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六個富哲理的笑話

🔰
男人買了一條魚回家讓老婆煮,然後自己跑去看電影,老婆也想一起去。

男人説:
“兩個人看浪費錢,你把魚煮好,等我看完回來,邊吃邊和你分享故事情節。”

待男人看完回來時,没見到魚,就問老婆:
“魚呢? ”
老婆淡定地找了把椅子坐下來說: 
“魚我吃了,來,坐下來我給你講講魚的味道。”

🔷編者説:
做人,就該這樣,
你怎麼對我,我就怎麼對你!


🔰
高考那年,
我考了200分 ,而媽媽朋友的孩子考了680分,
那個孩子去了名校大學,而我只能去打工。
一9年後,那孩子的媽媽向我和媽媽炫耀,他兒子被一家公司錄取擔任經理,月薪超過5萬…
而我卻在想:該不該聘用他?

🔷編者說:
獻給所有成績不好的孩子們:
你,可以不讀大學!
但你,絕對不可以不打拼!


🔰
一根稻草,扔在街上,就是垃圾,
與白菜綑在一起就是白菜價,
與大閘蟹綁在一起就是大閘蟹的價格,
我們與誰綑綁在一起,這很重要!

🔷編者説:
與不一樣的人在一起,也會出現不一樣的價值!
與不一樣的平台在一起,也會顯現出不同的價值!
結交有正能量的人會影響您一生。


🔰
一隻小豬、一隻綿羊和一頭乳牛,
被關在同一個畜欄裡。
有一次,牧人捉住小豬,它大聲嚎叫,猛烈地抗拒。

綿羊和乳牛討厭它的嚎叫,
便說:
「他常常捉我們,我們並不大呼小叫。」

小豬聽了回答道:
「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 
他捉你們,只是要你們的毛和乳汁, 
但是捉住我,卻是要我的命呢!」

🔷編者說:
立場不同、所處環境不同的人,很難瞭解對方的感受;
因此對别人的失意、挫折、傷痛,不宜幸災樂禍,而應要有關懷、瞭解的心情,要有寬容的心!


🔰
晚飯後,母親和女兒一塊洗碗盤,父親和兒子在客廳看電視。
突然,廚房裡傳來打破盤子的響聲,然後一片沈寂。
這時兒子望著父親說道:「一定是媽媽打破的。  」
「你怎麼知道?」「她沒有罵人。」

🔷編者説:
我們習慣以不同的標準來看人, 以致於往往是嚴以律人,待以寬己。


🔰
一位大媽誤加入一個博士族群裡。
有人提問:
一滴水從很高很高的地方自由落體下來,砸到人會不會砸傷、或砸死?

族群裡一下子就熱鬧起來,各種公式,各種假設,各種阻力,重力加速度的計算,足足討論了近一個小時。

這時大媽默默問了一句:
「你們沒有淋過雨嗎? 」
族群裡突然一片寂靜......
然後,大媽就被踢出族群了。

🔷編者説:
知識可以給你帶來更多思考方式,
但是經驗可以讓你更快的解決問題。

 

 

善終~善生

活著~是最好的禮物;善終~是最美的祝福,印度詩人泰戈爾說;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漢書《書經•洪範》的五福臨門:「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考終命就是善終的表現..而聖嚴師父說人生在世當備四得;「生得其所,老得其福,病的健康,死得其時」,萬千幸福在其中也….」,這也是善終的表現….


相信大多數的人都希望人生的「畢業」典禮能「善終」,但卻不一定知道,善終是要由「善生」而來,而「善終」又是開啟另一期生命的「善生」的起點,這是一種極其簡單的邏輯,農夫都知道,要怎麼收穫就要知道先怎麼栽,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生命農場與花園的園丁,我們無法改變生老病死與春夏秋冬,但卻可以讓農場與花園變得更豐收與美麗,善生才能善終,這是互為因果的「善循環」,表現出生命的希望與尊嚴….


若把一期的生命的過程比喻成考試,那平常的每一天是「小考」,每一年或每一階段是「大考」,到了一期生命終了時,就是「期末考」了,如何平安自在的通過期末考,那就真的要靠平常的努力與準備了,平常若能活出彩色的人生,那死亡時也不會是黑白的,所謂「如是因」感「如是果」,「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的生命態度是不可靠的…..


佛法告訴我們;生命有肉體的生命及精神的生命,肉體的生命有生有滅,也是短暫的存在,精神的生命卻是不生不滅與永恆無限的,聖嚴師父說;生命的目的在於受報,生命的意義在於盡責,生命的價值在於奉獻!


我們凡夫眾生是消極的受報還願,但可以學習菩薩的精神積極發願,發願便是主動的還報,讓生命擁有主控權,就算是受苦受難,也能甘之如飴,「吃苦」便是「吃補」了!
這就是以凡夫身修菩薩行,不斷地在奉獻中利他,從利他中自利,菩薩道是「水漲船高」的不二法門,我們是以有限的生命修無限的福慧,當一期生命結束的時候,也當帶著一生所修的功德而善終它處或往生淨土….


最近疫情雖漸趨緩和,然而天災人禍卻不斷發生,世間真的很無常,人命真的在呼吸之間,一般人所謂的意外,在佛法來說實非意外,因為生活在五濁危脆的器世間,人隨時隨地都得要面對無常的敲門,死神的召喚,生命這堂課每一個人都要上的,有人以自己的生命現身說法,有人從他人的無常得到教育,受苦受難的人都是教我們讀誦無常經的生命老師…..


然而對於「無常」與「臨終」,我們需要回歸佛法真正的本質,佛法啟發我們;以微觀的角度來看色心二法,眾生剎那皆在經歷微細的生滅與生死,這也就是心經五蘊皆空及阿含經宣示的色受想行識無常,色無常就是身體細胞神經系統的代謝生滅,而受想行識無常就是心理精神的生住異滅四相,這是多麼貼切的無常觀啊!佛陀要我們修習多修習,由生滅無常契入無我,成就無我的解脫慧,也從剎那生滅無常中建立「當下」的「臨終」觀,而非世諦中所認為的「生命末期」才是臨終….


如此才能提升智慧的層次,建立生命更深沉的危機意識,由此而更加珍惜生命,把握活著的每一天,多修習智慧與慈悲,知福惜福多培福,觀照每一個現在與當下,隨時「放捨諸相不著相,休息萬事常歸零」,為隨時降臨的「期末考」做最好的準備!

 

                                       關懷院  常哲

 

請欣賞:聽歌、看畫

耗時6年,100 名動畫師模仿梵谷筆觸,用手繪油畫講述《梵谷:星夜之謎》的一生,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再沒有別的藝術家像梵谷一樣,擁有這麼多的戲劇性的傳說。關於他的真實樣貌,人人眾說紛紜,有人描述他為殉道者、

是好色之徒、無所事事的傢伙、既是瘋子也是天才。而我們唯一能藉由他與弟弟西奧及親友間的往來信件一窺他真實的樣貌,

但由於時間的推演,實情也越發撲朔迷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sangou 的頭像
    csangou

    Louisa 陳芷涵 的部落格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