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沙
《三十七道品》,通大小乘,是修行入道的法門。《大智度論》云:「三十七品,無所不攝,即無量道品,亦攝其中。」雖攝無量道品,但因眾生根行不等,受解緣別,廣說有無量義,略說則攝入「戒、定、慧」三無漏學。約要言之,就是四聖諦-「苦集滅道」中,道諦的修證內容。首標四念處,要行者先破我、法二執,出煩惱、所知二障,證得我、法二空,親見真如,轉煩惱為菩提,轉生死為涅槃。
持戒為修定的基礎,因此,次說四正勤;四正勤就是持戒,斷惡修善,止惡防非,所以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又因「由戒生定」的關係,復次修習四神足,得四種神勝如意的定境,安住於正念正知。
另為鞏固四念處與四正勤等的道果,發揮其增上的力用,復談五根五力,才能如樹之根深葉茂,不怕風吹雨打,結實纍纍,成果豐碩。
到此行者,應繼續按次第修習七覺支,七種覺悟的法門,便能開悟,不過古德說:「開悟雖同佛,多生習氣深;風停波尚湧,理見(現)念猶侵。」就是說開悟的時候,還沒有成佛,無始習氣,還在不停幽清擾動著行者的心,必須再修八正道,才能究竟。換句話說,開悟以後,我們要過什麼樣的生活,才能成佛?那就是以「八正道作為我們生活的準繩」。
所謂八正道,就是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首擧正見,以正見為實踐其餘七正道的根本。《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八,佛言:「正見者,能起正志(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勤或正精進)、正念、正定。」準此,從二個層面,來述說八正道的含義:
一、佛所說的一切法,即是真理,是正見,從此面向闡述:
1、正見者,就是正確的見解、人生觀、宇宙觀。而佛所說的宇宙人生的道理,是現量自證境界,是確切真實的見地。我們深信佛的教誨,殷勤修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就是直取佛道的正確道路,否則「因地不真,果招紆曲」。
2、正思者,謂於日常生活中,對於自己身、口、意的所做所為,要經常觀察思索,是否符契佛法的真理。
3、正語者,要說正確而真實的話,也就是口業要清淨,尤其不可妄言、惡口、兩舌、綺語。
4、正業者,謂正確的業報,也就是身業要清淨,做正確行為,善行必得善報,惡行必得惡報,尤其不可以犯殺、盜、淫的惡行。
5、正命者,謂正確生活,也就是要從事正當的行業,以養家活口,不可以販毒,販售有毒食品,也不可以賣淫,或詐騙財物⋯…等等;若出家者,則須依戒律的規定而生活。
6、正勤者,依佛之教,晝夜六時,精勤勇猛,精進不懈。
7、正念者,於佛所說的正法,明記不忘,刻刻令其身心,與真理相契合。
8、正定者,依佛所說法,攝心修習禪定,湛然不動,智慧朗照。
此八正道攝三無漏學,即正語、正業、正命三者,攝於戒學;正念、正定、正勤攝於定學;正見,正思攝於慧學。
二、從修四聖諦智,與無漏慧相應,從這一面向,來敘說八正道:
此節根據蕅益大師的《阿彌陀經要解》及圓瑛法師的《阿彌陀經要解講義》,摘述如下:
1、正見者,由前擇法覺支,不依偏邪,故入正道。無漏聖法曰正,能通涅槃曰道;而修無漏行觀(四聖諦)者,不落生死輪迴,慧眼分明,見解正確,名正見。
2、正思者,以無漏心(四諦智,名一切智心。)相應思惟,動發四諦觀,令觀智增長,斷惑證真,入大涅槃,名正思惟。
3、正語者,以無漏慧,除四邪命,不以曲媚、咒術、卜算等邪心求利,以此等養活身命者,多有口業,故應攝諸口業,不妄言、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住一切正語中,名正語。
4丶正業者,以無漏慧,除身一切邪業(不正之行),住清淨正身業(清淨梵行)中,名正業。
5、正命者,以無漏慧,除身、口、意三業中五種邪命(詐現異相、自說功德、占相吉凶、高聲現威、說所得供養),誘動人心,邪心取利,以自活命,故住清淨正命中,以道自活,名正命。
6、正勤者,以無漏慧相應,修涅槃道,勤行精進,不倦不怠,行契於智,謂之相應,名正精進。
7、正念者,以無漏慧相應,除諸妄念,一心專念真如,佛果菩提之正道,及萬行莊嚴之助道法,名正念。
8、正定者,以無漏慧相應,入於正定,遠離不定、邪定與有漏禪定,名正定。
此八正道者,「等前念處、正勤、如意足;等餘四攝六度,十力無畏,無量法門也。」
修八正道,得增上三無漏學
通常修習三無漏學,從戒入手,攝心修戒,由戒生定,由定發慧。但修八正道的戒定慧,是由慧學(正見)著手,從聞思修,入慧增上學、戒增上學、定增上學,而得四種慧位,即聞慧位、思慧位、修慧位及現證慧位,而得解脫。聖嚴法師在《八正道講記》中,說:「佛說的脱苦之道,即是八正道,其內容是戒定慧三無漏學……。由聞慧(聞所得慧)的正見,生起思慧(思所得慧)的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戒增上學),再由思慧而進入正精進、正念、正定(定增上學),而生起修慧(修所得慧),依修慧而得現證慧(慧増上學)……。因為八正道是由正見等而入正定故,不同於世間禪定,所以得到定增上,也就得到慧增上,究竟便俱解脫。(請參閲印順法師《成佛之道》中有關三增上學與聞思修四種慧位,與八正道關係。)
八正道是八條通往成佛大道的實踐法門
《注大乘入楞伽經》云:「唯有一大乘,清涼八支道。」
《涅槃經》亦云:「若人能觀八正道,即見佛性,名得醍醐。」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太虛大師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
而八正道能攝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因此修行人生活在人間,修行在人間,成佛也在人間,為人處事,便離不開八正道,才能圓滿人格,成就菩提涅槃。
星雲法師說:八正道,是「學佛修行的生活準繩」,是「八條通往成佛大道的實踐法門」,誠哉斯言!
https://www.zgs.org.tw/indexdetail.php?pid=94&sid=96&cid=5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