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佛十力 四無所畏 四無礙智 十八不共法 大慈大悲

日期 : 二零一一年六月

地點 : 香港凌雲寺

何謂佛十力?

佛證得實相般若,從實相般若流出十種智慧力,有度眾生之用,稱為十力。佛有無量智慧力,惟是用於度眾生方面,十種智慧力已足夠,故只說十力。

一、 知是處非處智慧力──處,即道理之意。行善有善報,作惡得惡報,合乎道理,故稱有是處。如果行善得惡報,作惡得善報,沒有這個道理,是為無有是處。

有人問:我見到有惡人在享福,善人反而受苦,又是什麼道理?此乃因為惡人今世惡業未成熟,所以暫時未受惡報;但過去世善業成熟,縱然今世作惡,仍然享福,是享過去世所修之福。同樣道理,善人因為今世善業未成熟,無福可享,但過去的惡業已經成熟,所以你見到他現在受苦。
又例如,不可能有兩佛同時出世。佛多劫以來不與眾生結怨,怨恨的業已斷絕。無怨即無對頭人,無對頭人即是無人會與佛爭,所以不會有兩尊佛同時於一國土出世。只會是一佛一國土。例如,現在娑婆世界乃釋迦佛國土;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國土;東方淨琉璃世界是藥師琉璃光如來國土,盡虛空所有國土,現在都是只有一尊佛出世。凡夫無論處於何方都有紛爭,所以有冤憎會苦。

二、 知一切眾生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因果業報之智力──眾生所造之業,有過去造,過去已受報;有過去世造的業,現在世才受報;亦有過去世造業,未來世才受報;有過去世造業,過去世及現在世都受報,因為過去受報未完,現在要繼續受。佛清楚知道每一眾生在何時、何處造業,將來會在何處出生、在何時、何處受報。凡夫沒有這種智力,受苦報時怨天尤人,甚至埋怨佛,更言以後不信佛。所以我們最好多拜佛、或誦經、或念佛、或念觀音菩薩,可以消除業障。

昔日,佛在世時,有一男子向舍利弗求出家,舍利弗言:「要有善根才可以出家,無善根不可以出家。待我觀一下你可有善根。」於是入定,只見他八萬劫內未曾種過一絲毫善根,立即趕他走,不讓他出家。男子很傷心,剛走出門外,遇到釋迦佛從外回來。釋迦佛明知故問:「你何以如此傷心?」男子說:「我本來想向舍利弗求出家,怎料尊者說我八萬劫未曾種善根,無善根不可以出家。」佛言:「你隨我出家吧。」男子隨即跟佛出家,不久,證得阿羅漢果。
舍利弗感到奇怪,他根本沒有善根怎可以出家,還證得阿羅漢果?佛就解釋:「八萬劫以前,有一生,他是個樵夫。有一天,他在山上斬柴時遇到一隻老虎,他立即爬上樹頂。老虎用前爪不停的抓樹身,如果樹幹被老虎抓斷,他就會跌下來,被老虎吃掉。就在老虎不停抓樹,而樵夫覺得很危急時,忽然想起曾聽人說:「佛乃眾生救護者。」但是他從未聽說過任何一尊佛的名字,不知道該求哪一尊佛,他惟有向天大聲祈求:「南無佛,求您救我。」求畢,老虎真的走了。釋迦佛言:「就是這一句『南無佛』,成為他八識田中的善根種子。今日善根成熟,所以出家,並且證得何羅漢果。你們二乘人,只可以觀到八萬劫以內的事,八萬劫以外的卻完全觀不到,所以你看不到他有善根。」

三、 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這裡要分開兩部份來說。(一)諸禪,指四禪。佛一一知道四禪的深淺,亦知道是屬於有漏禪。(二)解脫三昧。三昧,即是正定,心不散亂就是定。解脫三昧指禪波羅蜜,因為只有禪波羅蜜才是解脫生死之定。佛又知道此人是否易入定、易出定,他所修的是有漏定還是無漏定。若他修四禪,則是有漏定,一樣會漏落生死。若他修禪波羅蜜,則是無漏定。佛以甚深智慧盡知種種禪定,又知道每個眾生修何定。無人能勝過佛,亦無人可以破壞佛的智力。

四、 知諸根勝劣智力──佛知道眾生是利根、中根或是鈍根。利根即上根,鈍根即下根,佛一一能分別知道。因此,佛知道現在每個人今生可以得何果位。例如,佛知道阿甲現在的根性只可以得初果;又知道阿乙已經具足六波羅蜜,不久可證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佛知道後,對利根者說法則略說,對鈍根者則廣說。佛有時用柔和語說法,有時用嚴詞折服眾生。此乃第四之知諸眾生上下根勝劣智力。

五、 知眾生種種喜好智力──眾生各各喜好不同。例如阿難好多聞;摩訶迦葉好頭陀行;提婆達多好名聞利養;舍利弗好智慧等等,佛都如實知道,然後根據其喜好而度之。

六、 知種種界智力──世間眾生種種境界不同,佛都清楚知道。所謂境界不同,乃指眾生習氣不同。有人多貪,有人多瞋,有人多愚痴;有人煩惱薄,有人煩惱厚,佛都清楚知道。

七、 知一切至道處智力──道,即是因所修或所造業而引致眾生所投生之處。由身口意三業所造的有漏業,就會漏落六道生死輪迴。如果修六波羅蜜或三十七道品,就會到涅槃彼岸。

八、 知天眼無礙智力──佛天眼是由清淨四大所造成,能見無量無邊世界;凡夫就算有天眼,最多見四天下。佛天眼見眾生於何處受生、何處死、以何因緣受生、樣貌如何、端正或醜陋?以何業而得端正相貌?以何業而得醜陋相貌?佛都一一清楚見到。

九、 知宿命無漏智力──眾生無量世中的宿命因緣,每一生的名字,每一生是苦、是樂、長壽或短壽,佛都如實知道。

十、 知永斷習氣智力──佛知道自己一切貪瞋痴煩惱和習氣已經永遠斷除,永不再起。此處可能引申一個問題:阿羅漢亦永斷貪瞋痴煩惱,與佛有何差別?
阿羅漢雖然已斷三毒煩惱,但習氣未盡。猶如香於盒內儲存兩、三年,香去,香氣仍然留存於盒內。阿羅漢只斷見惑及思惑,未斷習氣,只是此等習氣不會令他們造罪。即如香盒裏無香,只剩香氣,香氣是不可以燃點的。

例如佛的弟子畢陵伽婆蹉,已證阿羅漢果。他患有眼疾,每次乞食都要渡過恆河水。恆河神是一位女神,畢陵伽婆蹉每次到恆河邊,就彈指大叫:「小丫頭!斷流!」恆河流水即時左右斷開兩截,畢陵伽婆蹉就步行到對岸乞食。

恆河神不忿,投訴於佛:「畢陵伽婆蹉時常罵我:『小丫頭!斷流!』」佛即時命畢陵伽婆蹉向恆河神懺謝。畢陵伽婆蹉合掌對河神說:「小丫頭!莫怒!我現在向你懺謝!」當時在場的人都禁不住笑,為何向人懺謝還要罵人。佛就對恆河神說:「畢陵伽婆蹉五百世以來都生於婆羅門之家,十分憍慢,看不起其他人。他現在證了阿羅漢果,已經沒有憍慢煩惱。他剛才所說的只是五百世已經習慣了的語氣,他心裏沒有半點憍慢。」可知道阿羅漢煩惱已斷,習氣未斷。

由於佛有十力智,能夠明了決定一切法,所以在大眾中,凡有所說,都無畏懼之相,稱為「無所畏」。一共有四種,叫做四無所畏。

什麼叫做無所畏呢?無所疑惑、無所顧忌;無論何時,佛智慧不會退失。佛在在都在佛法中,若有人提出種種難題,佛不需要反覆思量,即時能回答,此等即是無所畏。因無所畏,故佛能領導大眾。有所畏懼則不能領眾。又因為佛無所顧忌,故能降伏外道,令他們歸信於佛,甚至隨佛出家。例如舍利弗、目犍連,他們本來是外道首領,後來歸信於佛,並帶領所有弟子於佛法中出家。當時的國王如波斯匿王、頻婆娑羅王、優填王、及無數的婆羅門,都成為佛弟子。甚至諸天鬼神都來擁護佛。

以世間法而言,佛世世常為轉輪聖王,今世生於帝王之家,成就一種高貴氣質,處身於大眾中,自然無所畏懼。又,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佛身金色光潤,威儀具足,站立於大眾之中,當然是無所畏懼。

哪四種無所畏呢?

一、 一切智無所畏──佛言:「我是一切正智人,若有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如實言,是法不知,乃至不見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隱,得無所畏,安住聖主處,在大眾中,獅子吼,能轉梵輪。諸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實不能轉,一無畏也。」

天上天下,只有佛是一切正智人。佛的智慧是正智慧,非邪智慧。佛能知一切法,猶如太陽出時千光明照,無論世間法及出世間法,皆悉知悉見。無一人能以現在發生的事、或以因緣比喻來問難於佛,謂佛不知此一法;亦不會見到佛有些微畏懼相。文中,「相」字解曰因緣。佛言:「我不見有任何絲毫因緣,能如法難倒我,故我無所畏懼。」

「以是故,我得安隱,得無所畏,安住聖主處。」何謂「安住聖主處」?佛一切功德具足,亦能安樂利益一切眾生。一切疑悔、邪見,佛皆一一破除;一切問難,都能解釋清楚,是謂安住聖主處。若是佛功德具足,惟是不能利益安樂眾生;又或是,佛只能利益眾生,但自身功德未具足;又或佛不能夠解答疑難,則不可以謂之「安住聖主處」。

「在大眾中,獅子吼。」佛經常用獅子吼以表示佛說法的威勢。證道歌云:「獅子吼,無畏說。百獸聞之皆腦裂,香象奔波失卻威,天龍寂聽生欣悅。」表示佛說法時,所有著我相、著人間欲樂及邪知邪見者,心生恐怖。樂法者及護法諸天、龍神等等則恭恭敬敬,以清淨心聽法,而且法喜充滿。

「能轉梵輪」,佛智慧及智慧相應之法稱為法輪。佛說法是為轉法輪。轉,是一個動詞,比喻佛以自心中微妙之法,轉入眾生心中,令眾生轉十惡為十善、轉貪瞋痴為戒定慧、轉凡心為佛心。

輪,指轉輪聖王之輪寶。以轉輪聖王之輪寶比喻佛說法的力用:佛法能旋轉於十法界,又可以摧破一切天魔外道。佛法的威德猶如輪王之輪寶,可以摧破怨敵,故名為法輪。

佛圓音說法,輾轉流通十方。佛法由過去佛傳至現在佛、現在佛傳至未來佛,輾轉相傳,故謂轉法輪。

釋迦佛最初成道時,首先由梵天王請轉法輪,是故法輪又名梵輪。梵乃清淨、廣大之意。佛所說法,清淨無染,週遍十方,故謂梵輪。無論法輪、梵輪均同一意義。

釋迦佛最初成道時,放大光明至梵天。梵天王見到光明,知道有佛出世,立即帶同梵天眾到菩提樹下,頂禮世尊,說偈讚佛,然後長跪合掌,請佛說法。梵天王請畢,帝釋天王見到光明,又立即帶同天眾到菩提樹下,恭敬禮拜、說偈讚佛後,長跪合掌,請佛說法,佛然後才說法,是為請轉法輪。

佛出世目的,乃為說法度眾生,成佛時,何以要天人請才說法呢?因為當時的印度人非常崇拜梵天,由梵天王請佛說法,足以表示佛法的尊貴。而且當時的外道時常想找機會譭謗佛,若果釋迦佛不請而自說,外道則謂佛太過愛著自己的法,故釋迦佛第一次轉法輪必定由梵天王勸請,帝釋天王次請。

因為佛具足十力,其他人不具足,是以惟佛一人能轉法輪。

「諸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實不能轉,一無畏也。」沙門,指出家人。當時印度不少外道都是出家修行,此文所言「諸沙門」,表示除了跟佛出家的沙門之外,亦包括所有外道沙門。

「婆羅門」,婆羅門被認為最有智慧,受到國王所敬仰,甚或成為王帝之師。

「若天」,指四天王天及三十三天。「魔」指六欲天魔。「梵」指梵天王及一切色界天。

佛有十力,所以惟佛一人能轉法輪。無論天、魔、婆羅門皆因未有般若智,未得無漏法,未見實相,故不能轉持佛法藏之法輪,此乃四無所畏之第一無所畏。

二、 漏盡無所畏──佛說:「我一切漏盡,若有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如實言,是漏不盡,乃至不見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隱,得無所畏,安住聖主處,在大眾中,獅子吼,能轉梵輪。諸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實不能轉,二無畏也。」

漏,即是煩惱,能令人漏落生死,故謂漏。佛言:「我斷盡一切煩惱、習氣、及生死。天上天下,無有一人可以指出我有任何絲毫煩惱、習氣、及生死未斷。是故我得安隱,得無所畏,在大眾中,獅子吼,能轉梵輪。」

三、 說障道無所畏──佛言:「我說障法。若有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如實言,受是障法,不障道,乃至不見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隱,得無所畏,安住聖主處,在大眾中,獅子吼,能轉梵輪。諸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實不能轉。三無畏也。」

十不善業、貪瞋痴慢疑、嫉妒、散亂心、我見、邪見等等,均是障大小乘涅槃道之法。有相的布施、持戒,為了生天享福而修的十善,皆是障害佛道之法,佛都能夠一一指出。無人能以充足理由反駁佛,言上來之法,不會遮障涅槃道或佛道。此乃第三無所畏。

四、 說盡苦道無所畏──佛言:「我所說聖道,能出世間,行是道,能盡諸苦。若有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如實言,行是道,不能出世間,不能盡苦。乃至不見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隱,得無所畏,安住聖主處,在大眾中,獅子吼,能轉梵輪。諸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實不能轉,四無畏也。」

佛所宣說的四聖諦、戒定慧、三十七道品、六波羅蜜,都能令人脫離世間生死。無生死,即是斷盡一切世間憂悲苦惱,而達到涅槃之樂。天上天下無人能真實指出上來之法,不能令人斷盡一切苦惱,超出世間而達涅槃之樂。是故佛於大眾中,說法無所畏。

上來所說的十力、四無所畏,十力屬智,四無所畏亦屬於智,有何分別呢?如果廣說佛功德,就是十力;如果略說佛功德,則是四無所畏。能有所作是十力,無所疑難是四無所畏。

佛有四無所畏,那麼,菩薩可有四無所畏否?有--

一、 菩薩因為有聞持陀羅尼,不會忘失任何一句佛法,因此在大眾中說法時充滿信心,無所畏懼。

二、 菩薩善能分別一切法相,又知一切眾生根性,可以根據其根性於大眾中說法而無所畏。

三、 菩薩能摧破一切邪見,成立一切正法。就算有無量眾生同一時間來問難,菩薩都可以於同一時間回答,是故於大眾中說法無所畏。

四、 眾生有所問難,菩薩隨意解說,能如法善巧的斷除眾生疑問。因此菩薩在大眾中說法無所畏。

菩薩四無所畏很簡單,比不上佛四無所畏。例如,菩薩是因為有聞持陀羅尼,故能憶念不忘任何一句佛法的義理,因此說法無所畏。佛則因為證到實相般若,正遍知一切法而說法無所畏。若是菩薩四無所畏的智力與佛四無所畏的智力相比,則等於燈光與太陽光相比。燈光在太陽光之下變得暗淡無光。
 

佛以一切種智度眾生,內有十力、外有四無所畏,本來應該具足度眾生的條件,何以還要有四無礙智呢?因為有些人雖然於大眾中說法無所畏,惟是說法而有所礙。例如:不能清楚解釋佛法的義理;所用的言辭不恰當;又或只懂中文不懂英文、懂粵語但不懂普通話,這都是障礙。又或因為說法的時間太長,會有一種疲倦而不想繼續說的感覺,此亦是一種障礙。而且有人懷疑何以佛在大眾中說法無所畏?原來因為前有十力,後有四無礙智,所以中間有四無所畏。佛以四無礙智莊嚴四無所畏,以四無所畏莊嚴十力,故佛於大眾中不但說法無所畏,甚至說法無所障礙。

何謂四無礙智呢?四無礙智是:義無礙智、法無礙智、辭無礙智、樂說無礙智。

一、 義無礙智──佛了知一切法之義理,通達無礙,能夠分別說出各種法相。例如:地,堅固相;水,濕相;火,熱相;風,動相;心,思惟相;五蘊,無常相;一切法,無我相,是為義無礙智。

二、 法無礙智──雖然有義無礙智,但還要知其名字。例如,堅固相者稱為地;動相者名為風;思惟相者名心。佛通達一切法的名字相,不會錯亂,是為法無礙智。

三、 辭無礙智──雖然有名字,有法相,但需要用言辭去解釋令人明白;更要隨順眾生所用的方言去演說,例如:人類的各種方言、龍的語言、天的語言等等。用各種不同語言令各各得解,是為辭無礙智。

四、 樂說無礙智──佛能隨順一切眾生的根性及其所喜歡聽聞之法而為其演說,圓融無礙,無有疲厭,是為樂說無礙智。
菩薩也有四無礙智,只是不及佛四無礙智的圓滿。

佛的功德,說之不盡。內,有十力之智;外,有無畏之德。菩薩及聲聞人都能份證小部份,唯獨是十八不共法乃諸佛所獨有。十八不共法亦是以智慧為體,惟是功德智慧超過物表,不與凡夫、二乘及菩薩所共有,稱為十八不共法。

十八種不共法呢?

一、 諸佛身業無失。

二、 口業無失一一失,即是錯誤。佛於無量劫以來持戒清淨,具甚深禪定,得微妙智慧。身業隨智慧起,口業隨智慧起;更有大悲心,所以身業及口業均無錯失。

凡夫造罪有四個根本因緣:1.貪;2.瞋;3.愚痴(因為不知、不明白,所以有失;佛正徧知一切法故無過失。)4.怖畏(例如不小心打破一隻碗,不想別人知道,害怕被罵,於是打妄語,不承認自己打破碗,是因於怖畏而造妄語業。)

佛已拔除此四罪根因緣及習氣;二乘人雖然已經斷除這四種罪根因緣,但習氣未盡,所以有時也有失誤之處。有一次,舍利弗與目犍連帶同五百比丘從外回到佛處,邊行邊高聲說話,騷擾其他人用功,佛因此驅趕他們。此證二乘人亦有口業之過失。佛無煩惱及習氣,且身業與口業皆隨智慧起,所以身、口業全無過失。

三、 念無失──佛無量劫以來修甚深禪定,心無散亂,亦不著於任何一法,得第一安隱處﹔且一切意業隨智慧起,是故諸佛念無失。

四、 無異想──異,即不同等級之意。佛對於一切眾生無分別心,不分怨親貴賤,如太陽平等普照萬物。佛大悲光明普照一切眾生,平等普度,不會有揀擇。恭敬者不恭敬者,佛亦平等化度之。即如彌勒菩薩及舍利弗,他們依佛教導而修行,佛亦不會特別偏愛他們。提婆達多在山上推大石想壓死佛,佛亦不會特別憎恨他。佛以憐愍心平等對待一切眾生,絕無異想。

那麼,佛何以讚歎善法,訶斥惡法呢?

佛雖然種種因緣讚歎善法,又種種因緣訶斥惡法,惟佛心內不會特別偏愛善法,亦不會特別憎惡惡法;為度眾生故有是分別,令眾生了知。佛所證實相般若又名不二法門,佛行於不二法門,故佛無異想。

五、 無不定心──定,即一心不亂。亂心不能得實相般若。佛證得禪波羅蜜,到實相彼岸,得實相定,不會退、不會失,是名無不定心。六祖壇經云:「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表佛常在定中。二乘人入定則不能說法,佛在定中不但能說法,還可以現諸威儀。佛無住而住,住於實相中,以是故,佛無不定心。

六、 無不知已捨──眾生有三種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苦受就起瞋心,樂受就生愛,不苦不樂受就生愚痴心。所謂不苦不樂受,即是既不感覺苦,亦不感覺樂,因而生起一個愚痴心。

眾生於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之中,完全不覺知念念心中的生滅相。如果知道,就會立即修行,求證那不生不滅。佛無論於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之中,都知道念念中的生滅相。若苦受生起,佛知道苦受生起這一念;苦受滅時,佛又知道苦受滅這一念。無論是苦受的念、樂受的念、不苦不樂受的念,佛都覺知其生滅,故云無不知。

「知已」,已經知道後,立即捨。捨去生滅相才見到不生不滅,故云佛是無不知已捨。佛以智慧照了一切法,知道一切法的生滅相之後才捨,不是糊糊塗塗的捨。

七、 欲無減──欲,即愛樂之意。釋迦佛雖然成了佛,惟是喜歡修習善法之心無厭足,故云欲無減。

佛在世時,有一位比丘,因眼矇故視物不清。有一天,他自已用針線縫衣,惟因眼矇而穿不到針,於是高聲說:「誰樂福德者,請為我穿針。」釋迦佛立即現在其前,說:「我乃樂福德無厭足者,我為你穿針。」比丘於矇矓中見佛光明,又認得佛的聲音,即奇怪請問佛:「世尊無量功德海,所有功德皆具足,云何言樂福德無厭足?」

佛慈悲答言:「功德果報道理甚深,無人如我般了解功德對眾生的恩惠及好處。我行菩薩道時,修功德無厭足,亦因此而成佛。我雖然具足一切功德,不用更修,惟是我樂修功德之心仍未止息。」時人聞言即讚歎:「佛於功德尚無厭足,何況我等功德淺薄之人,更要無厭足。」是為欲無減。

又,佛度眾生的心亦永不厭足,是故亦名欲無减。

如果佛度眾生的心不止息,何以佛入涅槃呢?

度眾生有二種:一者、現前對他說法,即可得度。二者、鈍根德薄之人不能夠現前得度,只可以助其種下福德,成為將來得度因緣。既然化緣已盡,住世無益,故佛入涅槃。更有一些人認為既然佛在世,何用修行?是故佛入涅槃,令他們有危機感,想起佛以前的教導,勇猛修行。

八、 精進無減──上來第七欲無減,表佛修習功德及度眾生之心無厭足。但度眾生要有因緣方便,才可以成就度眾生之事。此因緣方便,名為精進。

佛為了度眾生,捨棄甚深禪定之樂,以種種身份、種種語言、種種方便力,去度眾生的生老病死苦。有時更要遭受外道之惡口辱罵;有時,又遇到邪師問難。又曾在結夏安居期間三個月食馬麥,即是食餵養馬匹之麥糠。佛都能一一忍受,不會厭煩,不會放棄。

佛臨入涅槃時,有一位梵志名須跋陀,年一百二十歳,已經得到五神通。他走來問阿難;「我聽聞佛會在今晚滅度,我很想見佛。」阿難就制止他:「佛剛才為大眾說法,現在很疲倦。」釋迦佛在遠處聽到須跋陀要見佛,於是對阿難說:「讓須跋陀進來,他是我最末後的弟子。」須跋陀走到佛邊,將他的疑問一一向世尊提出。佛為其說八正道,須跋陀斷疑得道,成為阿羅漢,立即入涅槃,即是比釋迦佛還要早入涅槃。

由此可見,釋迦佛最後快要入涅槃,仍然憐愍外道梵志,為他說法,令其得度。佛世世樂精進,永不疲厭,是為精進無減。

九、 念無減──釋迦佛與三世諸佛的智慧,完全相等,無絲毫缺少,叫做念無減。

十、 慧無減──減,即是不及;無減,即是無不及,無絲毫缺少,亦即是圓滿之意。

釋迦佛行菩薩道時,從十方無量諸佛聞法後,讀誦、思惟,有疑問則請教善知識,是以積集無量智慧。再助以持戒、禪定,漸漸得實相般若。實相清淨如虛空、無量無邊,故佛智慧亦無量無邊,成就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以是故慧無減。

十一、 解脫無減──佛之煩惱及習氣永盡無餘,是真解脫。二乘人習氣未盡,不稱為真正解脫。從解脫的角度來說,二乘人有減,佛則無減。

十二、 解脫知見無減──即知道解脫相,不但知而且還見到。因為只是知,你可能還有懷疑,清楚見到就沒有半點懷疑。例如,你知道凌雲寺很古樸、很莊嚴;你只是知,但是你未到過,所以你未真正見到凌雲寺是否真的很古樸、很莊嚴。你可能有少少懷疑。當你真的來到凌雲寺,你見到寺院的古樸與莊嚴,你就沒有半點懷疑。

我們從佛經裏面知道佛有十八不共法功德,我們只是知。當證到實相般若時,就清楚見到十八不共法的功德相。阿羅漢雖然解脫生死,但因未得實相般若,故解脫知見有減。佛得實相般若,能知能見一切法的生滅相。而且,每一眾生以何法門而得解脫生老病死,佛都盡知盡見,故云解脫知見無減。

十三、 一切身業隨智慧行。十四、一切口業隨智慧行。十五、一切意業隨智慧行。

佛一切身口意業,每一行都是利益眾生。身業,就現種種身,如天身、龍身、菩薩身、佛身等等,去教化眾生。口業,就以微妙清淨語言,隨智慧而化導利益一切眾生。意業,就是以清淨意業,隨順智慧而為眾生說法,滅除眾生心內無量痴暗。佛身口意業都是隨智慧而利益眾生。

十六、智慧知過去世無礙。十七、智慧知未來世無礙。十八、智慧知現在世無礙。

佛以智慧照了過去、未來、現在所有一切法,盡知盡見,通達無礙。

上來所講十八種度眾生智慧法,唯佛獨有,二乘及菩薩甚至無一小份,故名十八不共法。

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只是佛法大海中一滴,均以實相般若為體,從實相流出,作為度眾生之用,屬於智慧的功德。

佛度眾生,是否只有智慧就可以呢?不是。一定要悲智雙運,才可以令眾生得度。有智慧無慈悲,你未必願度眾生,因為眾生死活與你無關。你只會用智慧去分析其受苦原因,惟是不會起慈悲心救其苦。二乘人有智無悲,是以不願度眾生。相反,如果單有慈悲而沒有智慧,也是不能令眾生得度。因為你沒有宿命智,觀不到他們的根性;又沒有方便般若,不曉得隨機說法;甚至你可能倒轉被他們說服,跟他們一起去貪、去瞋、去痴。是以度眾生一定要悲智雙運。

釋迦佛不但有智慧,還有大慈大悲。大慈大悲,猶似美食,每一眾生都歡喜。若論智慧則似服苦藥,因為智慧要你捨,即是捨棄財色名食睡;要你不著,即是不要著功德相,故大多數人都不喜歡智慧。

說完了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等屬於智慧的功德後,希望各位認識一下佛的大慈大悲,使到大家唸「南無」兩個字的時候,能夠更誠心誠意。「南無」是皈依、投靠、歸命之意。如果佛沒有大慈大悲,眾生不會皈依、投靠、歸命於佛。就是因為佛有大慈大悲,故我們一定要皈依、歸命、投靠於佛。

大慈大悲乃一切佛法之根本。菩薩入苦海度眾生,是因為大慈大悲;諸佛出現世間,亦因為大慈大悲。大慈予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譬如一位父親,他兒子犯了法要坐牢,這位父親一定千方百計找最好的律師助兒子打官司,免其受牢獄之苦,此乃大悲。兒子勝訴,父親就帶他去旅遊散心,或者買給他最喜歡的物品,令他歡喜,此即大慈。這個譬如只是粗略的讓大家知道,大慈與大悲的分別。

菩薩亦有大慈大悲。菩薩大慈大悲跟二乘人相比,是大;若與佛相比,是小。

相信在座每一位都有慈悲心,不過,我們是小慈小悲,為什麼?雖然我們心內時時希望能令眾生快樂,惟這只是一個希望。因為能力薄弱的關係,並無真正帶給眾生快樂,叫做小慈心。見到眾生種種身心苦惱,我們會同情、憐憫他們。可是,又因為能力薄弱的關係,不能助其解脫苦惱,叫做小悲心。大慈,不但念念都要令眾生快樂,而且還真的帶給他們快樂。大悲,不但憐憫眾生苦,亦能夠助其完全脫離苦難。

最大的慈悲,不是令眾生享受世間樂。世間樂不離生死,靠不住。最大的慈悲是令眾生歸信三寶;教他們念佛求生極樂世界;教他們修六波羅蜜。如此才是真正的大慈大悲,因為可以令眾生了生脫死。能夠脫離生死,才是真實的離苦得樂。

修慈悲心能夠去除瞋恨及慳貪煩惱。佛對眾生是怨親平等的,我們應該要相信佛是大慈大悲。

釋迦佛行菩薩道時,見眾生有生老病死苦;身又苦,心又苦;不但今世苦,後世亦苦,就生起大悲心。為救眾生苦,發心求無上菩提,即是「觀眾生苦,發菩提心。」發了菩提心後,如何才不會退?皆因大慈悲力。這種力量能夠保持菩提心不退。成佛以後,釋迦佛捨棄甚深禪定之樂,走到城邑、村落之中,以種種譬喻、種種因緣說法。同時,又要忍受眾生罵辱、誹謗,都是大慈大悲的力量,令釋迦佛能忍受一切。

彌勒菩薩因為修慈心三昧,且制定其弟子不得食肉,如果食肉就要受地獄果報,故稱為大慈彌勒菩薩。觀音菩薩因為尋聲求苦,「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所以稱為大悲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為何說:「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就是因為大慈大悲。又因為大慈大悲之力,所以地藏菩薩度眾生的心到現在仍未止息。普賢菩薩為何說「虛空有盡,我願無窮。」又是因為大慈大悲。大慈大悲心無有形相,故虛空無盡,普賢菩薩的行願亦無有盡。大慈大悲之力,令普賢菩薩「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二乘人無慈悲心,故不願意入生死度眾生,只願意享涅槃之樂。

佛大慈大悲,不可思議。佛知道眾生相不可得,佛是不取眾生相而能生慈悲。無論眾生是惡人、善人,佛皆平等對待。因為釋迦佛是不取於相而行大慈大悲,是真真正正的大慈大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