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佛教藝術 (3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生到死有多遠 -- 呼吸之間 從迷到悟有多遠 -- 一念之間 從愛到恨有多遠 --- 無常之間 從古到今有多遠 --- 談笑之間 從你到我有多遠 --- 善解之間 從心到心有多遠 --- 天地之間 當歡場變成荒台 當新歡笑著舊愛 當記憶飄落塵埃 當一切是不可得的空白 人生是多麼無常的醒來 人生是無常的醒來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觀音觀相觀自心| 佛門網- 香港佛教網站

敦煌莫高窟第321窟東壁北側的十一面觀音圖。觀音十一面六臂,立於雙樹寶蓋之下蓮花之上,一手提凈瓶,一手持楊枝。

兩旁有二菩薩侍立。構圖左右基本對稱,圖中的樹、花等,有圖案化的傾向。與同時期的壁畫相比,十一面觀音圖顯得很有特色。

第321窟是敦煌莫高窟初唐的重要洞窟之一。 建於初唐的敦煌第321窟,內有少見的「十一面觀音」。(敦煌研究院)

莫高窟初唐第57窟的觀音菩薩,因此菩薩像而稱美人窟。(敦煌研究院)

 

觀世音是北傳佛教中家喻戶曉的菩薩形象,在中國乃至亞洲社會廣為流行。在佛教的多部經典中都有記載觀世音菩薩的因緣和事蹟,例如在《悲華經》中,寶藏如來說:「善男子!汝觀人天及三惡道一切眾生,發大悲心。欲斷眾生諸煩惱故,欲令眾生住安樂故。善男子!我當字汝為觀世音」。在《楞嚴經》其中一段經文說:「恒沙劫前,有佛住世,名觀世音。由我所得,圓通根本,發妙耳門,然後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在《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也說:「觀世音菩薩已於過去無量劫中,已作佛竟,號正法明如來。大悲願力,為欲發起一切菩薩,安樂成熟諸眾生故,現作菩薩。」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他是梁啓超的長子,林徽因的丈夫。

他創辦了清華大學建築系,撰寫了中國人的第一部建築史。

他曾為保護北京古城牆奔走呼號。

曾經絕望地對家人說:「抗戰八年,我跋山涉水,先長沙,後昆明,再李莊。面對飢餓與疾病,我過關斬將,終於迎來了勝利之日。

現在看來,我是過不了『文革』這一關了。」

一語成讖,最終帶著無限的遺憾離開了人世。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巴米揚大佛在被塔利班摧毀前,日本人利用現代電腦科技重新復原了1400年前玄奘大師在大唐西域記中所描述壯麗的東大佛(釋迦像)西大佛(彌勒像)中大佛(涅槃像)以及洞窟內的精美壁畫 深藏在興都庫什山中的阿富汗巴米安峽谷因豐富的佛教洞窟遺址及高達五十三公尺的石雕佛像而與敦煌石窟、印度的阿占塔石窟同被列為三大佛教藝術最珍貴的遺產地,但在西元二○○一年三月九日巴米揚兩尊立佛在阿富汗「塔里班」政權的炸藥聲中化為灰燼. 這一部紀錄片 是由日本NHK / FuturePlanet Co.動畫製作, 根據三藏玄奘大師的著作 - "大唐西域記" 其中所描述 梵衍那國 (今 阿富汗巴米安地區) 大佛的相關細節, 以電腦3D畫面技術重新呈現出來, 揣摩當時的宏偉景像 !!
<iframe width="560" height="315" src="https://www.youtube.com/embed/UV-9tJQ0Srw" frameborder="0" allow="autoplay; encrypted-media" allowfullscreen></iframe>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華佛學學報第18期 (p75-104): (民國94年),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http://www.chibs.edu.tw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18, (2005)
Taipei: The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ISSN: 1017-7132

麥積山133窟10號造像碑的圖像源流與宗教內涵 [*]

 


陳清香
文化大學史學系教授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石窟,这种通过人工雕凿在整座山体上的很特殊的宗教建筑形式,其最初起源是在公元前12世纪时的印度。它的起源与公元前6世纪佛教在印度诞生后僧侣们的佛教事务活动有着很直接的关系。公元前3世纪后,印度佛教首先传入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到西汉末年时,才逐渐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中国有佛寺,乃始于东汉明帝时(58——75)的洛阳白马寺。而中国有佛教石窟,则最初始于两晋时期的我国西北今新疆天山南麓地区。此后不久,至南北朝时,佛教石窟又迅速通过河西走廊今甘肃一带逐渐发展到了北魏拓跋氏政权所控制的山西高原之上。在此之前,一般的佛寺建筑则早在东汉时业已发展到了山西境内。如洪洞广胜寺即始建于东汉建和元年147)。到南北朝时,佛寺建筑在山西境内已经十分繁盛。这实际上为佛教石窟在山西落脚奠定了一个非常和谐的氛围与基础。

 

■ 1909年,克拉克考察队途经汾阳石佛湾时,博物学家索尔比拍摄下了石佛湾石窟的外貌

 

■ 2015年5月1日,太原道张珉拍摄下了百年之后的石佛湾,石佛仍然黯然矗立,法相依旧庄严,散布在三晋大地上那些石窟和造像,与石佛湾一样,以其超常的生命力阅尽沧桑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7/09/30 來源:中華佛文化網

本期攝影:仵楠

1600多年的敦煌石窟作為世界文化遺產,既是宗教藝術的寶庫,也是絲綢之路的文明結晶。千年間,信仰感召着無數人為營造敦煌石窟而代代相繼,而敦煌石窟也見證了多個區域古文明的和諧交融,其藝術大美更是彰顯出虔誠的永恆。若追述1600多年的歷史滄桑,我們更應該銘記崢嶸歲月里的匠心人意,正是因為無數人的奉獻,使我們看到人性的閃光,也讓敦煌莫高窟在歷經沉寂、劫難之後,再次興起,敦煌學成為國際顯學,吸引着無數的藝術家赴敦煌「朝聖」,敦煌石窟的「保護、研究、弘揚」事業得以長足發展。

1949年 段文杰先生同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的同事們在榆林窟合影

老一輩的「莫高窟人」是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砥礪前行的,他們克服現實中的艱難,更在精神上以大愛超脫個人精神上的困苦,為敦煌石窟的事業奉獻出青春、情感,乃至一生的心力。他們的精神宛如一盞心燈,歷經風雨而不熄,為後人照亮黑夜,傳遞火種。追憶老先生們,既是為了紀念銘記,更是為了使更多的人感知這份精神,接續他們的精神,共同推動敦煌石窟——這座人類文化遺產事業的前行。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蓋九重天,看莫高窟佛頂華蓋的「四面垂金鈴七寶珠」

華蓋九重天,看莫高窟佛頂華蓋的「四面垂金鈴七寶珠」

華蓋,也稱為「傘蓋」,本是凡間帝王遮雨蔽日的工具,後來也就成為社會中表示等級、身份、權力的象徵。出土文物,最早見於秦始皇的銅車馬。《漢書》說王莽造華蓋九重。《後漢書》記載,靈帝建有十二重五彩華蓋。北魏楊銜之在《洛陽珈藍記》中寫道,景興尼寺佛像出遊時,佛頂上的華蓋「四面垂金鈴七寶珠,飛天伎樂,望之雲表」

蓮花紋龕頂華蓋 北涼 莫高窟272

蓮花紋龕(龕(讀音:kān),指小窟或小屋,或者供奉佛像或神位的石室或小閣等。)頂華蓋。

如上圖,華蓋畫於穹隆形佛龕頂上,正圓形,是一個仰視華蓋的展開平面。中心為蓮花,蓮花瓣線紋已經隨著年代久遠而脫落,環周的帶狀邊飾僅存土紅地色雲氣紋。外層為三角垂帳,帳下垂鈴,三角帳之間夾畫立柱形垂帶,有濃郁的西域畫風。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年的農曆二月十五,是釋迦牟尼佛涅槃日。釋尊于周昭王二十四年降生,一生示現,于周穆王五十二年,世壽八十歲時,示現身疾,在娑羅林中雙樹之間吉祥而臥,入般涅槃。經云:二月十五日臨涅槃時,佛大音普告,聲至有頂;面門放光,遍照三千,六趣遇光罪垢消除;眾生悲鳴,大地山海皆悉震動。

涅槃,並非世人理解的生命的終結或者開始。《涅槃經》云:“若見佛性能斷煩惱,是則名為大般涅槃。”

釋迦佛祖百千億劫來屢屢的示生示滅,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也。《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中,世尊把他方便示現生滅的真相揭示出來了:

諸善男子,我本行菩薩道、所成壽命,今猶未盡,複倍上數。然今非實滅度,而便唱言、當取滅度,如來以是方便、教化眾生。所以者何。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種善根,貧窮下賤,貪著五欲,入於憶想妄見網中,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來以方便說:“比丘當知,諸佛出世,難可值遇。”所以者何。諸薄德人,過無量百千萬億劫,或有見佛,或不見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諸比丘,如來難可得見。”斯眾生等、聞如是語,必當生於難遭之想,心懷戀慕,渴仰於佛,便種善根,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

一行禪師《故道白雲》則用文學的語言,講述了佛陀涅槃時的歷史:

佛陀和比丘們到達娑羅樹林時,已是傍晚時份。佛陀著阿難陀在兩棵娑羅樹之間稍作清理,讓他在那兒躺下。佛陀側臥著,頭頂向北。所有比丘都圍在他身邊坐著。他們都知道佛陀當夜便要進入涅槃。

佛陀向上望去四周的娑羅樹,對阿難陀說:“阿難陀,看!現在還未到春天,但娑羅樹上已開滿了紅花。你可見到飄下來的花瓣,都落在‘如來’和比丘的僧衣上嗎?這樹林真美。你又看到西面天邊那火紅的落日嗎?你可聽到娑羅枝葉在微風中的颼颼聲響嗎?‘如來’覺得這些東西全都那麼可愛動人。比丘們,如果你們想使我高興,如果你們想表達對‘如來’的敬愛和感恩,方法就只有一個。那就是要將教理活用,實踐於生活之中。”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彌勒在菩薩的簇擁下說法

【新三才網訊】這次壁畫展有幾幅非常巨大的經變畫。經變畫,指把佛經上描繪的人、事、物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簡言之,凡依據佛經繪製之畫,皆可稱為“變”。

敦煌經變畫則通常指將某一部甚至某幾部有關佛經之主要內容組織成首尾完整、主次分明的大畫。

1. 維摩詰

莫高窟第103窟盛唐

維摩詰變是敦煌壁畫中的常見題材之一。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敦煌瑰寶:稀世孤本 <wbr>---- <wbr>三界九地之圖

稀世孤本 世界最早最完整的佛教

三界九地之圖 詳解

年代:

       9-10世紀  

規格:

       213.6 × 29.3 ~ 30 cm

出處: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敦煌瑰寶:敦煌石窟全集 <wbr>-- <wbr>第20卷 <wbr>藏经洞珍品卷(下)

敦煌瑰寶:敦煌石窟全集 <wbr>-- <wbr>第20卷 <wbr>藏经洞珍品卷(下)

敦煌瑰寶:敦煌石窟全集 <wbr>-- <wbr>第20卷 <wbr>藏经洞珍品卷(下)

敦煌瑰寶:敦煌石窟全集 <wbr>-- <wbr>第20卷 <wbr>藏经洞珍品卷(下)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敦煌瑰寶:華嚴經七處九會變相圖

法藏伯希和敦煌大型絹畫:華嚴經七處九會變相圖

年代:十世紀 五代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敦煌瑰寶:敦煌石窟全集 <wbr>-- <wbr>第21卷 <wbr>建筑画卷 <wbr>第2辑(上)

敦煌瑰寶:敦煌石窟全集 <wbr>-- <wbr>第21卷 <wbr>建筑画卷 <wbr>第2辑(上)

敦煌瑰寶:敦煌石窟全集 <wbr>-- <wbr>第21卷 <wbr>建筑画卷 <wbr>第2辑(上)

敦煌瑰寶:敦煌石窟全集 <wbr>-- <wbr>第21卷 <wbr>建筑画卷 <wbr>第2辑(上)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阅读(109) ┆ 转载(1)┆ 收藏(0)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