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408217_531103833618344_343038376_n.jpg

 

 唯識學的起源

根據佛教在印度發展的歷史可分幾個階段:

佛滅後大約一百年

    佛教可以說是處於一個無諍的時期,佛弟子依照佛陀在世時講的四諦、十二因緣、三十七道品等理論去持行,沒有嚴重的爭端。但到了一百六十多年後,佛教內部因「大天五事」的出現,而有些僧人對此事的看法又有了極大的分歧,以致造成了分裂,開始分為上座部與大眾部。上座部代表著年紀大的上座,大眾部則多數是少壯派。雖然分為兩大派,但在當時,主要思想的區別並不大,都是以「我是無、法是有」為中心思想的。即是說於五蘊中要找尋實質之我,根本是不可得的;但五蘊的法(色、受、想、行、識)確是實有的,不能說無。這個理論在當時的兩個大派都是同意的。

佛滅後約三百年間

小乘佛教出了一位論師,名叫迦陀延尼子,他對小乘「我無,法有」的學說頗有研究,著有《阿毘達磨發智論》,大力提倡小乘思想。其後有法救,世友等論師,繼承其學說。爾時,佛教界中之法有我空的思想,風靡一時。大乘佛教思想幾乎隱晦無聞。

佛滅後約七百年間

有位龍樹菩薩(又稱龍猛菩薩)出現,著有《大智度論》,《無畏論》,《中論》,《十二門論》等,批判當時部派佛教之「法有,我空」的思想,致力提倡「諸法畢竟空寂」的道理。意思是說不僅「我空」,「法亦空」,目的是對治執法實有。如說五蘊內無有我可得,離五蘊亦無有我可得,五蘊即非我,組成五蘊的五個範疇 ─ 色、受、想、行,識都是性空的,所以說諸法畢竟空寂。其弟子提婆菩薩著《百論》,更進一步申明其理論。這期間,印度佛教遂成空有對壘之形勢。

佛滅後約九百年間

有兩位著名的論師出現。即無著菩薩及其胞弟世親菩薩,他們都承傳了彌勒菩薩《瑜伽師地論》的思想。此論在唯識學中是非常著名的,是專門闡揚「唯識無境」之義理的。無著菩薩著有《顯揚聖教論》、《攝大乘論》等,其弟世親菩薩也著有《攝大乘論疏釋》、《唯識二十頌》及《唯識三十頌》,大闡唯識中道。這時是唯識學弘揚到極高峰的時代,他掃蕩一切偏邪執見,不僅掃蕩部派的執法實有,也掃蕩當時中觀後期學者的斷滅空(撥無因果)的邪執。


    唯識學在中國唐代初期曾轟動一時,後來禪宗興起,唯識宗才漸漸式微。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唯識學是集哲學與分析學於一身,為有學問者所接受但卻難於普及。直到民國,有太虛大師,楊仁山等學者到日本留學,再將唯識學從日本帶回來,唯識學在中國才又重新萌芽。自民國以來,唯識學仍然是為一般學者所崇尚,並開始復興,如香港、新加坡、台灣,馬來西亞等地。 至此,印度大乘學說,不出瑜伽與中觀。法相唯識在印度稱為瑜伽宗,是奉持《瑜伽師地論》的學派,與中觀學派是相對的。因此,義淨法師之《南海寄歸內法傳 ‧ 卷一》云:『所云大乘,無過於二種,一則中觀,二則瑜伽。』
從此大乘中道的教法宏顯於印土。

唯識學所依的經論,究竟有幾種?約有六經十一論:

《六經》者: 
1)解深密經 
2)大方廣佛華嚴經 
3)如來出現功德經 
4)大乘阿毘達磨經 
5)楞伽經 
6)厚嚴經 


《十一論》者: 
1)瑜伽師地論 
2)顯揚聖教論 
3)大乘莊嚴論 
4)集量論 
5)攝大乘論 
6)十地經論 
7)分別瑜伽論 
8)觀所緣緣論 
9)二十唯識論 
10)辯中邊論 
11)阿毘達磨集論

    有人會奇怪為何唯識學的論說多於經典,這是因為唯識學是崇尚論說的。例如《瑜伽師地論》則是唯識理論立論的根據。以上簡單的介紹了唯識學的起源。

 

何謂唯識

 

究竟什麼叫做唯識呢?

根據窺基大師的【成唯識論述記】解釋:

『唯,遮境有,執有者喪其真。識,簡心空,滯空者乖其實。』

 

簡單來說:

唯者,是遮遣詞,是否定的意思,即是否定離識獨存的境。換句話說,即客觀的境是不能離我們的識而獨存的。若執外在境為真實有,就稱為增益執

識者,是了別義;即是我們所有的瞭解與辨別力。

簡心空者,簡除沒有心的存在;即是說雖然境是不實的但心肯定是有的。我們的心識雖是無常之法,無形無相,剎那生滅,而且要待條件才能生起活動,但不能說是無。如果連心的存在也否定了,就稱為損減執

 

如是者,不論是增益執或者是損減執都是不合乎真理的,所謂「喪其真,乖其實」。因此,唯識一詞,只是否定離開識而有外在獨存的世界;客觀世界與精神界是息息相關的。唯識學並不否定宇宙萬象的存在,只是認為客觀的境是不能離開識的範疇而得以存在。

 

如經說:

(1)楞伽經 - 由自心執著,心似外境轉,彼所見非有,是故說唯心。

(2)厚嚴經 - 一切惟有覺,所覺義皆無,能覺所覺分,各自然而轉。

(3)解深密經 - 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此中無有少法能見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時,即有如是影像顯現。

 

 

很多人會問:「明明是自己看到,感覺到,接觸到一切境像的存在,為何說無呢?」其實,這是印度古瑜伽師經過特殊冥想的修煉後所得的結果。他們可以入很長時間的深禪定,一天乃至多天;當修某一特殊的觀想時,可把客觀環境改變,因此他們認為境是隨心而改變的。例如火是熱的,紅色的,但瑜伽師在定中可把火改變為冷的,其他顏色的;又例如本來地上無水的,瑜伽師可以在定中觀到水是充滿的,現起一片汪洋大海。瑜伽師發覺在定中境是可隨心轉變的,因此說境是不真實的。這是他們定中的真實體驗,並非胡言亂語。印度人是很著重冥想的訓練,唯識哲學可說是瑜伽師們的經驗結晶,是他們在禪定中所領悟的智慧。

 

總括而言,就是一切客觀境(法)的存在,都是由我們八個心識所顯現的,離開這八個心識,境不可得。有能認識的心,才有所認識的境,離識境不可得,此所謂「萬法唯識」也。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唯識學的起源
    全站熱搜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