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象護比丘證阿羅漢果


象護比丘前世只是在幾天之中,對泥塑的菩薩坐騎象身做了一些修補與發願,以此換來的果報卻極為廣大——多生多世出身尊貴,生活富裕安樂,相貌莊嚴,並有金象恒時侍衛,出家後,又速證阿羅漢果。

由此可見,在三寶邊栽培福德,其殊勝不可思議。

了知此理之後,誰不願在心田之中播下善業的種子呢?
--------------------------------

象護因緣品(翻譯)


  一時,佛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當時,摩伽陀國中有一位長者,生了一個男孩,相貌具足,非常討人喜愛。當他出生之日,庫倉中自然出生了一頭金象,父母很歡喜,請來相師為孩子取名。相師們見到孩子的福德,就問他的父母:「孩子出生時有何瑞相?」

父母說:「有一頭金象伴隨孩子出生。」因為這個瑞相,便為孩子取名為象護。

  象護漸漸長大,稀奇的是,象也漸漸長大。象護能走路時,象也會走路,而且出入都是形影不離。如果象護不想使用大象,大象就安靜地住在家中,而且大象的大小便全是金子。

  象護常常與五百長者子一起遊戲,孩子們相互談論家裡稀奇的事。有的說:「我家的房屋、床榻、桌椅全是七寶做成的。」有的說:「我家的房屋、園林也是衆寶合成的。」有些說:「我家的庫倉充滿了妙寶。」有許多諸如此類的說法。

  這時象護就說:「我誕生之時,家中自然出生了一頭金象,等我長大能走路時,象也如此,它和我從無違逆。我常常騎著它四處遊觀,快慢很隨我意,而且它的大小便都是金子。」

  當時的王子阿闍世也在這群小孩當中,聽到象護所說,他心生邪念:假如我作國王,這頭金象一定要屬於我。他當上國王時,果然叫象護帶著金象一起入宮。

  當時,象護的父親對他說:「阿闍世王是個兇暴無道的暴君,他貪心很大而且慳吝,你想想,對父親他都那樣地虐待,何況對其他人呢?他今天叫你,恐怕是要奪走你的金象。」

  象護說:「不必擔心,我的金象無人能奪走。」

  父子倆騎著金象,一起去見阿闍世王。到了王宮門口,門人進去通報,阿闍世王命令他們乘象進宮。象護父子乘著金象進入宮內,下象跪拜之後,又向國王問訊請安。
國王很高興,叫他們就座之後,命人端上飲食,就這樣粗略地說了幾句。

不久,象護父子即將告辭離去時,阿闍世王說:「象護,你走吧,象就留在這裡。」

象護也沒有傷心,他很高興地留下金象,徒步走出王宮。

  沒過多久,金象忽然隱身地中,又從地下踴出門外,象護仍然騎著金象回家去了。

但是沒過多久,他又想:阿闍世王是個無道暴君,他的刑罰根本不講道理,我可能會因為這頭象而被他殘害。

現在佛在世間饒益衆生,我不如出家去修梵行。

於是,他向父母請求出家,父母同意之後,他就騎象來到祇洹精舍,頂禮世尊之後,表白心願。

佛開許他說:「善來比丘,鬚髮自落,法衣在身,成為沙門。」

佛為他開示四諦法,他當即證得阿羅漢果。

  每次,他和比丘們在林間樹下思惟修道時,金象也是與他形影不離,於是成為一大新聞。

舍衛國人聽說象護有一頭金象,都好奇地前來觀看,結果弄得吵鬧不堪,妨礙比丘們行道。

比丘們便將此事反映給佛陀。

佛告訴象護:「這頭金象使得人心憒鬧,你趕緊將它驅走吧。」

  象護說:「我早就想讓它走,但它始終不肯走。」

  佛告訴他:「你可以說:我生死已盡,不需要你了。

這樣連說三次,它就會自然消失。」

  象護如是而說,金象便隱入地中。

  當時,比丘們覺得此事稀奇,就請問世尊:「象護比丘過去修過何種福德,在何種福田中種植善根,所以獲得這樣巨大的果報?」

  佛說:「衆生在三寶福田中種植微少善根,就能獲得無量無邊的果報。

那是在過去迦葉佛的時代,當時人壽兩萬歲,佛教化完畢後趣入涅槃。佛的靈骨分佈各地,人們建造了許多塔廟供奉這些靈骨。

當時有一座塔,塔中供奉著菩薩從兜率天乘象入母胎的塑像,象身已有些剝落、破損。

有一人右繞佛塔時,看見象身破損,他心想:菩薩所乘之象現在損壞了,這不好,我應當把它修補好。於是取泥修補象身,又用雌黃塗上色彩。

修復之後,他心中發願:以此功德願我將來常常尊貴,財富受用不缺。

因此,他命終之後,轉生天上,天壽窮盡,又下生人間,常常都是受生在尊貴富樂的家庭,相貌也很端正,超出常人,更稀奇的是,恒時都有金象隨時侍衛著他。

  當時修補象身的人,就是今天的象護。因為他修補象身,從此天上人間受用自然,而且他以恭敬心供奉三寶,所以今天能值遇我而受我教化,心垢消盡,很快即證得阿羅漢果。」

《賢愚因緣經.象護品》翻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sangou 的頭像
    csangou

    Louisa 陳芷涵 的部落格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