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生活的智慧 (14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存養類:

1、自家有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涵育以養深。別人不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渾厚以養大。

2、以虛養心,以德養身,以仁養天下萬物,以道養天下萬世。

3、一動於欲,欲迷則昏。一任乎氣,氣偏則戾。

4、劉直齋云:存心養性,須要耐煩耐苦,耐驚耐怕,方得純熟。

5、寡慾故靜,有主則虛。

6、不為外物所動之謂靜,不為外物所實之謂虛。

7、宜靜默,宜從容,宜謹嚴,宜儉約。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0句處事名言

1.為善最樂,讀書便佳。

 

2.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詳是處世第一法;

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養心第一法。

 

3.輕當矯之以重,浮當矯之以實,

褊當矯之以寬,躁急當矯之以和緩,

剛暴當矯之以溫柔,淺露當矯之以沉潛。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enounciation – The Highest Happiness                                                     

sister siripana捨利毘那比丘尼講

溫映如 .陳永洸譯

 

楔子

本文節譯自捨利毘那比丘尼於九六年三月廿九至卅一日在麻州西部之巴利( Barre ) 佛學研究中心的開示。捨利毘那(以下簡稱捨利)比丘尼是來自英國之阿馬佛諦寺(Amaravati),原文登載在「內觀」(Insight)雜誌上。

捨利比丘尼的開示平易近人,說的都是心中話。對我們(尤其是初學佛者)的日常修行,可以提供一些有利的參考或借鏡。文中若有錯漏之處,是翻譯者的過失,若能參看原文,效果更佳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www.scientology.org.tw/courses/conflicts/overview.html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花開

我們人與人之間都存在個體差異性,這個差異性是多元而複雜的,但最根本區別還在於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不同。

世間的很多衝突、不愉快事件基本可以歸結於三觀的不同,而這又直接表現在溝通方面上。但是,因為三觀的不同,我們就只能引發衝突,沒法做有效的溝通了嗎?

不是的,「衝突」是有方法技巧可以改善、解決的。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面對衝突,一般人會採用:迴避、遷就、強迫、妥協的方式去解決。可是,這種逃避的方式都是「無效社交方式」。不但衝突沒有得到解決,有可能還會被更加激化。

我們的人生其實就是修行、修心之路,任何問題的出現其實都是一種考驗。而能否經受住各種考驗,全然在於你自己。你是選擇逃避、迎接還是回擊都會有不同的結局,而你的人生就是由這樣一個個選擇形成的。

就像有些人,面對衝突,他們不選擇「無效社交方式」,而是選擇有效的解決方式—協同。他們將自主權握在自己手中,不做生活的弱者、人生的傀儡。

而達納·卡斯帕森就是這樣一個握有自主權的人,她著作的《解決衝突的關鍵技巧—如何增加你的有效社交》更是將她解決衝突的精髓配合着情境展現在書中。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衝突在我們跟人相處的過程中,真的是無可避免。不論是在工作,還是在家裡,你常常都會因為不同意對方的態度、想法、計劃、或是覺得彼此間有什麼問題該解決,而跟對方起了口角或對立了起來。

衝突導因於我們深層的情緒,想想看生活中兩個小朋友是如何爭搶一個玩具的,那種爭搶中的暴怒與煩躁,彼此抓著玩具不放,用盡各種方式要對方放手。而成人的衝突就是這種兒時互動的縮影。或許在成人的時候我們會花更多心思鋪陳,用口語攻擊,但在心裡的感受基本上是類似的。

在一本新書:Dana Casperson的Changing the Conversation: The 17 Principles of Conflict Resolution中,提到衝突背後情緒的重要性,這本書也提到17個原則,讓我們了解到要如何將衝突,透過對話的轉變,導向另外一個關係改變的機會。

很多時候我們與別人的互動,發生衝突時,只會落入彼此駁斥的狀態,都覺得對方沒理,互相指責。但事實上相信每個人的內心都有想要化解衝突的期許,而化解衝突也不是什麼遙不可及的事情,只需要我們內心保持適當地心態,衝突會一直發生,但化解也同時會伴隨而來。

讓我們來看看這17個原則,所蘊含的態度是什麼:

階段1: 讓傾聽與說話更容易發生

聽與說是對話的基本要素,有時候我們只做一個而忽略另一個,要不就一直講,要不就不說話。在衝突化解的初期,你和你的衝突對象需要能夠盡可能的避免防衛與隨意下判斷批評。別急著想要答案,因為只有當我們看到體認到情境中的複雜性時,我們才能斷開一切的牽連。

1. 別只聽到那些攻擊的話:聽到那些藴涵在字面背後的意思。如果你假設自己正在被攻擊,你也只會聽到攻擊的話,告訴自己你只是在聽一些對方表達出來的⎡訊息⎦而已。

2. 停止急得想要回擊-從內心改變對話的方式:如果你可以避免把對話當成攻擊,你也比較能夠去轉變對話的方式。舉例來說,你的對象或許會請你把提早吃剩的碗盤清理乾淨,但你本來就會做只是晚點而已,你可以表達你當下的感覺,而不是每天晚上都為了這件事情氣一整晚。用“我”作為開頭,來取代“你”作為開頭。記住這個基本原則,因為你說話的方式,會決定你們如何對話:當你想表達自己的想法時,你可以這樣說“當XX的時候,我覺得⎡自己的心情⎦,因為對我來說⎡自己覺得重要的事情⎦也很重要。“。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是 ‘Still Alice’ - “我想念我自己” 電影原著作者Lisa Genova 去年在Vancouver Ted Talks 關於老人癡呆症的演講。她是哈佛大學腦神經科學的博士。 保持身體和大腦的健康活躍非常重要。 日本女作家兼商界聞人曾野綾子在八十多歲時,出書(熟年的才情/天下雜誌出版)論述「如何怡然自得、樂觀奮進的度過晚年?」 她和夫婿三浦朱門同為日本優雅老化的典範。她先不論社福或立法,直接向自己和年長者提出六項挑戰,從「要求自己」做起; 此處以英文字母歸納為WIFFAR (wiffar),方便記憶: 1. 工作 (work): 「人應工作死方休」雖然富裕,她沒雇用傭人,家事如買菜、做飯、清潔、洗衣、種花,凡事自己動手做。其實這符合「非運動式活動療法 \ Non-exercise activity thermogenesis (NEAT)」的學理和主張。在沖繩島長壽村的住民一生工作,沒有65歲退休的概念。 2.獨立(independent) 許多老人習慣依賴,成為「幫我族」,或倚老賣老。例如在公車上,長者要學習不期望別人讓位。自己執行該做又能做的事,少麻煩別人。 3. 通達 (flexible):「恰如其分」的生活,立志不依賴配偶或兒女照顧。通情達理,沒有錢,就不要「打腫臉充胖子」。若已身無分文,也要有「死無葬身之地」的覺悟。 4.信仰(faith): 曾野綾子四十歲時開始勤讀聖經,她說上帝的話就像是一付度數正確的眼鏡,可以把人生看得清清楚楚。離開人世,也有個好去處。 5.獨處 (alone): 孤獨是必然的,不當做負面或自憐,反而是感受人生寧靜、喜悅的大好機會。不但可以發現自己,也可以嘗試合情合理的的冒險。 6.面對 (realistic): 老化、孤獨、疾病、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學習開朗而不愁煩的面對現實,從中找尋樂趣或安慰。活著時要將身後事安排妥當,不要給別人添麻煩。 寫得真好!看了真是很有感觸!~~~讚啦! 俄國著名心理學家巴甫洛夫說:“快樂是養生的唯一秘訣。”。快樂與健康是天然相連的,進入老年後如何讓自己更快樂呢? 1. 如果你已經 50-70歲了,就該明白:你早已經不是超人,不要整日疲於奔命,應該活得從容。比如飯應一口一口吃,事要一點一點做。光從容還是不夠的,適當的時候還是要秀一下自己,讓平淡的日子亮起來。 2. 如果你已經 50-70歲了,就該明白:生活品質的優劣,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心態。天天大魚大肉、山珍海味,不見得就是生活品質高。只有獲得精神上的滿足,才是品質生活。 3. 如果你已經 50-70歲了,就該明白:親情的疏離是切膚的傷痛。淡一些、諒一些、忍一些,會使我們的心寬一些、和一些、暖一些。 4. 如果你已經 50-70歲了,就該明白:選擇朋友很重要。和樂觀、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你也會變得樂觀開朗。 5. 如果你已經 50-70歲了,就該明白:學習還是很有必要的。活到老,學到老。關注與自己職業和愛好相關的新知識。大膽嘗試感興趣的事,如滑雪、衝浪、跳傘等。 6. 如果你已經 50-70歲了,就該明白:靠誰都不如靠自己。有些問題是需要自己去解決的。要相信自己,直面挑戰,視困境為機遇,學會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7. 如果你已經 50-70歲了,就該明白:地位和榮譽只不過是一個杯子,而您的修養和品性才是你杯中的東西。夜光杯中未必盛的就是葡萄美酒,也可能是一杯濁水。粗瓷盞裡未見得就是白開水,很可能悶的是一盞極品龍井。 8. 如果你已經 50-70歲了,就該明白:心存感恩的人過得更快樂。對於任何祝福,無論大小都應懂得感恩。擁有的家庭、工作和朋友,都應知道感激,不妨親口告訴他們,生活中因為有了他們,你才感到快樂。 9. 如果你已經 50-70歲了,就該明白:笑一笑十年少, 笑口常開沒煩惱。對自己對生活都不要過分嚴肅。試著發現身邊的點滴樂趣,適時地幽默一下,讓生活充滿笑聲。 10. 如果你已經 50-70歲了,就該明白:有個照顧你的人,是最大的幸福,沒有照顧你的人,就自己照顧自己。要保證休息、運動和健康飲食,經常以有趣、刺激的方式練習大腦,活躍思維。新的時代需要新的養老理念。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材料】

1. 7粒完整的生米(不能有裂痕、缺角)

2. 30g(公克)的粗鹽

3. 熱開水 + 自來水 (俗稱陰陽水),比例 1:1 

4. 乾淨的毛巾或手帕

 

【使用方法】

  • 步驟一:
  • 依上面1、2、3 的順序步驟放入臉盆裡,

  然後用毛巾或手帕,將毛巾或手帕放入盆內水中,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梁啓超說他是“五百年以來的第一偉人”。

他就是清末名將——左宗棠。

一生經歷了太平天國、收復新疆、洋務運動等重要事件。

左宗棠戎馬一生,雖以舉人身份入仕,但學富五車。

他曾說過許多經典的話,至今仍具有教育意義。

1
世上最大的悲劇
是後人“蠢而多財”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你的生活以金錢為中心,你會活的很苦;

如果你的生活以兒女為中心,你會活的很累;

如果你的生活以愛情為中心,你會活的很傷;

如果你的生活以攀比為中心,你會活的很苦悶;

如果你的生活以寬容為中心,你會活的很幸福;

如果你的生活以知足為中心,你會活的很快樂;

如果你的生活以感恩為中心,你會活的很善良;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吃完芒果留下果核,把表面果肉殘留刮掉,洗乾淨放在通風處自然陰乾。

 

 

2.用剪刀剪開果核取出種子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readthis.one/post11020091011286?u=37&utm_source=line&utm_medium=How01Com

 

白衣白襪白鞋發黃千萬別扔,跟洗衣店偷學了2招,洗完跟新的一樣很多人都喜歡穿白衣服,簡潔大方,又百搭,不好的一點就是不耐髒,新買的白衣服穿穿就容易變髒,發舊。

 

白襪也是一樣,天熱流汗比較多,襪子或者衣服領口總是有黃黃的污漬,清理起來非常麻煩,不能徹底清理乾凈。

小編今天給大家分享幾個小妙招,白衣服、白襪、小白鞋洗的輕鬆又乾凈,像新的一樣亮白。

首先準備大約250毫升的小蘇打粉,倒入溫水中溶解,將要清洗的白衣服放進去浸泡一晚上,第二天只需要像平時的一樣清洗,如果是比較頑固的污漬,可以先將小蘇打和鹽混合在一起煮開,再用煮開的水進行清洗。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關圖片

【 人生慧語】

90歲的李嘉誠宣布退休了,宣布一個時代的結束。

今天讓我們再重溫一下李嘉誠先生說過的那些話:


1、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2、最困難的時候就是最接近成功的時候﹔ 

csang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