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佛教用所謂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來描繪佛身的神勇超人。大乘佛教講的佛身就不限於佛陀,而泛指無數佛。
而且所謂的「身」,也不只指肉身,更側重精神本體含義,有「體」意,「聚積」意。
由積聚功德和覺悟而成就的佛體,就叫佛身。有時也叫法身,把佛的本質或法性人格化,都是同一個意思。
何謂法身佛?化身佛?報身佛?
在談法身佛、報身佛和化身佛之前,我們先來了解自己的法、報、化三身。法身是什麼?
法身就是自己真正的生命,就是本自具足、無始無終、不生不滅、不去不來、能生萬法、不會斷滅的這念心。
這念心能見、能聞、能知、能覺,而一切千變萬化的世界都呈現在這念心中;這都是法身含融一切的顯現。
因此這念永不斷滅的心,就是我們法身。
法身佛,是對佛法的人格化,象徵佛法是「絕對真理」,無時不在,無所不在。
也指人的先天具有的佛性(佛教又稱作法性、法、如來藏和真心、本覺),
這是人能成佛的內在原因和根據。稱法身佛或法佛,含有崇敬之意。
法身普賢王如來一般人總以為未出生前,自己不曾存在過;而一口氣不來之後,自己也將消失於無形,認為生命就是從生到死這幾十年的經歷。
這其實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觀念。事實上,有情眾生的真生命是無始無終的,而我們從出生至死亡的過程,只是一期一期輪回報應身的呈現。
無始無終的法身,才是我們真生命。
報身,顧名思義就是報應所得之身。例如人、天人、動物、孤魂野鬼等,這些都是不同的報應身。
就人而言,有些人出生富貴豪門、有些人出生貧賤寒舍,有些人長得莊嚴俊美身強體健、有些人長得殘缺丑陋羸弱多病,
有些人天生聰明伶俐多才多藝、有些人天生愚昧魯鈍笨手笨腳。
為什麼?這不能怪上天不公平,一切都是自己造業,自己承受果報而已。
經云:「所作業不亡,縱經百千劫,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因為過去所造的業因不同,所以現在感得的果報身也不一樣。
因果報應歷歷不爽,這才是宇宙間最公平的律則。
報身普賢光明佛化身就是變化萬千之身份。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空和人事物的境況下,就會有不同的身份。
報身佛,也叫報身或報佛,這是指以法身為因,經過艱苦修習而獲得佛果之身。象徵體悟真如的智慧。這又可以分為為證知與享受佛境的報身,以及為適應十地菩薩需要而呈現出來的報身。
例如:在兒女面前是父母的身份;在父母面前又成了兒女;在配偶面前是丈夫或妻子;在同事面前則成了主管或員工;
下了班,到學校在職進修,又變換成學生的身份……。雖然是同一個人,但是場合對象不同、時節因緣不同,自己的身份亦隨之改變。
了解了自己的法、報、化三身後,我們可以再進一步地認識佛的三身:清淨法身佛、圓滿報身佛、千百億化身佛。
化身普賢菩薩普賢王如來,普賢光明佛,普賢菩薩三尊的本性來講是一體的,自性與現象來講有區別。
普賢王如來是法身佛,普賢光明佛是報身佛,普賢菩薩是菩薩的身份,實際上是化身佛。
法身空寂,本自清淨,周遍含融,能生萬法。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乃至一切物象、心念等,都是法身所現。
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眾生心即佛心,但因無明障蔽,所以眾生不能自見其本自清淨與佛無異之法身。
若能證悟空性,漏盡無明,所謂「無明分分破,法身分分見」,最後必能契悟清淨法身佛的境地。
報身是因智慧心起觀照作用而感得的果報,行一切善法觀照自心修證圓滿,就能成就圓滿報身佛的果位。
報身佛位居淨土世界,例如釋迦牟尼佛的報身居於華藏世界,此淨土世界中尚有諸多菩薩,他們是報身佛所教化的對象。
眾生無量,佛也無量;世界無量,佛土亦是無量。
應化身佛,也稱應身,指佛為度脫世間眾生,隨應三界六道不同狀況和需要而變現之身。
比如釋迦牟尼生身,也可以看作應身佛,因它是為度脫世間眾生而出世從事教化的。
佛應機緣,化現在百千萬億世界中化導眾生,不同世界的化佛,各有其名號,
如娑婆世界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此一化現的佛身就稱為化身佛。
法身佛、報身佛、應身佛,合稱「三身」或「三佛」。與此意思大致相近的還有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等說法。
什麼是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
我們“皈依三寶”,首先就是皈依佛寶。什麼是佛呢?斷證圓滿就是佛。
佛有法身佛和色身佛,色身佛又有報身佛和化身佛。法身佛是本體上的佛,色身佛是顯現上的佛。
法身佛是諸法的本性,是一切眾生本來具有的覺性,只是有的顯現了,有的沒顯現。他是自然任運地圓滿斷證功德。
色身佛是從法身中,依眾生的福德力而顯現的。所化眾生有清淨和不清淨兩種,清淨的眾生面前顯現的是報身佛,不清淨的眾生面前顯現的是化身佛。
八地以上的菩薩,尤其是十地菩薩面前顯現的是報身佛,就是五部佛。五部佛的壇城是盡虛空、遍法界的,但是只有八地以上的菩薩才能見到。
十地菩薩能親眼所見,九地菩薩能見到相似的,八地菩薩只能見到接近的。
https://bestzen.pixnet.net/blog/post/65338441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fo/pky64o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