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是三門還是山門?
當我們進入佛教道場時,通常會先經過「三門」,到底應稱為「三門」還是「山門」呢?
 
三門是三解脫門
由於中國佛寺大多建於山林之間,所以佛寺大門常被稱為「山門」,象徵由世俗轉入菩提之道,可超凡入聖,轉迷為悟。入寶山不可空手而回,學佛者應將習氣留在山門外,潛心修行。
 
但是,其實「三門」才是較為正確的說法。
三門一般為牌樓式建築,有三道門,代表空門、無相門、無作(又稱「無願」)門,三道進入「涅槃宅」的智門,即「三解脫門」。如果我們希望從煩惱、痛苦、業障的束縛中得到解脫,就必須親自修行體證「空」、「無相」、「無願」。
 
三門也表示智慧、慈悲、方便,三種解脫煩惱的法門,或表示信、解、行三階段修行程序。
重在象徵意義而非形式。
 
三門如果蓋成殿閣式,則稱為「三門殿」,殿內塑二大金剛力士像,護守寺院;有的三門殿兼作天王殿,則安置佛教護法四天王。現代寺院有些與鬧市毗鄰,也有將三門省去,外觀上與一般建築的正門無異。
 
三門著重在其象徵意義,並不一定真的要有三道門,因此,當看到有的寺院,如果三門只有一道門時,也無須驚訝。
 
---  摘自-《參訪寺院50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sangou 的頭像
    csangou

    Louisa 陳芷涵 的部落格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