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4c20b8d-21e1-48f7-a80a-5ae636f6c163.jpg

38c191cd-c4e5-4d7e-89e8-f8b8b790f3f3.jpg

 

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唯智能度。


《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云:

「於信功德具足者前。讚揚信德令其歡喜」

-----------------------------------

這真實的功德是什麼?

什麼叫作真實功德呀?

這裡邊舉出來。

「於信功德具足者前」:

對這一個補特伽羅,

他對於佛法僧,

對於第一義諦他有信心,

具足了這樣功德的人前面,

「讚揚信德令其歡喜」,

那麼你就讚歎他對於佛法僧有信心,

有信德,令他歡喜。

這個信德實在不容易!

也不是容易具足的呀!

信的功德不容易具足。

有人歸依三寶受了五戒以後,

這在家居士就發財了;

那麼他就說:

「哎呀﹗我相信佛法有功德,使令我發財了。」

你這時候怎麼回答他這句話?

你要有點智慧的啊!

他過了多久又倒楣了,那麼他就說:

「我不信佛了!
因為我信了佛以後,使令我作生意虧損了,這信佛沒有靈驗,我不相信了!」

那麼他若向你講這句話,

你怎麼回答?

這句話還是常有的事啊!

不是說是很難見的事情。

所以這個信心不是容易的。

若是說信佛我就發財了,

我信心就增長了;

等到我又失敗了,

我又不信佛了。

那這個人他對於佛法

是沒有信心的。

所以對於佛法要有信心,我發財也好,倒楣也好,我於佛法還是有信心;

那這個人他對佛法有所理解,所以走好運也好,走衰運也好,不影響他的信心。

所以我聽見一件事:

以前有一個在家居士,聽信一個法師‥‥,

好像這個居士是從香港到加拿大去,

然後去問一個法師說:

「我要回香港!回香港好不好?」

這法師說:「好!回香港好!」

那麼他就從加拿大回到香港。

回到香港在香港買了很多樓房、很多房地產。

大概沒有多久,這房地產加多少倍的漲起來,

所以對這個法師就非常有信心。

但是這個法師忽然間有了大病了,

有了病,對法師就沒信心了。

前面說「淨信」,

你對於人有信心不叫作淨信,

你若對法有信心那叫作「淨信」。

什麼叫作法?

法就是真理,

對於佛法緣起的真理有信心,他永久不變。

你這個法師有病,他還是有信心;

你這個法師健康,他有信心。

不因為你有大病,失掉信心;

也不會因為發了財了,我的信心就增長了,也不因為這件事。

所以這個「讚揚信德令其歡喜」,

這真實說信,

你要知道,

就是對於佛法僧戒都有信心,

而不是對於人的問題。

所以在家居士若來到佛法裡面來,

我們出家人有責任要叫他開智慧,

叫他在佛法上開智慧。

不會說我有神通啊,

你若供養我一塊錢,

我叫你發財得十塊錢;

你若給我一百,

我能叫你發財到一千塊錢。

你若這樣講,

這不是佛法!不是的!

我再說一句話就是,

你到一個地方聽一個法師講經,

講經就是講經,

講這個法怎麼怎麼道理。

他不講經,

老是說自己有神通,

這話有問題。

我是有這個意見;

老是說我有神通,

不是講佛法,

這件事你同意嗎?

是應該這樣弘揚佛法嗎?

所以若是這樣子,

那就是有問題!

還要別人說什麼嗎?

立刻就知道這怎麼回事了。

所以這上面「於信功德具足者前,讚揚信德令其歡喜」,

你要知道什麼叫作「信德」﹖

就是於佛法僧,

於佛有信心,

於法有信心,

法就是苦集滅道,

世出世間的緣起,

第一義諦,這是法啊!

三十七道品,六波羅密,這都是法啊!

教行理,這都是法。

僧,凡夫僧先不要講,

你要說聖僧,小乘的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大阿羅漢、辟支佛,

大乘十地菩薩,

聖人的這些僧,

讚歎這些事情,

叫他有信心,

不要說凡夫。

凡夫是不可信的啊!

凡夫不可信包括兩方面:

說他現在很用功修行,也不可信。

說他現在是破齋犯戒,也不一定,他過幾天又可能好了。

就是不一定,進進退退的,凡夫老是這樣子。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卷四十

    玅境長老講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sangou 的頭像
    csangou

    Louisa 陳芷涵 的部落格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