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概要十四講表述記(四十) |
聲聞人聞解四諦教已,依教起觀,而其觀慧,不外「析空觀」。 ●析空觀 第九表中總說三乘宗旨,已略明三諦三觀。其中「空觀」觀「真諦」,有「析空觀(觀散壞空)」、「體空觀(觀當體空)」二種,而小乘(藏教)之觀慧為「析空觀」。觀萬法緣合則生,緣散則滅,有生有滅故「無常」;無獨立自體,不能自在作主,故「無我」。 ●四諦十六行觀 何以須觀四諦?以迷四諦則見惑起,明四諦則見惑除故。蓋行者必須將四諦一一觀明,方能所修無謬(道),所斷無謬(苦集),所證無謬(涅槃)。否則,以苦為樂,以無常為常;應斷者不斷,應捨者不捨;或非道而計為道,非涅槃而計為涅槃。則墮凡夫外道邪知見中,永無斷惑證果之分矣!若能觀明四諦,定慧功深,則見惑斷,進一步可斷思惑;如是則三界因緣滅,因緣滅則三界苦果滅,而證入真諦涅槃矣。是謂「理惟一真(真諦),觀有四諦;由觀四諦,方顯真理(真諦)。」 一、苦下四行──「苦諦」指三界依正果報,色心諸法。此諸法緣生緣滅故「無常」;為無常所逼故「苦」;一相異相不可得(破外道執「我」與「五蘊」為一或異)故「空」;我我所不可得故「無我」。 ◎行位── 七賢四聖 天臺藏教聲聞乘之行位,依《俱舍論》等明之,有七賢四聖之位。先消釋「三界迷諦(即此講表之丙表)」,然後說行位。 ●三界迷諦 「起見惑八十八使」── 如第九表釋「見思惑」中已言,見惑有十使,思惑有四使。見惑十使配合三界四諦而論,則成八十八使。何以須論三界?以三界見惑不同故。又何以須論四諦?以見惑乃迷四諦而起,四諦迷則見惑浩然;四諦明則見惑斷除故。如下表: 「苦下俱一切」── 迷於苦諦,則十使俱起。 http://www.minlun.org.tw/old/404/t404/t404-4-3.htm |
- Nov 25 Wed 2020 08:52
四諦十二因緣(之二)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