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蓮池大師《竹窗隨筆》
- 。不作佛事。
- 此晦菴家禮也。嗟乎。世遂有生子登樞要。饒財寶。而不得其為己禮一佛。誦一四句偈。飯一沙門。復於七七日中。宰牲牢致胙於宗族交遊。以為崇正道。闢邪說。不知祗以增親之業。助其沈淪。死者有知。當撫膺痛哭於泉下矣。反不及貧人之子。得報其親也。豈不重可哀哉。顏氏家訓。古今人所讚歎。而其間獨曰必作佛事。顏朱皆賢者也。試合而觀之。」(CBETA 2024.R2, J33, no. B277, p. 42c21-29)
【注釋】
①顏氏家訓:北齊顏之推所著。以儒、佛思想作為立身治家之道。
【譯文】
有人說:「父母之喪,不作佛事,這是依照朱晦庵的家禮。( 朱熹《家禮》 )」真是可歎啊!
世間人每當慶賀生子、升官、發財等喜事時,從來不曾想過應為父母禮一佛,誦一四句偈,飯一沙門。甚而更有于父母逝世後七七日中宰殺牲畜,將祭祀的肉分送給宗族親友,以為這便是崇正道、辟邪說。不知這樣做只會增重已故親人的罪業,令他們更加沉淪於苦海之中。死者有知,當撫胸痛哭於泉下啊!反不及貧窮人的子女,雖僅禮一佛,誦一四句偈,飯一沙門,也能夠報答父母的親恩。相比之下,豈不是又添一層悲哀嗎?
《顏氏家訓》一書,為古今人所讚歎,其間特別叮囑子女“必作佛事”。顏之推、朱晦庵皆被世人奉為賢者,不妨試著將二人的主張合而觀之。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