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禪 (1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禪似把名字寫在水上

文:寺山一

 

回到家打開書,映入眼簾的書籤上寫著:

 

放鬆身心,放下心念。」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朝慧思禪師修習“如來禪”,證得《法華三昧》


梁武帝時,南嶽慧思禪師,
十年專誦《法華經》,
七載方等(大乘)經,
九旬常坐(念禪),
一時圓證(坐禪三月,一時證得「法華三昧」),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風動與幡動】

幡動緣自眼識

風動緣自意識

兩識緣自心識

若心無識

則風幡何以見動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40217_154856.jpg

玅境長老問答

如來禪與祖師禪之差別

如來禪:

1,學習佛菩薩所說的經論得到正見。

2,明白佛菩薩所說修學聖道的次第。

3,根據佛菩薩所說的聖道次第,一步一步的修行,既要修止也要修觀。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淺釋「正念」與「四念處」

/ 陳慈蘭 1-26-00

一、 正念的重要性

    用英文的mindfulness或中文的「正當的念頭」等,來表達巴利經典的sati (正念),似乎不夠貼切,因為sati (正念)是心的一種覺照力 (observing power)。

在修行解脫上,正念的重要性往往被比喻為是「一個清醒的司機」。

其功能可以是:

1. 用來覺照所有不善心,比如五欲、五蓋等,當不善心淨除後,禪定、觀慧的支質才能建立起來;

2. 它是五根、五力的軸心,用來提昇和平衡其他四根、四力的;

文章標籤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標籤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415_966850310014581_2100626790187679892_n  

 

初期瑜伽行派之止觀要義─「七覺分」的完滿開展()

釋昭慧(玄奘大學宗教學系教授兼系主任、文理學院院長)

本文依〈分別瑜伽品〉中的止觀要義而作詮釋分析。

 

「毘缽舍那」與「奢摩他」有共通性與差異性。共通性在於,兩者都能因專注於所緣境而得三昧,

證身心輕安;差異性則在於對此所緣境的有分別作意與無分別作意。

文章標籤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一箴言教誡-尼泊爾肉身菩薩-(俗稱靈修少年,已完成六年打坐,開始教學)

733812_355870264531195_1667572262_n  943275_10201307898440297_1579574759_n    

 

尼泊爾的這位靈修者,他的梵文名字翻譯成中文叫靈修,靈修的一位聖者。他藏地的法名叫巴登多傑,是一個出家人。他十一歲就出家了,在十四歲的時候開始禪修,從二零零五年一直坐到二零零六年,連續坐在那裡十個月坐著不動,也不吃不喝,甚至也不上衛生間,這樣子震驚全世界。

文章標籤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iscovery·Channel : 靈修少年 (The Boy With Divine Powers)

 
 
尼泊爾靈修少年 中文字幕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I1MTgyOTM2.html

 

尼泊爾肉身菩薩-(俗稱靈修少年,已完成六年打坐,開始教學)-1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g5MTA3OTA4.html?from=y1.2-1-84.3.1-1.1-1-1-0
 

文章標籤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93620_430879033687810_1942166904_n    
 
 
中國禪宗的禪,是指破除無明煩惱之後的心地妙用,也就是智慧本身。智慧是無限的,它不能用任何語文,或任何形式來詮釋,卻能產生無窮的妙用;
 
聖嚴法師:印度的禪那是指禪定,意思是收攝散心,繫於一境,不令動搖,進而達到三昧的境界。禪那是一種修定的工夫,三昧則是由修定而達到的一種功用了。
 
中國禪宗的禪與印度的禪定,雖然有層次上的不同,關係卻非常密切。如果沒有禪定的修持基礎,無法達到中國禪所體證的悟境。所以,如昇入智慧的領域,這就是禪的目的,定境可以衡量高低深淺,智慧是無法衡量的圓滿光明。
文章標籤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遍處定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名數)與十一切處同。見八背捨條。

 


[佛學常見詞彙(陳義孝)]

與十一切處同。

 


符合的條目少於三則,自動進行全文檢索,以為您找出更多資訊...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始佛教把主要的禪定分成九個次第,即所謂「九次第定」是。大乘佛教亦遵循此舊說(其實可不必):於是九次第定(四個色界的禪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加上四個無色界的禪定: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再加上最後的滅受想定,一共是九個。)就變成了天經地義的禪定階梯。這個公式化了的九次第定,因為是佛陀所說,因此被大小乘傳統公認為是修禪定之必經階次。其實大乘佛教因其法門眾多,方便無量,所走的修持路子與原始的佛教有很大的不同處。例如修淨土宗的人,以觀佛相或念佛來習定,其所得之境界及次第,當然與由不淨觀和數息觀等進入色無色界定之道路不相同;禪宗亦不講四禪和四無色定這一套;密宗則修真言、本尊觀、壇城觀,乃至氣脈明點觀,和明空之心性等法,與佛陀當時教其徒眾的那一套很不一樣,所以亦不是走的四禪八定的路子。禪、密、淨三宗所修持的路子不同,其見地亦與原始佛教之教法有若干差異,因此其禪定之階第並不是循四禪、八定這一系統。

再說以實際之功效而論,禪、密二宗得殊勝大成就之人極為眾多。嚴格的說,大乘佛教中有實際的殊勝定慧成就,發生深遠影響的亦唯禪密二宗。歷代修淨土之人得殊勝念佛三昧者亦為數眾多,因念佛而發生淨信、慈悲,作自他二利之宗教事業者亦屈指難數。淨土之修持因著重他力,念佛及祈禱,簡單易行,故能普及,為大眾所能接受及實行者。淨土宗在過去一千數百年中,對中國佛教及人民所作之貢獻實在難以估計。而淨土宗所修之十六觀法,或由持誦佛號而入勝妙禪定者,亦不是四禪、八定的路子。佛陀涅槃後五、六百年間,佛典中記載成就阿羅漢及四禪、八定之事實很多,

以後就越來越少。我想佛涅槃千年以後,四禪、八定中之較高的禪定在印度實際上已經成為絕學,根本沒有什麼人能夠作權威的講解和傳授。今天當然更沒有這類的人物。佛典中所載關於色界四禪和無色界之四空定亦多為公式化的記載,極少精彩生動之記述。尤其是無色界之四定,令人越看越糊塗,根本不懂其意義是怎麼回事。描寫四禪以前之欲界定及未到定和初禪之情況尚比較「充分」,越往上走,描述越少;二、三、四禪以上,連無色四定之講述在內,皆可說得上「貧乏」二字。足見越上界的禪定,得到的人也越少,所以根本就不能談。大家只能彼此抄襲舊典舊說,毫無生命內容。今天談四禪、八定實在沒甚意味。但因為四禪、八定為大小乘傳統所「共遵」,此處亦不能不談,對此作一大略介紹,最少亦能對禪定瑜伽學之某一系統,略有一點輪廓的概念。下面簡單的將此八個定,根據傳統之公式記載,略為表述。

原始佛教中所揭示之內外道所共之八定,為色界之四定:即初禪、二禪、三禪和四禪;再加無色界之四定,即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和非想非非想定。此無色界之四定又名為四空定。就佛家之觀念來說,此八個禪定中應以色界之第四個定──即第四禪,為最重要。解脫、證悟、神通,皆由此第四禪而發出。佛陀般涅槃時,亦由此第四禪入。如果沒有四禪以上之四空定,則原始佛教中之禪定學可能更清楚,著重點亦更明顯,由此能發揮之作用亦可能更大。但加上四空定則不但添增了許多複雜性,而且平空增加了許多不必要的問題。但佛陀為什麼一定要說四空定

呢?從佛陀的傳記分析判斷,可能是因為佛陀在成道以前,曾就外道仙人阿羅邏及優陀羅學禪,所學之最高禪定即是無色界中之各定,以非想非非想定為其極峰。但因為佛陀在得到這些禪定後,認為皆不徹底不能導致解脫,仍在生死纏縛之中,所以佛陀捨棄外道,而欲自闢門徑。

俟佛陀成道後,他當然要教導其弟子們,為何自己的法門確較外道之四空定更為殊勝,因此四空定也就必然的一並列入了禪定之課程,最後由無我慧而能真正的斷微細我執,而證非想非非想以上的滅受想定。若不是為了標揭己宗之超勝處,則可能四空定一概不要,直接由四禪悟入甚深之無我觀而證解脫,又有何不可呢?佛陀自己入涅槃時,不是由非想非非想和滅盡定而入涅槃,而是由第四禪進入涅槃,足見以涅槃為最高目標為準,四空定並不一定較色界四禪為高或更殊勝(雖然傳統公式作如是說。)四空定可能只是一種禪定之「別路」或「異境」而已。

佛教之禪定學又名為心學(或增上心學),在講解九次第定時,對每一禪定之心理狀態皆嘗試著作詳盡及有規律之界說。例如得了初禪就能克服淫欲,同時許多粗重的煩惱皆暫不現行,但仍有極重的思惟作用,所謂尋、伺,或覺、觀。二禪以上則粗細的思惟作用沒有了。定境越高則心理之各種活動似乎越少,連身心之快樂感受亦逐漸捨去,一味向純一之「捨受」的境界邁進,終而至於第四禪。九次第定之心理狀態及其宗教意義極為複雜,牽涉亦太廣,現在證得這些禪定的人亦付闕如,更無法作較嚴謹之研究,下面僅就佛典中所載有關四禪及四空定之記錄摘述介紹。

原始佛教之宇宙觀把世界分成三個層次:最上為無色界,中間為色界,下面為欲界(而欲界中又包含天、人、鬼、修羅、餓鬼、地獄等六道)。有趣的是佛教這樣劃分不同的眾生,今天看來恐怕不是根據地理學或天文學的觀點,而是根據宗教心理學來劃分的。最下面的欲界中之有情,皆一致具足貪欲,瞋和痴欲。所以叫做欲界;他們都具足各種心理的潛能或動力,例如能夠妒嫉、諂誑、慚愧、憍慢、喜愛、惱怒、懊悔(心所法)………等。因為修習禪定這些念瞋痴欲望及各種心理動能(各心所法)皆由禪定之力而逐漸減輕或伏滅不起現行。禪定越高,這些為煩惱所染的心理動能(心所法)也就越少,甚至全不現行了。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尼泊爾 ( 佛男孩 ) - Dharma Sangha ( 全集 ) ( Ram Bahadur Bomjan Buddha 


文章標籤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