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釋「正念」與「四念處」
/ 陳慈蘭 1-26-00
一、 正念的重要性
用英文的mindfulness或中文的「正當的念頭」等,來表達巴利經典的sati (正念),似乎不夠貼切,因為sati (正念)是心的一種覺照力 (observing power)。
在修行解脫上,正念的重要性往往被比喻為是「一個清醒的司機」。
其功能可以是:
1. 用來覺照所有不善心,比如五欲、五蓋等,當不善心淨除後,禪定、觀慧的支質才能建立起來;
2. 它是五根、五力的軸心,用來提昇和平衡其他四根、四力的;
3. 它是用來體驗和平衡七覺支的;
4. 它是慧的工具,用來洞晰真相,以成就慧──三法印、四聖諦的。
因正念本身包括止與觀,或戒、定、慧,所以有成就、有經驗的四念處禪師們,都鼓勵在家居士們直接就從修習正念下手,
而不需先去開發定力(止禪)。原因是:1. 如果先開發止禪,要發好多時間和精力,才能獲得理想、深厚的定力以做為修習智慧禪的基礎
,這對在家居士們來說,可能較為困難;2. 再說,沒有正念的定力,容易導入邪定或被定境拖延住 ( Sujiva禪師說,
極少數的人會從定境轉出來作慧觀的,所以馬哈西尊者(Mahasi Sayadaw)才鼓勵在家居士們以觀腹部呼吸作為主要目標,
因為腹部呼吸的生滅相最明顯,容易開展觀慧,而不致落入深定的陷阱);3. 一但正念被培育提昇後,定力自然而然跟著上來了。
二、唯一的道路
世尊未出家前,印度傳統就已經有止禪法(四禪八定)盛行於外道之間了,世尊曾經跟著當時兩位很有名的禪定大師學習止禪,
但世尊發覺止禪雖然能帶來專注、安詳、愉快的生活和神通力,「但它們都是心造、心生、因緣所成,與真相、真理、涅槃無關;
因此,世尊致力於自修,終於發現了另一種毗缽舍那 (Vipassana)禪觀法,又稱四念處,或稱智慧禪,它是直接深入事物的內明,
引導至於心、意的完全解脫,證知最終的真理涅槃。」後來,這止禪和毗缽舍那禪觀都被傳到中國來,但是,不幸的,
毗缽舍那禪觀在某些因緣下,很快便失傳了,只有止禪部分結合了中國道家等禪法流傳了下來。
「四念處」是正念的四個安住處。當年,世尊親授四念處時,開宗明義的:「這是唯一的道路能讓眾生趨向清淨,
克服憂悲惱苦,去除痛苦哀傷,獲得正道,體證涅槃,這條路就是四念處。
(This is the only way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beings,for the overcoming of sorrow and lamentation,
for the complete destruction of (physical) pain and (mental) distress,for the attainment of the Right Path,
for the realization of Nibbana,namely,the Four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 詳見《中阿含》《長阿含》和參讀《雜阿含281經》」
「唯一的道路」,巴利文是ekayana; 字首eka是「唯一」的意思,ayana是「道路」的意思。 ekayana 在論書裡有五個解釋,其中三個解釋是:
1.這是佛陀親自體證、教授的殊勝方法;
2. 是直達之路,依法修習,不會節外生枝 (no branch off,no sidetrack);
3. 唯一可達目的地之道路;
4. 唯一道路達至涅槃(only way to reach nibbana):即身心的痛苦和煩惱止熄了;
5. 唯有靠自己去體證 (go alone)。
三、有正知的正念
正念和正知是一體的。正知是正念的深入。佛陀在《大住念處經》裡,一而再、再而三的說明,要培育有正知的正念
(clearly comprehending and mindful,or applies clear comprehension with mindfulness)。
所以,正念不能僅僅解釋為是 「憶念不忘、佛法的道理、或與邪念相對的那種正確的念頭等」而已。
正念,在《阿毗達摩攝義論》裡,採用四種鑑別法來說明:
1. 正念的特相:是深入身心的目標,如實知其真相;
2. 正念的作用:是不錯失當下身心所生起的目標(尋);
3. 正念的展現:是面對目標,守衛著目標(伺);
4. 正念的近因:是四念處,即身觀念處、受觀念處、心觀念處、法觀念處。
正知,中文註解可以是:正智、內明、如實知、如實觀、明澈洞晰等。
正知的巴利文是sampajabba,字首sam (正)在巴利註疏(sub-commentary)裡有三個主要內涵:
1. 精準的(rightly or precisely):即修行著者必需要正確的知道身心關係,也就是如實 觀到身是身,心是心,身與心不相載。
2. 徹底的(entirely):即修行著者必需要完全 的觀察到身心的一切變化現象,和身心 每一個現象的特相、作用、和展現。
3. 均衡的(equally or evenly):即修行者必 需要知道如何運用正念,使五根、五力 達到平衡點,尤其精進根(力)與定根(力) 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在巴利論書(commentary)裡提到四種正知,其中二項是:
1. 正知自己的本份境界(domain):即是四念 處。(《雜阿含》638,617等經,
佛說:「要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異洲不異依,是謂四念處。」;「…四念處是父母境界、是本份境界。」)
2. 正知沒有貪、瞋、癡 (non-delusion) 的心:沒有貪、瞋、癡的清淨心是伴隨著嚴謹的四念處修行而來的,所以無須刻意去追求,只要把守四念處於生活中便是了。
四、 如何培育正念
初學者培育正念的方法大致如下 (根據Sujiva禪師在美國德州玉佛寺 主持禪七時的教導):
1. 身體放鬆:從頭頂至腳指,一小部分、一小部分的觀照放鬆,然後再數次掃瞄全身,確定身體完全沒有壓力;沒有壓力的情況下,血液循環良好,身體疼痛的機會會減少。
2. 心放鬆:禪師形容放鬆的心,就好像棉花的吸水性很強。柔軟的心,彈性大,敏銳力高,比較容易觀察到身心的現象。不善心、欲念多都是造成心僵硬的原因。
3. 坐禪時,以腹部或鼻孔呼吸作為主要觀照目標。如果是選擇腹部,可以以腹部的起伏處為中心點,除去頭部的將整個坐姿作為一個圈圈範圍來觀照,
在這範圍內,如有強烈的次要目標生起時(如痛、痲等) 要轉去觀照它。為什麼要除去頭部呢?因為我們的腦筋裝了太多的垃圾!而慧觀是不能用腦筋思考的、
也不能在概念中打轉,只要如實觀和現觀就是了。
4. 行禪與坐禪要平衡發展。因為行禪是動態的、睜著眼睛的,所以有人認為在行禪中培育正念的難度較高。但是,正念如果能在行禪中被培育起來,
那麼,坐禪就容易進入狀況了。初學者首先是注意腳足部分的動作(motion),之後就進入觀察腳足部分的覺受(sensation),可能的話,
也同時要觀察所有舉步、踏步、換腳、轉彎等之前的心的作意(intention)。行禪的好處很多,今僅例舉數點:
a. 更容易觀察到身與心的關係;
b. 可以避免落入止禪的陷井;
c. 是使正念持續於日常生活,使正念更深入、穩固的基石;
d. 收攝六根的最好訓練方法;
e. 可以增強體力、耐力。
5. 除了坐禪、行禪外,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活動都要保持正念正知。佛陀在《大念處經》教示佛弟子們:
舉凡前看後視、屈伸俯仰、穿衣拿缽、吃飯飲食、睡醒語默等之間,都要保持正念正知。
6. 等到真正進入正念時,心之狀態是沒有時間空間範圍的,只有當下而已。伴隨著正念而來的定力,與正念一起,會把身體的四大現象拉拔、
反映出來。這四大變化可能如狂風暴雨,可能如浪潮翻滾,可能如強烈的磁力等…會讓人驚愕的!初步觀到自相時,
這四大的變化過程(changing process) 也會讓人感到有初淺程度的「無我」,因為它們確是不能控制的(beyond control)的,
或者也會讓人感到有初淺程度的「無常」,因為它們確是持續變化(keep changing)的。粗糙的四大變化過後,
身心的現象將呈現愈來愈細微,正念和定力也愈來愈深入,此時,定力就像放大鏡一樣,能把目標看得越清楚,
而觀力就像顯微鏡一樣,能觀到更細微的目標了。持續用功的話,就如同剝芭蕉樹皮一樣,接著將會觀察到共相--無常、緣起、心的快速生滅等,而後觀察到實相──空性。
7. 總之,謹持「四有」和「四不」是修習正念的基本原則。四有是:清醒、覺知、精準、徹底;四不是:不期待(當下的)、不判斷、不比較、不抱怨。
五、行四念處,即行「中道」
正念是直接契入當下、不迎不拒、如實觀的。行四念處,即是直接體會、體證三法印、緣起和四聖諦。所謂「緣起中道」是要如實知、如實斷、如實證緣起的苦集與苦滅的。
修習四念處到一個程度時,對於在「觸」處斷十二緣起或在「受」處斷十二緣起,會有較深刻的體會。 而苦滅的四念處禪觀,在進入現觀的階段時,一切法的觀念都要捨掉的。
所以,四念處本身已經包含了「中觀」,而且是直入「中觀」。
六、四念處貫穿三十七道品
世尊入涅槃前三個月,作最後一遊化,再次遺教弟子們:「要以四念處為自依洲、法依洲、不依異洲…;汝等當知我以此四念處等三十七道品自身作證,
成最正覺…我所說法,內外已訖,沒有分別,…同一師受,同一水乳,汝等宜當於此法和同敬順、勿生諍訟…如有修行此法者 則我真弟子、第一學者。
《長部‧遊行經 / 大般涅槃經》」; 「四念處修行圓滿,七覺支同時圓滿;七覺支圓滿已,智慧、解脫福利圓滿。見《雜.281,810經》」
「三十七道品是世尊教導的精髓」,所以理解三十七道品(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應該契入其修行解脫層面。
四念處的正念(念覺)不僅用來提昇、平衡五根、五力,也用來逐一體驗、平衡七覺支;又,四念處在收攝、保護六根方面,
是嚴謹之戒(身口意戒)的功夫;在遠離五欲、五蓋、念念在茲於當下身心一切活動方面,是戒與定(四正勤和四神足)的功夫;
在念念如實正知當下身心一切生滅現象和如實體證三法印、四聖諦,是慧(七覺支、八正道)的成就。
所以,四念處正念的內涵包括:清醒(alertness)、覺照力(awareness)、當下(here and now)、尋(initial application)、
伺(penetration)、柔軟性(softness)、直觀 / 現觀 / 超越觀念(Beyond Concepts)、一境性、遠離貪瞋痴的心等。
清醒 / 專注 + 當下 = 剎那定
剎那定 + 覺照力 = 如實觀(Bare Awareness)
「剎那定」(Momentary Concentration)之定義是:洞晰身心剎那生滅的觀照力量。
「四禪」,如果沒有四念處的智慧內觀定力──剎那定,不能稱為「正定」;
以修行解脫來說,不管近行定或安止定,都要具備剎那定的質(Quality)。
七、唯一交流道
四念處是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法念處方面包括:
- 五蓋:深入止觀首先要面臨的五個障礙──貪(感官欲望)、瞋(不喜歡)、懶散昏沈、掉舉(激動沮喪)、疑(猶疑不定)。要正念正知這五蓋的特性、近因,和了了內明它們是如何生起、如何消失。正念是所有不善心的剋星,正念成片時,不善心就無法生起。五蓋被正念征服後,禪定的支質──尋、伺、喜、樂、一境性、捨,才能建立起來。
- 五蘊:色、受、想、行、識。要正念正知我們身心五蘊的特性、近因,同時了了內明它們是如何生起、如何消失。
- 六內、外處:即是要正念正知 眼、耳、鼻、舌、身、意與色、聲、香、味、觸接觸的關係,和了了內明它們是如何生起、如何捨離、如何不再生。
- 七覺支:即是要正念正知於開悟、成正覺的七個要素──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的特性和近因,同時了了內明它們是如何呈現、如何平衡。
- 四聖諦:要正念正知一切苦要正念正知苦集──苦的原因
要正念正知滅苦之正道──八正道(戒、定、慧)
要正念正知、體證苦之熄滅──貪瞋痴熄滅、不生不死、涅槃
以上法念處的五蘊,除了色蘊外,其他四蘊是心法;而五蓋全部是心法,六內、外處接觸的覺受是心法,七覺支是心法,四聖諦、八正道也是心法。
所以,僅就法念處本身而言,實亦包含了前三個──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了。佛陀所親自教導的四念處,就是這麼直接、貼切的內觀我們自己的五蘊身心,
直接從五蘊身心去內明、體證苦、無常、無我,達至苦滅、涅槃、解脫。所以在修行上,五蘊與四念處等三十七道品是融合在一起的。
世尊入涅槃前一刻,最後一位外道弟子蘇跋陀趕來求法、皈依,世尊向他開示:「因為我法中有八正道,所以我弟子有一果、二果、三果、四果聖者;
若佛弟子能修行成就八正道,則世間不會缺少阿羅漢。」在《雜阿含》621經裡,世尊更明白開示:「四念處不但是初學者要修習,
便是無學者(阿羅漢)也要修習的。」「有四念處,方能成就七覺支;行持四念處,就是八正道戒、定、慧的具體實踐、是走入法流--八正道的關鍵或交流道,
您說,四念處是不是通往解脫的唯一道路呢?請多思惟、多修習;唯有從四念處的入口才能進入八正道的法流,您知道嗎? 」(曾銀湖)
參考資料:
1. The Four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 / by Ven. U Silanada
2. A Pragmatic Approach to the Practice of Vipassana / by Ven. Sujiva
3. Meditation---Mental Culture / by Ven. Walpola Rahula / 曾銀湖 先生 譯
4. 四念處 / 曾銀湖 先生 編譯
5. 原始佛教講義 / 劉錦華 先生 作
筆者感言:
1. 由於某些傳統的誤導,讓我們對世尊所親自教導的四念處等三十七道品完全不了解,或一知半解,或曲解了。就拿《佛陀的啟示》
(中英對照本/慧炬出版) 之中譯的一段文來當例子,譯者(顧法嚴先生) 將英譯的這段文(p.48)「The practice of concentration on breathing (Anapana sati)
is one of the well-known exercises,connected with the body,for mental development」中譯為(p.77):
「將注意力集中於呼吸 (數息法) 是一種很有名的方法,可以從段鍛鍊身體而達到精神的開展」。相信有正確四念處修習基礎的人,
對「Anapana sati (安那般那念)」翻譯為「數息法」和「可以從段鍛鍊身體而達到精神的開展」,都會感到遺憾的!
因為安那般那念既非數息法,也非在鍛鍊身體 (請詳讀《雜801,809經》、《中部‧長部 / 大念處經》和《清淨道論》等)。
涉及修行方法上的翻譯和詮釋,如果沒有親身體驗,不但不能掌握其要義和精神所在,甚至曲解了!
2. 要開發智慧,趣向涅槃的佛弟子們,對於止與觀 的細節要非常仔細的認識、了解,否則將會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了。
3. 二千五百多年來佛學、佛教思想,均已或多或少加入了歷代宗師們的思想,以及加入各各時代、地域的的文化、習俗、信仰等,再加上譯經上語言的隔閡
(安世高、支婁迦籤、康僧會等中國譯經傳教師,都非直接來自印度 )、由梵文轉成華文體制上的不同…等等流變,錯綜複雜!
佛弟子們應該勇敢地正視佛教思想史的流變,多參讀和思惟中、外學者所作的歷史考證和研究文獻,正直地追尋和實證世尊親自教導的正法律。
4. 在待人處事、世間法上,我們必須要有包容心;包容之餘,我們內心要清楚的釐清,什麼是宗教信仰?什麼是本土佛教(流變的佛教)?
什麼是世尊教導的端正法?包容之餘,我們應該熱誠、勇敢、正向、直向地契入世尊教導的端正法,這樣,正法──佛法的主幹才能保存下去;
否則,將會加速像法、末法──枝末法的成長,不是嗎?
(編按:本文寄自美國‧德州) (《嘉義新雨雜誌》第32期﹐2000.6.)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