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佛學 (12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我思想與三法印(上)_衍空法師_20170513高清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3336_458352684223778_1999991715_n

第三節 蘊處界三科

一、五蘊

(一)五蘊名義

前面所說的五位百法,在大小乘共通的法相名詞的蘊、處、界三科裏可以攝盡。因此在說了百法之後,說蘊等三科。這裏先說五蘊。五蘊即色、受、想、行、識五聚有為法。有為是有造作、作為、生滅的意思。蘊是積聚義,即色等五法,都是因緣和合積聚,前滅後生,相續不斷地顯現生起;色法有形質的積聚,心心所等有分限的積聚。例如色法,已滅的過去色,未生的未來色,已生未謝的現在色,眼等五根的內色,色等五塵的外色,有對的粗色,無對的細色,不染污的勝色,染污的劣色,去來的遠色,現前的近色,都是總略的積聚顯現的差別。總攝這一切品類差別的色法,即說名為色蘊。如是受想行識,亦都具有這樣的積聚義,所以色等五種總說為蘊。從這蘊的定義,就可以知道,五蘊不能夠攝持無為法,因為無為法是恆常不變的,與蘊的積聚義不相符合,所以《俱舍論界品頌》說:「蘊不攝無為,義不相應故。」但是,一切有為法,五蘊就可攝盡。前一聚色,攝盡了物質界;後四聚心法,攝盡了精神界。不相應行,是色心心所分位上假立的法,更無別體,即在色等法中所攝。所以五蘊這個名相,色括了有情世間和器世間,並且以蘊義肯定了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和合積聚的顯現。因此學佛的人,假若能夠對於五蘊有清楚的了解,也就能夠認識自己和世間的真相。

(二)別釋體用

甲、色蘊

色有變礙二義:變指一切物體的本質和現象都是時刻不停的在變動;礙指一切物質的體質互相障礙,如手與手礙,物與物礙;凡具有這質礙的東西,皆名之為色。由此可以知道,佛典中所說的色,不是專指青黃赤白等顯色的色,而是概括了一切的物質。所以色之一字,把整個的物質界都攝盡了。同時變礙義,即簡別了心心所不相應行和無為法,因為心心所等有變義而無礙義,無為法則變礙兩義俱無,唯獨色法變而有礙,所以變礙二義,是色法特有的定義。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82609_229171947152900_134746691_n

第四章 大乘佛教的興起及其思想

第四節 瑜伽大乘及其思想

  西元四、五世紀間,無著(約西元三三六 四0五年)與世親(約西元三六一 四四0年)菩薩,作了許多論書,認為以闡釋「一切皆空」思想的經典為不了義說,在龍樹、提婆菩薩之後,形成另一派學風,一直發展到西元八世紀初,秘密大乘佛教興盛為止,與中觀大乘並稱為印度佛教的二大正軌,後人稱之為瑜伽行派。

  無著與世親菩薩,原是兄弟。無著在「化地部」出家,《婆藪盤豆法師傳》中說:無著法師「雖得小乘空觀,意猶未安」,於是「往兜率天,諮問彌勒菩薩,彌勒菩薩為說大乘空觀」。而後,彌勒菩薩又「於夜時下閻浮堤(即人間),放大光明,廣集有緣眾,於說法堂,誦出十七地經」。但在說法堂裏的眾人,卻又是「雖同一堂聽法,唯無著法師得近彌勒菩薩,餘人但得遙聞」。像這樣,「夜共聽彌勒說法,晝時無著法師更為餘人解釋彌勒說法」(《大正大藏經》五0 ‧一八八下)。彌勒菩薩,依《增一阿含經》〈十不善品第三經〉的描述,是釋迦牟尼佛授記,將來在人間成佛的菩薩(《大正大藏經》二‧七八八中)。而成佛前的最後身菩薩,則是住在兜率天上(《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大正大藏經》一四‧四一八下)。所以,聽聞彌勒菩薩說法,也成為一般人所祈求的。從《婆藪盤豆法師傳》中的這段描述,比對《般舟三昧經》所敘述的修行經驗:

  「欲見佛即見,見即問,問即報,聞經大喜。作是念:佛從何所來,我為到何所?自念:佛無所從來,我亦無所至。自念三處:欲處、色處、無想處,是三處意所為耳。」(《大正大藏經》一三‧九0五下)可以推斷,無著法師可能是在修「般舟三昧」(但觀想的對象,是彌勒菩薩,而不是阿彌陀佛),或者是類似於「般舟三昧」的禪觀中,完成了《十七地經》的著作。《十七地經》,就是《瑜伽師地論》中的〈本地分〉,是表現瑜伽行派思想的根本經典之一。

  世親菩薩,先在「說一切有部」出家。他曾根據《阿毘曇心論》與《阿毘曇雜心論》,作《俱舍論》,對有部的思想,有獨到的見解。後來受其兄;無著菩薩的影響,改習大乘,作《唯識二十論》、《唯識三十論》,確立了瑜伽大乘 唯識學的理論基礎,以及修行方法,成為後起的唯識學者,研究與解說瑜伽學的重要論著。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菩提道次第廣論 第四十三講 [下士道-深信業果 19]

(十惡業的果報) 最尊貴的淨蓮上師講解

前面已經介紹過十惡業的內容、還有十惡業的輕重差別,今天我們介紹 十惡業的果報。

十惡業的果報有三種:異熟果、等流果、增上果。

什麼是異熟果呢?

這個名稱怎麼來的?就是異時而熟、異地而熟、異性 而熟,它是不同的時間成熟、不同的地點成熟、不同的性質成熟,所以叫做 「異熟」。

不同的時間成熟,就是你造業跟感果的時間是不同。造業在先,因在先, 感果在後,果在後,因果有時間前後的差別,所以叫做異時而熟。

造業跟感 果的時間有前後的差別,不是你造業的當下,它就成熟了,沒有,要等到因 緣成熟,那個果報才會現起,所以造業跟受報的時間,它有前後的差別。這 是第一個,異時而熟。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精進力之重要

/ 主講:諾那波尼迦比丘

中譯者:陳麗湄     編寫:張振鵬

  精進覺支在我們的修行中,扮演著一個極重要的角色。沒有精進與努力。我們便無法獲得任何成就來圓滿這個修持。於每一個時刻,每一個剎那裡,我們在修持上都需要發揮精進。缺乏了精進,我們甚至便無法產生正念,沒有正念,定力就無法生起,沒有了定力,我們也就無法洞達諸法的如實真相。因此在修行中,精進力是首要的素質。

不只是在禪修上吾人需要精進力,其他所有善行,我們也需要極強的精進力去完成。在巴利文中,精進力被稱為Viriya。一個勇敢、堅強、離畏的人,我們就稱他為Vira,即指勇者英雄的意思。則Vira,是一位有幹勁,有活力,不害怕困難的大丈夫;在執行任何事情,都充滿熱忱和幹勁。因此,精進力Viriya,為一位勇者所應具備的力量或素質。是什麼樣的一種素質呢?具有一種不畏避艱難,不害怕面對失敗的素質。所以說,一位具有英雄素質的習禪者,在修行上若有遇到任何逆境,他將會勇敢地去面對,不但不會退縮,反而知難而進。

  根據論藏,或阿毗達摩論(Abhidhamma),精進力Viriya 是心所(Cetasikas)之一。其性質屬於雜心所組。它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惡的。要視與它相應的因緣條件而定。不管吾人進行何種活動,精進為是重要的因素。一宗惡的買賣,需要活力或精進力去完成,而對於一宗善的,也需如此。當精進力涉及在惡的行為時,我們就稱它為邪的,或惡的,或錯誤的精進。當它牽扯善的行為時;我們就稱它為正的精進。關於修禪和所有一切善行,我們都為要具備正精進,或又稱為正勤。在阿毘達摩論的三十七道品中,正勤也被包括在其內而這裡它被分劃為四種。它們即是:

 (一)未生諸惡令不生的精進,

 (二)即已生諸惡令斷的精進,

文章標籤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唯識學「虛妄分別」之研究

陳一標
國際佛學研究創刊號(1991.12
187-205

第一節  虛妄分別自性與異名

 

    關於虛分別的性質,《辯中邊論》〈相品〉第八偈曰:

 

文章標籤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意識的研究

 

俱舍論說:「集起為心,思量為意,了別為識」。心意識是有情精神的主體,但在有情心裡的作用差別上,就分為心、意、識三個名詞來說明。

 

「心」的梵語是「質多」CITTA,義為集起,就是積集種種善業與不善業的種子所在。我們的內心,平日受外來的六塵緣影所薰習,使種子遺留在心內,積聚一起,含藏不失,亦不滅壞。將來遇到外緣的激發,又會生起現行,所以在唯識學上,把這心名為阿賴耶識 ALAYA(藏識),就因它有含藏種子的功能,永遠不會失壞,因此得名為心。

 

「意」的梵語是「末那」MANO,華譯「思量」。在唯識學上,說它從無始以來,常執第八阿賴耶識為自我,恒審思量,沒有間斷,所以獨得「意」名。因它恒有審察思考的功能,前六識緣境時,它對於所緣的行相,就生出深刻了別的作用。所以經中說:「依意生識」,可見意的特義,是能生六識,為六識所依,也是外界一切認識活動的樞紐。

 

文章標籤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末那與阿賴耶識

 

于凌波居士著

 

【1】第七末那識

八識中的第七識是末那識,義譯為「意」,此即《廣論》所稱:

「最勝意者,謂緣藏識為境之識,恆與我癡、我見、我慢、我愛相應,前後一類相續隨轉。除阿羅漢聖道,滅定現在前位。」

末那識梵語ManasVijnana,音譯末那識。梵文Manas,義譯為「意」,梵文Vijnana.義譯為「識」,合譯為意識。但如果譯為意識,就與第六意識同名了,因此保留末那原名,以示區別。原來心識生起,必有所依,前五識所依的是五根(此為色法之根),第六識所依的是第七末那識(此為心法之根)。意識依於末那識生起,末那為意識之根。第六、七識雖然同名為意,但解釋不同,第六識是依意根生起之識,是依主釋:第七識乃意的本身就是識,是持業釋。《成唯識論》曰:「此名何異第六意識,此持業釋,如藏識名,識即意故。彼依主釋,如眼識等,識異意故。」

此識的業用,如《唯識三十頌》所稱:「思量為性相」。指第七末那識,以「思量」為其體性,亦以「思量」為行相。事實上,思量只是末那的行相,但以末那體性微細難知,因之以用顯體,亦以思量為其體性。思量者,思即思慮,量者度量,識之緣境,凡有了別,即有思量,因此八個識皆有思量的作用。但此處何以特別突顯第七識的思量作用?因為以八識作用殊勝來說,則「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末那義譯為意,意的作用本來就是思量。並且此識的思量,是「恒審思量」,恆是恆常,審是審察,所以末那識是恒常的「審察思量」。以八個識分析,前五識沒有審察思量,故說是「非恆非審」的思量。第六識有思量,但此思量有時間斷(如在五位無心的情況下),所以是「審而非恒」的思量。第八識恒時相續,沒有間斷,但它也沒有審察思量,所以是「恒而非審」的思量。唯有第七識是恒常的審察思量。第七識思量些什麼呢?就是恒時執持第八識的見分為自我,而審察思量。

文章標籤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乘廣五蘊論講記 于凌波居士著

 

受蘊與想蘊

【1】受與想——感受與概念

五蘊中的第二類蘊,是受蘊。《大乘廣五蘊論》曰:

「云何受蘊,受有三種,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樂受者,謂此滅時,有和合欲。苦受者,謂此生時,有乖離欲。不苦不樂受者,謂無二欲,無二欲者,謂無和合及乖離欲。」

這一段論文,在《五蘊論》說的大致相同:

「云何受蘊?謂三領納。一苦二樂三不苦不樂。樂謂滅時有和合欲。苦謂生時有乖離欲。不苦不樂謂無二欲。云何想蘊?謂於境界取種種相。」

文章標籤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有、四有、九有、二十五有、二十九有——界分別

經中「有界」,是指「有生死、有輪迴」的有情眾生居住的領域。「有界」的名相,分有:三有、四有、九有、二十五有、二十九有。我分別做個說明:

   

一、三有:

      「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稱作「三有」,因為這是迷妄有情,在生滅變化中流轉所居住的地方,所以三界又稱作「三有」。三界有情居住的領域,我分別向大家作個說明:

      (1)欲界:

      是指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的有情眾生所居住的領域。欲界的上界領域,有天界「四天王天、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等六欲天;欲界的中界領域,有人界「東勝神洲、西牛貨洲、南贍部洲、北俱盧洲」等四大部洲;欲界的下界領域,有「畜生、餓鬼、八大地獄」。以上所說的「六欲天、四大洲、畜生、餓鬼、八大地獄」等二十處,因男女雜居,多諸染欲,總稱為「天、人、畜生、餓鬼、地獄」的「五趣雜居地」。

    (2)色界:

文章標籤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81186_543108075768020_522492606_n.jpg  

學佛者如何透視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轉貪瞋癡成戒定慧?

是的,這種透視與修法,皆為中道不二法門,請仁者注意詳聽,今略以闡述中道法義,若依此行,與聖法相呼應,欲證道果,終有是處。

 

煩惱(梵語klesa),煩惱是總稱,是惑之別名、是漏之別名、亦是無明之別名。

 

煩惱與菩提是對立法,因有煩惱才說菩提(梵語bodhi),菩提是對煩惱而言,若無煩惱,菩提不可得,菩提是有對象的,

文章標籤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辨中邊論·相品》虛妄分別淺探

編輯:釋聖欽來源:閩南佛學

內容提要:本文主要是根據《辨中邊論•相品》的兩首偈頌,來探討虛妄分別之要義。

首先概述《相品》之重要地位,及本品安立虛妄分別與空之要義;其次論述虛妄分別之性質,

說明只有認識到虛妄分別非有非無之特質,方能建立起世出世間之染淨因果;

接著通過虛妄與三性關係的分別論述,勾勒出吾人所處之現象界與真實世界的整體的輪廓,

說明虛妄分別之二取性永無所有、畢竟是空;現象界本就存在於真實界之中,

真實界即蘊涵在現象界裡,也就是虛妄分別與圓成實空性二者密不可分。

文章標籤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buddhism.lib.ntu.edu.tw/FULLTEXT/JR-NX012/nx117208.pdf

 

 


文章標籤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賴耶識淺說
暴流
原載於第15期普明雙月刊
甲、 題解

阿賴耶識,又稱第八識,梵語 ALAYA VIJNANA 音譯而成「阿賴耶」。 為 有情 根本的心識,八識之根本。

它含藏了一切善惡行為的種子,當因緣成熟時,能引生有情 的 根身器界, 所以為一切事物之根源。 此識之義譯有多種異名。有譯作 藏識。 藏者,具有三種意義:

一、 能藏:
能 含藏 一切 事物 之 種子 故。
二、 所藏:
為 萬法 種子 所藏 之 處。
三、 執藏:
末那識 攀緣 此識 為 自我 而 堅執 不捨, 故 說為 執藏。

又有 譯作 異熟識, 能 引起 生死 善惡業 之 異熟果 的 緣故。 更有 譯作 種子識、 阿陀那識、 根本識、 神識、心 等。

此 阿賴耶識 之理論乃由彌勒菩薩所開出,經無著論師之傳承, 而由世親論師將之擴大充實,在他的《唯識二十論》及

《唯識三十頌》中圓滿地 建立起來,成為大乘唯識宗的根本主張。

乙、 阿賴耶識說是否有違佛意

雖然初期出現的大乘諸經已談及第八識,但是小乘各部卻不承認大乘經為佛說, 亦不承認有阿賴耶識。

此等爭辯在大乘經中常常見到。其實眾多經典之中, 較可信為釋迦佛所口說而為眾弟子結集流傳的,乃為《四阿含》。

文章標籤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標籤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屬佛教所說的根本煩惱之一。

《大乘義章》解釋為淩他稱慢《唯識論》卷六中則解釋道:慢,恃已於他,高舉為性。

用現在的話說,所謂慢,是自負,傲慢的心理作用。喜歡與他人攀比,爭強好勝,

常常著眼於他人不足之處,認為自己比他人強。見他人有勝於自己的地方,

或不服氣,或有意輕視別人,等等。所有這些,用佛教的話說,就是慢的心理和精神作用

 

  佛教認為,從根本上說,慢的心理產生,是由於我執太重的緣故。眾生於五蘊和合之我執為實有,

文章標籤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何謂「業感緣起論」

將萬法生起之因由歸諸於吾人之作業力,稱為業感緣起論。緣起論乃佛陀證悟之獨特思想,

是其他各種宗教、哲學、思想所未曾有者,其完整之理論體系於原始佛教時代即已具備,

後世之論師乃以之為根本教理,而逐漸發展出業感緣起、賴耶緣起、真如緣起、法界緣起、六大緣起等一系列之緣起論系統教說。


  
一、業感緣起,如俱舍論所說,謂諸法之緣起係由於業力所感之故,即由善惡之業力可招感善惡果報,此果報亦為業(梵語karman)

故亦必再招感次一之果報,如是則因果相依而循環不盡。

文章標籤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標籤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