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三十頌研究(一三五)     智 果

    
    ◎修習位 ── 廣釋行義.明數門第一(續一)

    ※前言

    修習位菩薩(從初地住心、出心乃至第十地終之金剛無間道)修十種勝行,亦即十種波羅密,以期伏斷餘障。慈恩大師以十三門廣釋之,今第一「明數門」,即辯名一一勝行之法數差別也。
    上回已略說布施、持戒二種勝行,今續說其餘。
    (三)忍辱勝行
    《論》九云:「忍有三種,謂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法界次第初門》五云:「羼提(梵語之音譯),秦言忍辱,內心能安忍外所辱境,故名忍辱。」
    《大乘義章》十五亦云:「羼提者,此名忍辱,他人加毀,名之為辱,於辱能安,目之為忍。」
    《大乘入道次第》一云:「忍亦三種:
    一者怨對(怨家對頭)能受,名耐怨害忍;二者貧病寒熱,種種苦至,忍而修道,而不退屈,名安受苦忍;三者於甚深法,能諦思惟,審觀義理,名諦察法忍。」意謂:耐怨害忍,是指能忍有情怨敵之惱害者。
    安受苦忍,是指能安受非情寒熱等之苦楚者(苦楚,猶言苦痛也。)
    諦察法忍,又名「無生法忍」或「不起忍」(理寂不起,稱曰「無生」,慧安此理,名「無生忍」)即諦觀諸法不生不滅之真理,心無妄動而安住於無生之理者。
    《對法論》十二云:耐怨害忍,即是「不捨有情任持」,何以故?若不耐怨害,便於彼怨,是捨於彼故。
    安受苦忍,即是「捨下劣心任持」,何謂「下劣心」?謂諸菩薩,厭生死苦,同二乘心,是名「下劣心」,心若下劣,則不能受苦,由「安受苦忍」所任持故,方捨此下劣心也。
    諦察法忍,即是「無生法忍任持」(可知)
    又無性菩薩之《攝論》七云:
    初忍是「有情成熟轉因」,「轉因」者,謂由此次第,彼法得以轉起也。即由於初忍,一切有情遂得以逐漸令惡法調伏,令善法成熟,而近於開悟故。
    次忍是「成佛因」,以於寒熱、飢渴、種種苦事,皆能忍受,無退轉故。
    三忍是前二忍所依止處,堪忍甚深廣大法故。
    又《瑜伽》四十二詳釋三種忍:
    初釋「耐他怨害忍」,又分二點:
    (一)初舉忍境
──  謂諸菩薩,猛利(重苦)、無間(相續苦)、種種(多苦)、長時(久遠苦),從他怨害(有情怨敵惱害)所生之眾苦,現在前時(即以上「四苦」現前逼迫之時也)。
    (二)對境修忍
── 應如是覺悟,即修三種觀:
    (1)自惟往業觀
──  是我自業過惡所招,本作罪業,得今日苦,今若不忍,復為未來大苦因緣,我今便為重自造苦。是故菩薩,忍耐彼苦,無懷報心!何以故?為解怨結故,如長生王偈:「以怨報怨,怨終不除,唯有無怨,而除怨耳。」
    (2)諸行性苦觀
──  又自他身,俱是有為有漏,三世遷流之法,一切皆用「性苦」為體(即皆以「行苦」為性也),彼無知故,於我「性苦」,更增其苦(即在「行苦」之上,更增「苦苦」、「壞苦」),我今有智,云何復欲重加其苦?
    (3)以小況大觀
──  又諸聲聞自利,尚不以苦加於他人,況於菩薩廣利眾生?
     總之:自無憤勃(自然不勃然發怒),不報他怨(不回報他人對自己之怨尤),亦不隨眠流注恆續(「隨眠」指煩惱種子也,今謂菩薩不念舊惡,不結怨在心,不懷惡不捨也)。是名菩薩耐他怨害忍。
     次釋「安受苦忍」
── 舉昔況今,總標能忍,此義云何?
    《瑜伽》云:菩薩作如是覺悟,即我從昔來,為五欲故,作諸苦因,受無量大苦,所謂營世生業(經營世間謀生之事業,求利忘身)、務農(致力於農事,或不當使用農藥,殺害無辜生靈)、勤王(奉事王家、王室有難,起兵靖亂)等,如是諸苦莫不備經,皆是癡冥無知過故,我今為求,能引安樂,最勝善品,尚應思擇忍受百千俱胝(俱胝,此云「億」)大苦,況少小苦而不忍受?如是思惟時,覺慧具足,一切苦事,悉能安忍!
    總之:諸菩薩雖觸眾苦,而於無上正等菩提,未正勤修,能正勤修,已正勤修,能無退轉,常勤修習,無變異意,無雜染心!是名菩薩「安受眾苦忍」。
    後釋「法思勝解忍」(思擇正法,印可任持,不可以他緣引誘改轉),此亦名「諦察法忍」。
    《瑜伽》四十二云:「云何菩薩於一切法,能正思擇?由善觀察,勝覺慧故,能於八種生勝解處,善安勝解,云何八種生勝解處?」
    (一)三寶功德處
── 謂於佛法僧真實功德,具多勝解:
    佛真實功德,謂離妄染,常樂我淨,及四智、十力、四無所畏等。
    法真實功德,謂無為、寂滅、法性、真如等。
    僧真實功德
── 謂戒定嚴身,六和自備等。
    (二)真實義處
── 謂於如前所說真實義,具多勝解,即:
    於佛真實功德,常念親近供養恭敬,發起善根,願求一切智故。
    於法真實功德,常念修行諸波羅密故。
    於僧真實功德,常樂親近求學,如實修行故。
    (三)諸佛菩薩大神力處
── 於諸佛菩薩之大神力,所謂「六通」即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漏盡通,具多勝解。
    (四)因處
    (五)果處
    此二合觀,即於因果之相應法則,具多勝解。
    (六)應得義處
── 於無上正等菩提,所應得義,我有堪任,定當能得,具多勝解。
    (七)自於彼義,得方便處
── 於一切菩薩所修學道,能得進趣方便,有此進趣方便,則必能得應得義── 無上正等菩提。
    (八)於善言、善語、善說勝解依處
── 於契經、應頌、記別(即「授記」)等十二部經,具多勝解。
    《瑜伽》四十二又云:「於此八種勝解依處,應知菩薩由二因緣,具多勝解,能善安立,此二因緣為何?」
    (一)長時串習故
── 即久遠修習也。
    (二)證「善淨智」故
── 即證得真空理之「善清淨智」也,此亦名「無學智」(緣真之心已滿,不復進求,名為「無學」。若依大乘,約果上論,佛名「無學」,登地以上則為「有學」;若約因地論,八地以上,無功用道,名為「無學」,七地以還,有功用道,則為「有學」。故今「善淨智」者,即大乘八地以上菩薩之智也。)
    上來略說菩薩「法思勝解忍」(即「諦察法忍」)已竟。
    上來修習位十種勝行之三「忍辱勝行」已略釋訖。 (全文未完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sangou 的頭像
    csangou

    Louisa 陳芷涵 的部落格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