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于凌波簡明成唯識論  第三章  釋加行位 
論文一:次加行位其相云何,頌曰: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 
講解:五位修行的第二位是加行位,加行位的義相是怎樣呢?《唯識三十頌》說:「在修習四尋思觀和四如實智的時候,仍有一種假立之物出現在前面,以為這就是唯識的實性,因為心中存著有所得之念,所以未能真正的住於唯識實性。 


論文二:論曰,菩薩先於初無數劫,善備福德智慧資糧,順解脫分既圓滿已,為入見道住唯識性,復修加行,伏除二取,謂煖、頂、忍、世第一法。此四總名順決擇分,順趣真實決擇分故。近見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資糧無加行義。煖等四法,依四尋思、四如實智,初後位立。四尋思者,尋思名、義、自性、差別,假有實無。如實遍知。此四離識及識非有,名如實智。名、義相異,故別尋求。二二相同,故合思察 
講解:論中長行說,菩薩先於最初無數劫中,貯備福德智慧的勝行資糧,已使順解脫分圓滿成就,為要入見道並住唯識實性,所以還得更修加行以伏除二取,這就是煖、頂、忍、世第一法的四善根。這四善根總名為順決擇分,因為它隨順趣向於真實的決擇分,近於見道,所以立加行之名,並非前資糧位沒有加行的意義。 
煖等四法,依四尋思觀而立初煖、頂二位,依四如實智觀而立後忍、世第一法二位。所謂四尋思觀,是尋思事物名、義、自性、差別,從而認識到這四法都是唯識所變,依他假有,遍計實無,這就叫做四尋思觀。什麼叫做如實智?前四尋思,但觀所取的名等四境離識非有,此如實智更於忍可所取空後,進而如實遍知能取的識也決定非有。依此能、所俱空的空理,便能入圓成實性,所以叫做如實智。 
何以諸法的名、義要各別尋求,名義的自性、差別要合並思察呢?名是名,義是義,名義相異,所以要各別尋求。名義二種的自性同,差別亦同,這二二相同,所以要合為思察。 


論文三:依明得定發下尋思,觀無所取立為煖位。謂此位中創觀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變假施設有,實不可得。初獲慧日前行相故,立明得名。即此所獲道火前相,故亦名煖。 
講解:初得無漏慧的明相,叫明得,明得之定叫做明得定。依此明得定,發下品尋思,觀所取空,立為煖位。即在煖位中開始認識到所取外境的名、義、自性、差別四法,都是自心所變,假施設有,實際上是不可得的。這下尋思觀,初獲慧前的行相,喻如日出前的明相,所以立明得名。這也是所獲淨道之火以前的行相,所以又稱為煖。 


論文四:依明增定發上尋思,觀無所取立為頂位。謂此位中,重觀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變,假施設有,實不可得。明相轉盛,故名明增。尋思位極,故復名頂。 
講解:明得定增上,叫做明增定。依此明增定,發上品尋思,觀無所取,立為頂位。在這頂位當中,重觀所取的名等四法,同煖位一樣是自心所變,虛假施設,實不可得。但在所獲慧前的明相,較前煖位的明相增盛,所以名為明增。尋思位到此已登峰造極,所以又名為頂位。 


論文五:依印順定,發下如實智,於無所取決定印持,無能取中亦順樂忍。既無實境,離能取識,寧有實識離所取境?所取能取,相待立故。印順忍時,總立為忍。印前順後,立印順名。忍境識空,故亦名忍 
講解:印前所取無,印後能取無,叫做印順定。依印順定,發下品如實智,對無所取的境,決定印持,於無能取的識中,也順樂忍可。為什麼二取都無?既然沒有實境離了能取的識而存在,那裡有什麼實識離了所取的境而獨存呢?所取、能取本是相待而立的啊。 
忍有三,下品為印忍,忍所取無;中上品為樂順忍,忍能取無,印順忍時,這三忍在四善根中總立為忍。因為此位能印前所取無,順後能取無,所以立印順名:忍可所取的境空,能取的識亦空,所以亦名為忍。

 
論文六:依無間定,發上如實智,印二取空,立世第一法。謂前上忍唯印能取空,今世第一法二空雙印,從此無間必入見道,故立無間名。異生法中此最勝故,名世第一法。 
講解:與見道位鄰近而無間隙,叫做無間定。依此無間定,發上品如實智,印可能、所二取皆空,立名世第一法,謂前忍位中的上忍,唯能印可能取空,不能即可所取亦空,今此世第一法,是能、所二空雙印。從此不間斷的雙印二空,必入見道,所以立無間名。這在異生法中最為殊勝,所以名世第一法。

 
論文七:如是煖、頂,依能取識,觀所取空;下忍起時,印境空相,中忍轉位,於能取識如境是空,順樂忍可,上忍起時印能取空,世第一法,雙印空相。 
講解:像這樣的煖位、頂位,依據能取之識,觀所取境空,到了忍位的下品忍生起時,便能印持外境之空相,到了中忍轉換為能取之識,也如所取的境一樣也是空,順樂後位的上品之忍。修到上品忍生起時,便能印持此能取空。再進到世第一法,便能雙印能、所二取的空相。 


論文八:皆帶相故,未能證實,故說菩薩此四位中,猶於現前安立少物,謂是唯識真勝義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帶相觀心有所得故,非實安住真唯識理,彼相滅已,方實安住。依如是義,故有頌言:菩薩於定位,觀影唯是心,義相既滅除,審觀唯自想。如是住內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無,後觸無所得。 
講解:以上所說加行位的煖等四法,雖然印能、所取空,但在觀心之前,還浮著有、空二相,未能真正證實。所以說菩薩在這四位中,猶於現觀定中安立少物,以為這就是唯識的真勝義性。因此頌文前二句說:「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事實上這少物是定心所變的似真如相,非真勝義,所以頌文的後二句說:「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要到那有、空二相滅了之後,才能實在的安住真唯識性。 
依據這種意義,所以《分別瑜伽論》上有頌文說:「菩薩在定中修行,觀名、義等的影像,唯是內心所變現,義相既已滅除,諦審觀察,唯自心想,更無少物。這樣便安住內心,先了知所取非有,次了知能取亦無,最後觸覺到無所得的真唯識性。前面的兩首頌中,第一頌初二句是明煖位,次二句是明頂位。第二頌的前二句是明下忍位,第三句是明中、上忍位,最後一句是明世第一法.

 
論文九:此加行位,未遣相縛,於粗重縛,亦未能斷。唯能伏除分別二取,違見道故。於俱生者及二隨眠,有漏觀心有所得故,有分別故,未全伏除,全未能滅。此位菩薩於安立諦,非安立諦俱學觀察,為引當來二種見故,及伏分別二種障故,非安立諦是正所觀,非如二乘唯觀安立。 
講解:有漏的現行境相繫縛於心,不得自在,叫做相縛,二障種子,叫做粗重縛,合稱二縛。這加行位既未遣除有、空的相縛,也未斷滅二障種子的粗重縛,唯能伏除分別二取,不起現行。因為分別二取違於見道的,為入見道,所以要把它伏除。入見道位,方能永斷二障的粗重縛。雖然如此,但於俱生現行,只能伏除少分,未全伏除。於分別、俱生二種隨眠則全未能滅,因為此位是有漏觀心,有所得相,有分別故,所以俱生現行未全伏除,二種隨眠盡未能滅。 
在此加行位的菩薩,對於安立諦及非安立諦,都修學觀察。什麼叫安立諦,安立是施設義,即方便安立諦,謂於苦等諸法中,安立苦、集、滅、道四聖諦理。什麼叫非安立諦,就是離差別名言的二空真如。此位菩薩,為引發當來的真、相二種見道,及伏除由分別所起的煩惱、所知二障,所以於安立、非安立諦,要都修學觀察。不過菩薩為入二空觀真如理,非安立諦是所正觀;至於亦觀安立,那是因為起勝進道,成熟佛法,以降二乘的方便之故。與二乘的唯觀安立不同。

 
論文十:菩薩起此煖等善根,雖方便時通諸靜慮,而依第四方得成滿。託最勝依入見道故。唯依欲界善趣身起。餘慧厭心非殊勝故。此位亦是解行地攝,未證唯識真勝義故。 
講解:菩薩生起煖、頂、忍、世第一法四善根,雖在前方便時通色界四禪,但是只有依第四禪才能成就圓滿。因為第四禪望餘禪為勝,必須託最勝依處,入見道故。若約界、趣而論,只能依靠欲界善趣的人身而起,因為色界和無色界的智慧,厭伏三界一切事物之心並非殊勝。修四善根,也同資糧位一樣是解行地攝,因為它們還沒有證到唯識的真正殊勝之義 

http://www.book853.com/wap.aspx?nid=1551&p=6&cp=4&cid=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