此重責且不急不徐翻譯著仁波切的法語,真令人心生敬佩。多年後,在網路上看到法師的授課,聽了之後,真的獲益良多,所以記錄下來分享。

這堂課是【攝類學】的前行。主要闡述以下內容,法師以問答方式引導大家思考,

Q:學習正法的人會有什麼改變?

有人學習佛法後,家裡的佈置開始改變,例如原本的書變成佛書或裝設佛龕;穿戴改變,例如原本戴名錶變成佛珠,華麗的服飾變成樸素的裝扮..等等,但如果只注重外表或是形式,但內心的慾望並沒有降低,執著也沒有變少時,那學習佛法的意義何在?

學習正法有三階段;一、了解法義 二、實踐法理 三、離苦得樂,而要達到離苦得樂的關鍵則是「改變內心」。

心的苦樂遠勝於身的苦樂,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八背捨義第三十四(卷二十一)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

聖者龍樹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八背捨者,內有色,外亦觀色,是初背捨。
內無色,外觀色,是第二背捨。淨背捨,身作證,第三背捨。四無色定及滅受想定,是五。
合為八背捨。背是淨潔五欲,離是著心,故名「背捨」。不壞內、外色:不內外滅色相——以是不淨心觀色,是名初背捨。壞內色,滅內色相;不壞外色,不滅外色相——以是不淨心觀外色,是第二背捨。是二皆觀不淨:一者、觀內、觀外;二者、不見內,但見外。
何以故?眾生有二分行:愛行、見行。愛多者著樂,多縛在外諸結使行。見多者,多著身見等行,為內結使縛。以是故,愛多者觀外色不淨;見多者觀自身不淨壞敗故。
復次,行者初心未細攝,繫心一處難,故內外觀;漸習調柔,能內壞色相,但觀外。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十力 四無所畏 四無礙智 十八不共法 大慈大悲

日期 : 二零一一年六月

地點 : 香港凌雲寺

何謂佛十力?

佛證得實相般若,從實相般若流出十種智慧力,有度眾生之用,稱為十力。佛有無量智慧力,惟是用於度眾生方面,十種智慧力已足夠,故只說十力。

一、 知是處非處智慧力──處,即道理之意。行善有善報,作惡得惡報,合乎道理,故稱有是處。如果行善得惡報,作惡得善報,沒有這個道理,是為無有是處。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略 談 滅 盡 定

 

釋印融

 

大  綱

一、前 言

二、滅盡定之思想背景

三、滅盡定與死亡的差別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含經》簡介

 

什麼是《阿含經》?

「阿含」是音譯自Āgama,義譯是「傳(承)」,由釋迦牟尼佛所傳來的法。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道後,開始了他四十九年的說法,而《阿含經》則記錄了佛陀在人間的說法內容。從佛陀對過去的同修五比丘說法開始,佛法幫助無數的人解脫煩惱、身心自在,憑藉著實際可行的修行次第,永離眾苦、究竟清涼。

五比丘跟著佛陀成為人間最早解脫的聖者,是聽了佛陀什麼精闢的說法?佛陀的各大弟子,不分貴賤,如何從一介凡夫、外道、貴族、甚至賤民,照著佛法實修,一一成為自在生死、遊戲神通的聖僧?他們又是從佛陀學到了什麼法,而能自修成道?

種種不同背景的過客:愚鈍的小弟、吝嗇的富人、有信心的窮人、生病的患者、求生天的外道、欲證無上大法的婆羅門、想成就神通的鄉民、欲知三世因果的婦人,如何一一都能從佛法得益?他們能從佛法得益,我們也能,只要有心,人人都能離苦得樂。

最平實的,往往也是最容易有效果的。《阿含經》是佛陀說法的忠實記載,也是指導我們如何處理不同問題的教材。沒有華麗的辭藻,只有實用的記錄;沒有虛無的詭辯,只有實修的指南;沒有分毫的藏私,只有無盡的分享。經中記載了佛陀如何點燃一盞盞的心燈,燈燈相傳,照亮世間。讓我們也參與佛陀在人間傳法的盛會,依照覺悟的教法,自證於一次次的禪修中,應用在一天天的生活中。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基本佛法:五利使(見惑)、五鈍使(思惑)

今生的苦報,是由於過去所種的集因,集合過去的善業、惡業,而有今生的善報、惡報。若想遠離三苦、八苦等種種苦報,就要了解苦從何來?苦從「集」而來,集就是苦的因,所以必須從因上努力去斷集,才能脫離種種苦果。

   自心所生的貪、瞋、癡、慢、疑、邪見等諸煩惱,能驅使眾生造作種種惡業,招集無量的苦果。眾生煩惱眾多,

在此僅列舉「十使」--「五利使」、「五鈍使」為例,

來說明集諦。 有所成就。

 

【五利使】 ~ 見惑

  「使」,有驅役之義,能驅使眾生流轉三界。「五利使」乃不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理,思想知見錯誤所產生的煩惱。此五種錯誤的見解為: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十信
最初十位應修之十種心,在信位,能助成信行,全稱十信心。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名字品所列之十種,即:


信心,一心決定,樂欲成就。

念心,常修六念,念佛、法、僧、戒、施及天。

精進心,聞菩薩藏,精勤修習無間善業。

定心,於事於義繫心安住,遠離一切虛偽、輕躁、憶想分別。

慧心,聞菩薩藏,思量觀察,知一切法無我無人,自性空寂。

戒心,受持菩薩清淨律儀,身口意淨,不犯諸過,有犯悔除。

迴向心,所修善根,迴向菩提,不願諸有;迴施眾生,不專為己;迴求實際,不著名相。

護法心,防護己心,不起煩惱,更修默護、念護、智護、息心護、他護等五種護行。

捨心,不惜身財,所得能捨。

願心,隨時修習種種淨願。


二、十住


初發心住,又作波藍耆兜波菩薩法住、發意住,謂上進分善根之人以真方便發起十信之心,信奉三寶,常住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受習一切行、一切法門,常起信心,不作邪見、十重、五逆、八倒,不生難處,常值佛法,廣聞多慧,多求方便,始入空界,住於空性之位;並以空理智心習古佛之法,於心生出一切功德。

治地住,又作阿闍浮菩薩法住、持地住,謂常隨空心,淨八萬四千法門,其心明淨,猶如琉璃內現精金;蓋以初發之妙心,履治為地,故稱之。

修行住,又作渝阿闍菩薩法住、應行住,謂前之發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故遊履十方而無障礙。

生貴住,又作闍摩期菩薩法住,謂由前之妙行,冥契妙理,將生於佛家為法王子;即行與佛同,受佛之氣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來種。

方便具足住,又作波渝三般菩薩法住、修成住,謂習無量之善根,自利利他,方便具足,相貌無缺。

正心住,又作阿耆三般菩薩法住、行登住,謂成就第六般若,故非僅相貌,且心亦與佛同。

不退住,又作阿惟越致菩薩法住、不退轉住,謂既入於無生畢竟空界,心常行空無相願,身心和合,日日增長。

童真住,又作鳩摩羅浮童男菩薩法住,謂自發心起,始終不倒退,不起邪魔破菩提之心,至此,佛之十身靈相乃一時具足。

法王子住,又作渝羅闍菩薩法住、了生住,自初發心住至第四之生貴住,稱為入聖胎;自第五之方便具足住至第八之童真住,稱為長養聖胎;而此法王子住則相形具足,於焉出胎;猶如從佛王之教中生解,乃紹隆佛位。

灌頂住,又作阿惟顏菩薩法住、補處住,謂菩薩既為佛子,堪行佛事,故佛以智水為之灌頂;猶如剎帝利王子之受權灌頂。
 

三、十行


歡喜行,菩薩以無量如來之妙德,隨順十方。

饒益行,善能利益一切眾生。

無瞋恨行,修忍辱,離瞋怒,謙卑恭敬,不害自他,對怨能忍。

無盡行,又作無屈撓行。菩薩行大精進,發心度一切眾生,令至大涅槃而無鬆懈。

離癡亂行,常住正念不散亂,於一切法無癡亂。

善現行,知無有法,三業寂滅,無縛無著,而亦不捨教化眾生。

無著行,歷諸塵剎供佛求法,心無厭足,而亦以寂滅觀諸法,故於一切無所著。

尊重行,尊重善根、智慧等法,悉皆成就,由之更增修二利行。

善法行,得四無礙陀羅尼門等法,成就種種化他之善法,以守護正法,令佛種不絕。

真實行,成就第一義諦之語,如說能行,如行能說,語行相應,色心皆順。
 

四、十迴向


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即行六度四攝,救護一切眾生,怨親平等。

不壞迴向,於三寶所得不壞之信,迴向此善根,令眾生獲得善利。

等一切佛迴向,等同三世佛所作之迴向,不著生死,不離菩提而修之。

至一切處迴向,以由迴向力所修之善根,遍至一切三寶乃至眾生之處,以作供養利益。

無盡功德藏迴向,隨喜一切無盡善根,迴向而作佛事,以得無盡功德善根。

隨順平等善根迴向,即迴向所修之善根,為佛所守護,能成一切堅固善根。

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即增長一切善根,迴向利益一切眾生。

如相迴向,順真如相而將所成之善根迴向。

無縛無著解脫迴向,即於一切法無取執縛著,得解脫心,以善法迴向,行普賢之行,具一切種德。

法界無量迴向,即修習一切無盡善根,以此迴向,願求法界差別無量之功德。
 

五、十地


歡喜地,又作極喜地、喜地、悅豫地。

離垢地,又作無垢地、淨地。

發光地,又作明地、有光地、興光地。

焰慧地,又作焰地、增曜地、暉曜地。

難勝地,又作極難勝地。

現前地,又作現在地、目見地、目前地。

遠行地,又作深行地、深入地、深遠地、玄妙地。

不動地。

善慧地,又作善哉意地、善根地。

法雲地,又作法雨地。
 

六、等覺
在內容上與佛相等,而實際上修行比佛略遜一籌者,稱為等覺。
等覺又稱等正覺(意為與正覺相等之覺)、有上士、一生補處、金剛心、鄰極。
 

七、妙覺
覺行圓滿之究竟佛果,故亦為佛果之別稱。又稱妙覺地。為究極理想境地之表現;係由等覺位更斷一品之無明,而得此妙覺位。於此位能斷盡一切煩惱,智慧圓妙,覺悟涅槃之理。


此五十二位階,由定義可以得知其內涵,亦可檢驗自己是否已經達到。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于凌波簡明成唯識論  第三章  釋加行位 
論文一:次加行位其相云何,頌曰: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 
講解:五位修行的第二位是加行位,加行位的義相是怎樣呢?《唯識三十頌》說:「在修習四尋思觀和四如實智的時候,仍有一種假立之物出現在前面,以為這就是唯識的實性,因為心中存著有所得之念,所以未能真正的住於唯識實性。 


論文二:論曰,菩薩先於初無數劫,善備福德智慧資糧,順解脫分既圓滿已,為入見道住唯識性,復修加行,伏除二取,謂煖、頂、忍、世第一法。此四總名順決擇分,順趣真實決擇分故。近見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資糧無加行義。煖等四法,依四尋思、四如實智,初後位立。四尋思者,尋思名、義、自性、差別,假有實無。如實遍知。此四離識及識非有,名如實智。名、義相異,故別尋求。二二相同,故合思察 
講解:論中長行說,菩薩先於最初無數劫中,貯備福德智慧的勝行資糧,已使順解脫分圓滿成就,為要入見道並住唯識實性,所以還得更修加行以伏除二取,這就是煖、頂、忍、世第一法的四善根。這四善根總名為順決擇分,因為它隨順趣向於真實的決擇分,近於見道,所以立加行之名,並非前資糧位沒有加行的意義。 
煖等四法,依四尋思觀而立初煖、頂二位,依四如實智觀而立後忍、世第一法二位。所謂四尋思觀,是尋思事物名、義、自性、差別,從而認識到這四法都是唯識所變,依他假有,遍計實無,這就叫做四尋思觀。什麼叫做如實智?前四尋思,但觀所取的名等四境離識非有,此如實智更於忍可所取空後,進而如實遍知能取的識也決定非有。依此能、所俱空的空理,便能入圓成實性,所以叫做如實智。 
何以諸法的名、義要各別尋求,名義的自性、差別要合並思察呢?名是名,義是義,名義相異,所以要各別尋求。名義二種的自性同,差別亦同,這二二相同,所以要合為思察。 


論文三:依明得定發下尋思,觀無所取立為煖位。謂此位中創觀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變假施設有,實不可得。初獲慧日前行相故,立明得名。即此所獲道火前相,故亦名煖。 
講解:初得無漏慧的明相,叫明得,明得之定叫做明得定。依此明得定,發下品尋思,觀所取空,立為煖位。即在煖位中開始認識到所取外境的名、義、自性、差別四法,都是自心所變,假施設有,實際上是不可得的。這下尋思觀,初獲慧前的行相,喻如日出前的明相,所以立明得名。這也是所獲淨道之火以前的行相,所以又稱為煖。 


論文四:依明增定發上尋思,觀無所取立為頂位。謂此位中,重觀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變,假施設有,實不可得。明相轉盛,故名明增。尋思位極,故復名頂。 
講解:明得定增上,叫做明增定。依此明增定,發上品尋思,觀無所取,立為頂位。在這頂位當中,重觀所取的名等四法,同煖位一樣是自心所變,虛假施設,實不可得。但在所獲慧前的明相,較前煖位的明相增盛,所以名為明增。尋思位到此已登峰造極,所以又名為頂位。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二部經︰現稱十二分教︰脩多羅、祇夜、授記、伽陀、尼陀那、優陀那、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譬喻、論議,

修多羅者︰此云契經.有二相︰一、是總相︰「始從如是我聞.終至歡喜奉行皆修多羅」。二者別相︰長行綴緝.略說所應說義。異名有四︰一、法本.二、但名經.三、直說.四、聖教。以五義釋之︰一、教為理本.二、經為論本.三、總為別本.四、初為後本.五、略為廣本。以彼立三修多羅故︰一總相.二別相.三本相.亦名略相。總不異前。別謂就前總相分出十一。

祇夜者︰此云應頌。一、與長行相應之頌.由於長行說未盡故.二、為後來應更頌故.

授記者︰梵云和伽羅那.亦云記別。記者錄也.別謂分別︰一、記弟子生死因果.二、記菩薩當成佛事。

伽陀者︰此云諷頌。諷即是頌.謂孤起偈︰一、為易誦持故.二、為樂偈者故.三、天偈讚皆是其流。

尼陀那此云因緣。一、因請方說,為重法故.如三家五請等。二、因事方說,知本末故.

優陀那︰此云自說。一、為令知而請法故.如十地本分等。二、為令所化生殷重故.念佛慈悲為不請友.如普賢行品等。

本事者梵云伊帝目多伽。一、說佛往事.如說威光太子等。二、說弟子往事.如說諸善友因緣等。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十七道品-- 五力:

  五力者,謂信、進、念、定、慧之五根增長,有治五障之勢力。為三十七道品之一。五力是由五根的增長所生的力量,它維持修行,加強並成就道業而達到解脫。

止觀輔行問云:「名同於根。何須更立?」答:「善根雖生,惡猶未破,更須修習,令根增長。根成惡破,復名為力。」

  一、信:信力,是信根增長,能破諸邪信,又謂信正道及助道法。若信根增長,則能遮諸煩惱,不為偏小諸疑所動,故名信力。

  二、進:進力,是精進根增長,能破身之懈怠。又進行此正道及助道法時,若精進根增長,則能除身心懈怠,成辦出世之法,是為精進力。

  三、念:念力,是念根增長,能破諸邪念。又謂念于正道及助道法,若念根增長,則能破諸邪想,成就一切出世功德,是名念力。

  四、定:定力,是定根增長,能破諸亂想。又謂攝心正道及助道法,若定根增長,則能破諸亂想,發諸事理禪定,是名定力。(事理禪定者,事即色界、無色界、禪定。理即聲聞等依理修習所發禪定是。)

  五、慧:慧力,是慧根增長,能破三界見、思等諸惑,發真無漏。(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見、思惑者,分別曰見惑,貪愛曰思惑。真無漏者,謂阿羅漢斷見、思惑盡,不漏落三界生死,異於初果等,故名真。)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bee75aa-01c5-465a-a20d-f648dac53a28.jpg

因果的道理——異熟果、等流果與增上果淺說

益西彭措堪布開示


如果我們能夠停下追逐外物的匆匆腳步,聆聽諸佛菩薩的教言,認真思維因與果的關係,就會知道隨著業識的投胎,每個新生命都攜帶著過去世所有的業而來到今世。這些業幾乎決定著有情此生的一切:從內在的心理個性、生理狀況,直到外在生存的環境。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印順導師的解釋 (一)《成佛之道》(增注本)(p.224~p.225)

◎法住智:法住智是對於因果緣起的決定智。這雖然是緣起如幻的俗數 法,但卻是正見得道所必備的知見。

(如不能了解緣起的世 俗相對性,假名安立性,而只是信解善惡,業報,三世等, 就是世間正見,不名為智。)

 

◎涅槃智:如依此而觀緣起法的從緣而生,依緣而滅,是盡相,壞相, 離相,滅相,名涅槃智。

這是從緣起的無常觀中,觀一切法 如石火電光,纔生即滅;生無所來,滅無所至,而契入法性 寂滅。

這就是:『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 樂』。

由無常(入無我)而契入寂滅,是三乘共法中主要的解脫法門(還有從空 及無相而契入的觀門)。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df7bf2b-8035-4f5f-a1be-03d0a3dc0dde.jpg

學習實踐如理作意 

前 言 
  日常生活中,不論要保持善心善念,乃至保持中捨性,或下焉者用來解決負面情緒,我們發現「如理作意」都扮演著十分關鍵的角色,志向佛法修學的佛弟子,應該不能疏忽這方面的實踐學習。 

什麼是如理作意 
  「如理作意」的巴利語原文為 yonisomanasikāra,名詞,逐字直譯為「從根源在心意上的行為」,玄奘法師譯作「如理作意」,也譯作「如理思惟」,寶雲法師在《雜阿含經》裡譯作「內正思惟」,菩提比丘長老譯作「周密的注意」(careful attention),這幾種是大家比較熟悉的譯法。我的理解,「從根源」意味著是指「導向解脫的核心」,也就是佛法的核心教義:依於緣起的無常、無我;「在心意上的行為」則包含很廣,思惟與注意是其中的二個具體代表。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法

diṭṭheva dhamme,直譯為「見法;現法」,當生;這一生;此生,又譯為「見法、現見法」,參看「說現法」。(相關詞「現法離諸熾然」) 

現法

另譯為「即於現法」,比對相當的南傳經文形容世尊所說之「法」的定型句,「現法」應是「直接可見的」(sandiṭṭhiko,另譯為「現見的;現證的、自見的、現世的」)的對譯,「說」是指「世尊的說法」。 

現法作證:

當生體證,參看「現法」、「作證」。 

現法苦住:

即「當生保持在苦中」,參看「現法」、「住」。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minlun.org.tw/1pt/1pt-5-2/02.htm#39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釋資糧位(續五) ── 辨位修行

    ※前 言

    上回已將第二十六首頌,明「資糧位」行相之四句偈,已略釋竟,今當續辨其隸屬之菩薩行位,及其所修之勝行,所謂「辨位修行」是也。如下表所示:

    

   (甲)辨 位 

    問:解行證三,此位何攝? 
    答:《論》九云:「此位未證『唯識真如』,依勝解力,修諸勝行,應知亦是『解行地』攝。」上文中之「勝解」二字《述記》第九末云:「即決定義,散心決定,意解思惟,未證解故。」即此位行者,對唯識真理,雖未證入,卻對之斬釘截鐵,拳拳服膺,決不傾動! 
    故《心要》釋云:「唯識實性,亦即真如,登歡喜地,乃能分證,然依深信,發起勝解,決定了知萬法唯識,以此勝解,導諸勝行,故與後『加行位』,同名為『解行地』(即別教之『三賢』位也。)」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