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似把名字寫在水上
文:寺山一
回到家打開書,映入眼簾的書籤上寫著:
「放鬆身心,放下心念。」
—《聖嚴師父年譜》冊2‧頁802
在匆忙的來回中,這不就是此次禪修的提醒?
2019年1月5日至12日參加法鼓山在總本舉行的禪七,這是送給自己的一份禮物,內心充滿了感恩、禪悅、法喜。大約有兩年多沒空參加禪七了。此次的不經意中,飄下一片落葉,墜入手心,執起了又輕輕放下。想起主七法師開示的「數、隨、止」。「入、住、出」;是的,要入如來願,住菩提,出生死,不住涅槃。
這次非常榮幸能參加由 繼程法師 主七的禪修。眾所周知,繼程法師主七的禪修,報名是「秒殺」,很難報得上。能報上是何其有幸!主七法師本身深具親和力,開示生動風趣幽默,深入淺出,擅於引導禪眾思考,並能理事兼備,非常實用也很生活化,穫益良多。從調身、調息、調睡眠到基礎禪修的方法,次第分明,鉅細靡遺;由數息、隨息到止觀、默照,淨土而念佛禪等;由八正道的正知見、正念等的落實帶給生命的正精進向上向善,到十二因緣的輪迴與還滅等等,皆由戒、定、慧三學中的「戒」做起,將禪的智慧運用於生活中。讓我們在禪的體驗中學習,也在學習中轉化。深深感受到禪修對生命、生活的影響。以下簡列開示的部份內容:
- 能參加禪修,是福報;要珍惜、善用因緣。
- 當禪修過程有阻礙,回到起點,重新檢視。
- 基本工很重要。
- 不要用慣性、妄念修行;不重複過去的經驗。(當頭棒喝)
- 別當老皮參。別以為曾經打過多少次的禪七就想當然耳。(再一棒)
- 每次打七都當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更是唯一的一次。
- 數息隨身,念佛隨心。
- 現代人太忙了,所以禪修是來補眠的。(很實際)
- 面對修行的停滯,要反省用功的方法,是否都用慣性?要警覺。(再多一棒)
- 不住心,緣起緣滅,未必有下一次,要把握當下。
- 每個過程都要用心及珍惜。
- 妄念是您平常意識的顯現及果報。
………
解七後,到行願館請購 繼程法師的著作,一口氣請了七本,打算回家後好好的品閱,時時提醒自己,莫懈怠。
花開花落總有時。每個活動都要很多的善因緣成就。此次總護法師是 演正法師,很安定、沉穩,言簡意賅,令禪眾攝心專注;悅眾法師們,早、晚課的領唱與禪眾梵唄聲和意悅;小參 果興法師耐心的聆聽與指導及禪眾們精進用功,令整個禪堂在一片安定、祥和、平靜的氛圍中進行著。加上色香味具全的菜餚,在寒冬裡喝入一口口溫熱又充滿家鄉味的湯,真是人間美味;內外護義工菩薩們無微不至的照顧,在在都令人感動及無比的幸福。雖有少數菩薩身體微恙咳嗽聲不斷,但仍讓我們藉境練心,安心無慮的用功修行,真是無限感恩。
禪似把名字寫在水上,一劃即散,無所住,泛起陣陣漣漪無常變化,似有似無,虛實如幻。在禪坐中沉澱身心,由昏沉掉舉到清明無昧;在慢步經行中感受腳底與木板微細的離合,體驗動作的生滅;在奔跑吶喊中精神得到釋放;在一次次的禮拜中,一次次的懺悔及淨化;陽光乍現的驚喜,總護法師貼心的安排護外禪,讓我們眺望遠山迤邐;在溪邊聽著潺潺的水聲,時而清涓細流,時而氣勢磅礡;盈耳的鳥聲此起彼伏;端看那變幻莫測的雲,流動或停駐,有意無意的為天空留下幾許色彩,如妄念、行雲流水般來去…..。這一切的用心與安排,都為了安頓禪眾的身心,成就一次生命可能的超越及轉化,這也是當年 聖嚴師父用心以「境教」來收攝眾生心的慈悲與智慧。萬物有情,無一不在說法。
禪法也是佛法,禪修能調攝身心,由定生慧。佛法是生活的智慧,是指導我們離苦得樂的方法,在於斷惡修善,滅妄證真。禪;就在生活與呼吸間。它;輾轉在眼簾前,縈回在兩耳間,錘旋於心坎裡,實踐於動靜間。解七前,主七法師問:「何時再來禪修?」是的,人生之歌,一期一會,緣來緣去,生滅變幻無常。誠如總護法師說:「聽到的,看到的,都過去了。」是的,應無所住。心的寧靜與滿足,是禪修體驗內化後的力量而非外求。想起三祖僧璨《信心銘》中:「智者無為,愚人自縛;放之自然,體無去住;言語道斷,非去來今。」感恩,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